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7根||,小圆片7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① 6前面是几?
② 6后面是几?
③ 与5相邻的是几?
二、 新授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教师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 7 7
6 1 5 24 3
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三、 练习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对口令。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