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1:34
文档

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他的②尽力护之(______)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2]画“______”的句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他的②尽力护之(______)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2]画“______”的句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他的

②尽力护之(______)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

[2]画“______”的句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画出来。

2. 阅读理解。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解释下列字词。

(1)恭____________ (2)囊__________

(3)博学____________ (4)练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多义词。

(1)囊萤夜读 ____________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_____________

(2)以照书  _______________

以夜继日你 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该向车胤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苦读的故事?举2~3个例子,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言文阅读。

何晏七岁,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欲:想要。惠:通“慧”。若:好像。奇:以……为奇(在此应指特别)。欲:想要。乃:于是,就。故:……的原因。庐:(简陋的)房屋。之:代词,代“这件事”。

[1]魏武帝喜欢何晏吗?请找出短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

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

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

[3]你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  )

A.当机立断 B.胆大心细 C.聪明机智

4. 文言文阅读。 

凿壁偷光①

匡(kuàng)街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āi)③  , 衡乃穿壁④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西京杂记》,②区街:西汉经学家。③速: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④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1]下列说法只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A.读“匡衡勤学而无烛”时可以这样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

B.匡衡偷邻居家的蜡烛来照着读书。

C.这是《西京杂记》中的一个故事。

D.匡衡穿过墙壁到邻居家看书。

[2]匡衡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跟他一样的古人是________。

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传:_________________ (2)弃:_________________

(3)意:_________________ (4)还: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画“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铁棒磨成针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呀,我们不能做这么愚蠢的事

B.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C.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6.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①之善②弈者也。使③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④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通国:全国。②善:擅长。③使:让。④鸿鹄(hóng hú):天鹅。⑤弓缴(zhuó):弓箭。⑥弗若:不如。

[1]与“专心致志”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援弓缴而射之”中“援”的意思是(  )

A.支援 B.拉 C.引

[3]弈秋教了两个学生,这两个人各是怎样学弈的?

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在学习时,(   )很重要。

A.学习态度 B.经验 C.智力 D.基本功

7. 比较阅读两篇小古文,回答问题。

(一)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shào shǎo)女,名曰(yuē  rì)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故为(wèi wé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二)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停顿,画上“√”。

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②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3]下列每组句子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常衔西山之木石 诸儿竞走取之   B.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C.夸父与日逐走 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 道渴而死

[4]读课文,照样子填一填能表达故事经过的关键动词。

(___________)——(溺)——(__________)——(堙)

[5]“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表现的是一种 的精神。下列各项中,也体现这种精神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大禹坚持十三年,耗尽心血和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

C.东汉时,一个叫孙敬的读书人,夜间读书时,用绳子的一头绑住头发,另一头绑住房梁。一打瞌睡,绳子就扯痛他的头皮,提醒他继续读书。

D.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十几年的奋斗,终于建成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这段文字讲述的是_____的故事,本文选自《___》。文中的夸父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2]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

冠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②紧切。置③冠服,有定④位,勿⑤乱顿,致污秽。

(注释)①冠:___________。②俱:___________。③置:___________。④定:___________。⑤勿:___________。

(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

[1]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

[2]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综合训练。

欧阳苦读(文言文)

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苦读(白话文)

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_____________。

[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家贫无资(______)教以书字(______)及其稍长(______)

或因而抄录(______)昼夜忘寝食(______)惟读书是务(______)

[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_____________,还进行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

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样用笔

C.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

D.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4]关于欧阳修和《囊萤夜读》中的车胤,两个人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车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给你带来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各题。

___________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力不暇③供,乃引绳(ɡēnɡ)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tuán):揉成团。②剧务:工作繁多。③暇:空闲。

[1]文中“未有人民”的“未”是什么意思?(  )

A.未来 B.还没有 C.未知 D.为

[2]“乃引绳于泥中”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

A.于是她就引导绳子到泥浆中。

B.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C.于是她在泥浆中找到绳子。

D.她竟然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3]为古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

12.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注释)①夕:晚上。②及至:到了。③屋梁:房梁。④儒:有学问的读书人。

[1]用组词法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好学(_____) 晨夕不休(_____)   悬屋梁(_____)

[2]两篇文章相比,相同点是车胤和孙敬都是__________的人,他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困难。但他们遇到的困难不同,车胤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孙敬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车胤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孙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除第一空外,均引用原文作答)

[3]有同学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好了,囊萤夜读、孙敬悬梁这类的故事不会发生了再讲这类故事不合时宜”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松,大树也。叶状如针。性耐寒,虽至冬日,其色长青。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注释]①至:到。

[1]“虽至冬日”中“冬日”的意思是(  )

A.冬天的一天 B.冬天 C.像冬天的日子。 D.寒冷的天气。

[2]对“松,大树也”这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松树,是大树。 B.松树是一种高大的树术。

C.松树是可以长成大树的。 D.这棵大树是松树。

[3]想一想,写一写。

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还可以(________),可以(________)。

14. 课文直通车。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本文出自《___________》。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和整个句子。

(1)常与诸小儿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之,信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

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他的②尽力护之(______)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2]画“______”的句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