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锚栓是以乙烯基树脂为主要材料的高强度锚栓;是将精选石英砂、固化剂及树脂置于密闭玻璃管中构成,配以金属螺杆使用;是一种可替代预埋件、膨胀螺丝的新型锚固材料。
3.1.1产品特点:
耐热性能良好,常温下无蠕变;耐水渍,在潮湿环境中长期负荷稳定;抗焊性、阻燃性能良好;抗震性能良好,能快速稳定的锚固;抗拉强度大、适合重负载;非膨胀性、 适合多种基材;与结构体完全粘合, 抗磨动性; 不会老化、风化、酸性化;可在潮湿情况下使用;安全容易施工;施工温度范围广, 从-10℃ - +40℃。
3.1.2施工准备
3.1.2.1工程量确认:熟悉图纸,设计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解决图纸上不明确的问题,详细确认我公司承担的工程量,如实际工程量与图纸和洽商有较大出入时,及时办理洽商。
3.1.2.2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的配置要根据工期要求进行,以保证工期和质量要求为宗旨,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
3.1.2.3施工用水、电及材料机械到位。
3.1.2.4落实剔凿、拆除等工作量。
3.1.2.5主要机具:水钻(用于打水钻孔),电锤(用于打电锤孔),钢丝刷。
3.1.2.6辅助机具:手吹风、空压机、棉丝、毛刷、墨斗、墨水、线坠、水平尺、盒尺、红蓝铅笔等。
3.1.2.7主要材料:金草田结构胶、化学锚栓、丙酮。
3.1.3作业条件:
3.1.3.1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所有障碍物,清除施工面浮土及灰皮。
3.1.3.2根据图纸标注尺寸,放出植筋现场位置点。
3.1.3.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植,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1.3.4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1.4施工工艺
3.1.4.1:工艺流程
钻 孔
清 理
植 入
固 化
加 载
3.1.3.1.1现场清理
根据各个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总的原则是清理到原结构层或受力层。
3.1.3.1.2放线:
开始钻孔施工前,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由技术人员放线标明化学锚栓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查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
3.1.3.1.3钻孔:
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植筋钻孔规格。
2)接好水钻(电锤)电源,进行钻孔施工。
3)钻孔施工完成,检查成孔直径及深度。
3.1.3.1.4清孔:
1)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半径0.5米范围内灰尘处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此过程要做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如遇潮湿的情况,还需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
2)若为水钻孔:用清水将孔内泥浆冲刷干净,用棉丝将孔擦净,等孔晾干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如工期紧,可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
3)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洞严密封堵,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4)现场负责人检查清孔工作,请总包及监理验收,做好隐检记录。
3.1.3.1.5化学锚栓清理:
1)锚固用锚栓必须做好除锈清理,用角磨机配钢丝刷将钢筋锚入部分除去铁锈、氧化层、油污等,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左右,锚固用锚栓的型号、规格要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选用。
2)将所有处理完的锚栓堆放整齐,现场负责人检查清理工作,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锚筋作业。
3.1.3.1.6锚固:
1)钢筋锚固用胶的配置。(具体配比使用方法参见相应产品说明,或听从现场负责人要求)要求:按比例配制且搅拌均匀。
2)如为盲孔钢筋埋植:将锚固用胶注入孔洞内2/3即可;将处理好的钢筋,除锈清理端朝向孔洞,一边向同一方向旋转,一边缓慢将钢筋插入洞内,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如无锚固用胶从洞内溢出,说明注胶量不够,须将钢筋拔出,重新注胶,再次插入钢筋,直至能使胶溢出洞口。
3)如为通孔钢筋埋植:先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须在一端留出注胶孔,另一端留出出气孔;待环氧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高压注胶。将配置好的锚固用胶装入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锚固用胶通过注胶孔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孔溢出胶为止;而后,用环氧砂浆或其他材料将注胶孔及出气孔封堵死。
4)如是垂直通孔植筋,前期步骤同第3条,注胶时应从孔底部的注胶口向上注胶,以孔上部出气口出胶为宜。
5)对已埋植好的钢筋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挂明显标志牌等。以防锚固用胶在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动或碰撞,影响埋植效果。
6)用棉丝蘸少许丙酮,清理工作面遗留的胶及清理工作面的垃圾。注意:在清理遗留胶的时候,要小心轻缓,不得对钢筋进行摇摆或碰撞。
7)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
3.1.3.1.7成品保护:
对埋植好的锚栓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在锚固用胶固化时间内,锚栓被摇摆或碰撞。
3.1.3.1.8验收:
1)待植筋完全固化后,按设计要求做钢筋拉拔试验。
2)钢筋拉拔试验合格后,报请监理或总包验收,然后填写隐检资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请总包负责人、监理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1.4质量标准
3.1.4.1保证项目:
植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加固行业施工规范。
3.1.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1 | 植筋深度 | +20,-5 | 用盒尺检查 |
2 | 植筋孔径 | +4, | 用盒尺检查 |
3.1.5.1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质量要求及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
3.1.5.2钻孔位置线放完后,报请有关单位验线。
3.1.5.3钻孔完成后,必须将孔清理干净,做到孔内清洁干燥,基本无粉尘,埋植用锚栓必须清理,清孔和锚栓清理完成后,报甲方验收,做好隐检记录。
3.1.5.4锚固用胶需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范定的数值,锚固用胶必须严格按产品说明配制使用。
3.1.5.5锚栓锚固工作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甲方验收。
3.1.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6.1植筋结构胶严格按照比例配制,必须搅拌均匀。
3.1.6.2植筋钻孔前必须放线,所钻植筋孔一定要保证与施工面垂直。
3.1.6.3植筋规格及孔深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行业规范施工。
3.1.6.4植筋孔必须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1.6.5钢筋植筋前必须清除浮锈及氧化层。
3.1.7植筋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如植筋后钢筋需焊接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7.1应注意的问题:
筋焊接时,应避免焊接产生的高温使结构胶碳化。
3.1.7.2解决方法:
1)仔细阅读各种结构胶的说明书,了解结构胶的使用方法、正常工作的温度。
2)植筋时,如遇到钢筋需焊接时应尽量选用耐高温结构胶。
3)如所选取的结构胶不耐高温,施工时用湿棉丝缠在钢筋植筋与焊接部位之间,用以防止高温传导,保证结构胶正常工作。
3.1.7.3钢筋避让原则
在原结构植筋时,所植钢筋与原结在位置上冲突施工工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水钻钻孔植筋时,尽量避免水钻钻伤原有结构内钢筋。
2)电锤钻孔遇钢筋后,钢筋避让遵循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梁、柱植筋时,保证梁、柱的设计位置及梁、柱截面设计尺寸,保证柱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不小于规范要求。
4)剪力墙植筋时,所植钢筋在原结构钢筋内侧,保证剪力墙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不小于规范要求。
如在植筋时不能保证以上原则,应及时与设计、甲方、监理单位办理洽商,作为施工依据。
影响因素:
3.1.8植筋施工安全措施
3.1.8.1:钻机防止漏电事故,机具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3.1.8.2:需搭设脚手架操作时,应按照合格方案搭设和使用。
3.1.8.3:要求严格执行现场有关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