1.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上买了一只廉价台灯,装上“220V 25W”的灯泡后,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时,室内电灯立即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
A.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台灯的灯座内短路 D.台灯的插头内断路
2.图3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实像的是
3.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事
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
C.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4.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下午18:05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奔月共需157h,最远处距离地球接近3.844×106km,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绕月飞行.关于“嫦娥一号”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卫星平均速度大约为680 m/s
B.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C.从地面升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绕月飞行时,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7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数万人伤亡,众多房屋倒塌。下列和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动物可以感觉到地震前的超声波,而人却感觉不到
B.地震导致许多地方发生山体滑坡,但下滑时山体的重力势能不变
C.救援使用的挖掘机有两个很大的履带,目的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8.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
那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动
9.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10.关于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大
11.小明同学在家中拍到一张电能表照片,如图所示.他仔细观察照片后,得到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
B.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C. 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2200W
D.拍照片时,小明家已消耗的电能为7624J
12.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3
B.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7
C.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
D.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
13.将“220V 15W'’的灯泡L1和“220V 60W'’的灯泡L2,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组成闭合的回路(设灯丝电阻不变),则
A.灯泡L1比灯泡L2亮 B.灯泡L2比灯泡L1亮
C.两灯的总功率小于15W D.两灯的实际功率都变为额定功率的一半
14.射钉是向墙内打钉的重要工具,它利用强大的气流将钉子打人墙内,在气流把钉子打人墙内的过程中
A.气体对钉子做功 B.气体对钉子不做功
C.钉子的机械能守恒 D.钉子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15.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16.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17.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18.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9.2007年12月3日,在下发的《关于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指出,由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下列对落实通知精神的理解,错误的是
A.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B.提倡使用竹篮等传统物品代替塑料购物袋
C.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D.研制、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如“玉米塑料”等
20.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21.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
A.惯性 B.压强 C.浮力 D.压力
22.小敏利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压敏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厶,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b)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作直线运动时电流
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0到t1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
(B)t1到t2时间内,小车速度不变
(C)t2到t3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
(D)t3到t4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小
23.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24.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各类市场中塑料包装袋要实行有偿使用,我市几个菜市场开始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对人体无害,主要原料是可降解母料和玉米粉,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目的是( )
A.减少土壤污染 B.降低生产成本 C.有利于食物保鲜 D.节约粮食
25.为了节能,许多奥运场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A.纳米材料 B.超导体 C.导体 D.半导体
26.如图3,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 a点运动到 d点,
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
B.在 c点比在 b点的重力势能小
C.从 a运动到 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 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8.如图6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
在O右侧某点 b处挂上钩码.重物 G的质量及a 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
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 (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 b到 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7中
哪一幅图
29.图9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
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A.电磁铁始终没有磁性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D.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30下列关于电磁铁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和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B.电磁铁能永久性地保持磁性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
31.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2.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D.图丁警示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