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0:47
文档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护理专业使用)前言《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共90学时,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
推荐度:
导读《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护理专业使用)前言《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共90学时,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护理专业使用)

前言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共90学时,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讲授80学时及实验教学10学时。教学过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教学内容】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4、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5、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教学内容】

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2、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

3、小儿骨骼和牙齿的生长

4、小儿感知觉的发育包括视、听、味、嗅、皮肤感觉及知觉的发育

5、小儿智力的发展,包括应人能、应物能、语言能和运动能的发展

6、儿童发展理论

7、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1、掌握新生儿期及婴幼期小儿的保健要点

2、掌握预防接种的免疫方式、注意事项

3、熟悉常见生物制品(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

流脑、乙肝疫苗)的特点及接种方法

4、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游戏的特点及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

2、婴幼儿期小儿保健:基本生活习惯的培养

3、常见疫苗简介: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流脑、乙肝疫苗

4、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游戏的特点及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章   住院儿童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各时期小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重点

2、掌握儿科常用溶液的配置方法

3、掌握低钾血症的概念、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

4、掌握脱水的概念、脱水程度及性质的判断

5、熟悉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及补液方法

6、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典型表现及处理原则

7、熟悉小儿用药特点

8、熟悉药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抗生素、退热药、镇静止痉药、止咳平喘药、泻

药和止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

9、了解药物剂量计算原则和方法

10、了解小儿健康史的采集方法

【教学内容】

1、住院小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疾病和住院对小儿及其家庭的影响;住院患儿的主要压力来源;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一般原则;不同年龄阶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2、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

3、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小儿用药特点;药物的选用;小儿给药方法;药物剂量计算原则及方法

4、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儿科常用溶液及儿科补液方法、补液的护理要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章  儿童营养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对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2、掌握按照体重、热卡计算牛奶配方的方法并能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

3、掌握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及方法

4、熟悉母乳喂养的优点并能指导母亲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教学内容】

1、小儿对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婴儿喂养: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及优缺点,辅食的添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讨论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新生儿分类方法及相关的概念、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早产儿护理重点(体温、呼吸、喂养、感染)

2、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4、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5、熟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分度、治疗要点及护理

6、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7、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教学内容】

1、新生儿分类

2、正常足月儿、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重点

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分度、治疗要点及护理

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5、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6、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黄疸的护理

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8、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2、掌握小儿肥胖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

3、掌握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护理措施

4、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护理要点、急救措施

5、熟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理生理改变

【教学内容】

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分度)、辅助检查、护理

2、小儿肥胖症: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分度)、辅助检查、护理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的来源与生理功能、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防治及护理

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腹泻的护理

2、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小儿腹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病历讨论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肺炎的护理

2、熟悉小儿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熟悉小儿肺炎的主要合并症的表现及处理

4、了解小儿肺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5、了解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小儿肺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2、掌握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征及治疗原则

3、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4、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3、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和护理

4、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征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

护理

3、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3、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2、熟悉两种营养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3、熟悉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4、了解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5、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G-6-PD缺陷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小儿贫血:定义、分度、分类

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5、生障碍性贫血、G-6-PD缺陷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护理要点

6、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重点、不同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2、掌握惊厥的类型、高热惊厥的特点、惊厥的急救原则和护理要点

2、熟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临床表现及气管切开的指征

3、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教学内容】

1、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2、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

4、小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分类及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实验室检查方法及护理

2、掌握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酮症酸中毒的监护过程;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

3、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2、儿童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对风湿热患儿的休息安排和健康教育;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

2、熟悉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了解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4、了解小儿免疫特征

【教学内容】

1、小儿免疫特征

2、风湿热: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3、儿童类风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4、过敏性紫癜: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遗传的定义,遗传病的种类及各类特点

2、熟悉21-三体综合症、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要点

3、了解21-三体综合症、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概述: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性疾病的分类、遗传方式、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2、21-三体综合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3、糖原累积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

4、苯丙酮尿症: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七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麻疹的护理要点

2、掌握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护理

3、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标准及临床意义;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

4、熟悉原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5、了解麻疹、水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

【教学内容】

1、麻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护理

2、水痘: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护理

3、结核病:概述、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时安排表

章次教学内容学时数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绪论

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

住院儿童的护理

儿童营养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2

4

4

8

4

12

4

4

4

6

4

4

4

4

4

4

4

总学时80
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教学内容除规定要掌握和熟悉外,其他内容要学生了解。

2.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不一定都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允许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学顺序上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动。但必须保持课程的基本体系。

《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使用)

一、前言:

本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护理学》第三版教材,按照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儿科护理学教学要求和目的,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护理人才,适应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大趋势,故安排儿科护理实验课程。

二、实验内容: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

要求

学时实验类型分组人数
实验一小儿铺床法掌握2验证20

实验二更换尿布法、烤臀法掌握2验证20
实验三婴儿盆浴法  

掌握2验证20

实验四肌肉注射法

动脉穿刺法

掌握2验证20

实验五头皮静脉穿刺法掌握2验证20
合计10
三、说明:

1.本儿科护理实验安排适合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

2.实验课程为10学时,占儿科护理学总成绩的5%。

文档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护理专业使用)前言《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共90学时,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