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2:34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九上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腰(zhé)鲜妍(yán)妄想(wàng)悄无声息(qiāo)B.冠冕(miǎn)惊骇(hài)亵渎(xiè)眼花缭乱(liáo)C.枉然(wǎng)瞥见(piě)窗棂(líng)铮铮作响(zhēng)D.积攒(zǎn)憎恶(zèng)坍塌(tān)孜孜不倦(z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推荐度:
导读九上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腰(zhé)鲜妍(yán)妄想(wàng)悄无声息(qiāo)B.冠冕(miǎn)惊骇(hài)亵渎(xiè)眼花缭乱(liáo)C.枉然(wǎng)瞥见(piě)窗棂(líng)铮铮作响(zhēng)D.积攒(zǎn)憎恶(zèng)坍塌(tān)孜孜不倦(z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九上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折腰(zhé)  鲜妍(yán)  妄想(wàng)  悄无声息(qiāo)

B.冠冕(miǎn)  惊骇(hài)  亵渎(xiè)  眼花缭乱(liáo)

C.枉然(wǎng)  瞥见(piě)  窗棂(líng)  铮铮作响(zhēng)

D.积攒(zǎn)  憎恶(zèng)  坍塌(tān)  孜孜不倦(z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       天骄        言不及义       相得益章

B.呢喃       阴翳        强聒不舍       根深蒂固

C.灰烬       脏物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D.飘逸      妄想      断章取义       富丽堂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成熟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是察言观色、八面玲珑,不是随机应变、老奸巨猾。

C.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出台新举措扩大内需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D.一般来说,年轻时常常自命不凡,进入中年以后,比较老练了,也就会有自惭形秽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要丰富自己的思想情趣,提高文学________和鉴赏能力。

(2)小习惯改变大地球,爱低碳________新时尚。

(3)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山水田园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______的心境。

(4)只有努力钻研,勤奋思考,________能对所学内容知其所以然。

A.素养 表现 淡薄 才   B.修养 表现 淡泊 就

C.修养 彰显 淡薄 就      D.素养 彰显 淡泊 才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C.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主义的精神。

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

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⑤④③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记》。文中展现了琅琊山美景,并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滁人游、太守宴、禽鸟乐、太守醉,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10.下列关于《水浒传》相关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

B.《水浒传》中有多位打虎英雄,其中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是武松。

C.《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D.《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封了马军五虎将,他们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小李广花荣。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1.(1)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晨起动征铎,                        。(温庭筠《商山早行》)

(4)                        ,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                      ,                      ”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6)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                        ,                       ”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7)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二、阅读与理解(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一)古诗赏析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第12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的首联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谪的愤慨心情。

C.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振作。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了什么哲理?(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2)杂然而前陈者  陈: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5.第③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滁人游、           、           、           。其中核心为“           ”。(4分)

16.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10分)

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朱永新

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17.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3分)

                                                                             

18.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文章第②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20.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5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

21.选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   、爱花、   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3分)

2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3分)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答:                                  

                                     

2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3分)

赏析:                                  

                                     

24.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25.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3分)

答: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应发扬光大。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26.学校老师为书法活动中心“斋墨香”题写了上联,请你拟写下联。(3分)

上联:专注写好一笔一画,夯实人生基础

下联:                                                                           

27.学校决定成立书法协会,在同学们中推选出一名协会,请你设计竞选大会的程序。(4分)

                                                                           

四、作文

请以“远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九上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腰(zhé)鲜妍(yán)妄想(wàng)悄无声息(qiāo)B.冠冕(miǎn)惊骇(hài)亵渎(xiè)眼花缭乱(liáo)C.枉然(wǎng)瞥见(piě)窗棂(líng)铮铮作响(zhēng)D.积攒(zǎn)憎恶(zèng)坍塌(tān)孜孜不倦(z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