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5:35
文档

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
推荐度:
导读小学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白兔)仔细听,小白兔在说什么呢?

      (电脑播放小白兔说的话:小朋友,今天,我要去参加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我想带大家一起去,你们想去吗?)

      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体演示“动物运动会”热闹的场景)

      师述:瞧,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 按运动项目统计。

      (1)提出问题。

      谈话:瞧,小白兔是这次运动会的总指挥,他想请小朋友帮个忙,为这些运动员做好服务工作,你们愿意吗?

      (电脑播放录音:我请你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请你给参加跳高的每只动物发一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每只动物发一件绿色的运动服。)

      该分别发几件呢?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小组里悄悄地说说看。

       (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统计出参加跳高和参加长跑的各有几名运动员就知道了。)

      (2)收集数据。

      谈话:对,也就是按运动的项目进行统计。

      (3)整理数据。

      出示第一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统计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教师注意巡视。

            项目   合计   跳高    长跑

            只数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组员汇报。

      (5)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跳高的有5只,长跑的有8只,跳高的比长跑的少3只。)

      这张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动物的只数的?

      (6)解决问题。

      提问:小白兔的第一件事情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电脑演示:给跳高的动物发5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动物发8件绿色的运动服。)

      2. 按动物种类统计。

      (1)提出问题。

      谈话:小白兔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录音:比赛这么激烈,运动员们都非常辛苦,为了给它们增加营养,补充能量,请你为每位运动员定一份可口的午餐)

      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最喜欢吃什么?那就给它定一份什么套餐?给小兔定一份什么套餐?小猴呢?该分别定几份呢?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

      (2)收集数据。

      谈话:对,也就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

      (3)整理数据。

      出示第二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教师继续巡视。

            动物种类   合计   狗    兔     猴

            只数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组员汇报。

      (5)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张统计表是按照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小狗有5只,小兔有2只,小猴有6只,小猴比小兔多4只……)

      (6)解决问题。

      提问:小白兔的第二个问题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3.归纳小结。

      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分类的标准不同,统计的结果也不同,多媒体闪烁:项目、动物种类)

      教师归纳: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是不同的,具有多样性。)

      [设计意图: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段教学中,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重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数学知识要会用,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1、(1)谈话:学习到这儿,让我们休息一下,老师请大家看电视,好吗?

      播放一段有关于体育运动的录像,问:这是什么节目?

      体育节目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

      播放一段有关于文艺运动的录像,问:这又是什么节目呢?

      经常看文艺节目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播放一段动画片,问:这是我们小朋友经常看的什么片?

      (2)出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哪类电视节目最受同学们欢迎呢?先在小组里统计一下,组长负责填写。

      ①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最喜欢看的一类电视节目。(组长负责统计)

      问:怎么才能知道喜欢看体育片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直接口算,也可以用笔在白纸上记录后再计算。

      ②全班交流,组长报出统计的结果,师生共同听算合计,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③分析: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3)谈话:看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最喜欢看动画片,那你们平时看些什么动画片呢?老师这儿有4部动画片,哪部最受同学们欢迎呢?赶快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再来交流。(学生仿照上次的做法调查统计、整理数据,师生共同合计,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4)提问:想一想,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我们班的什么情况?两份统计表各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

      2、课件:(1)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按形状来分,有哪些图形?这张表里有两种图形的名称没填出来,我们应该先把它们填出来。(电脑出示:正方形、圆形)

      那如果按颜色来分,除了红色以外,还有哪些颜色?(电脑出示:黄色、绿色)

      学生在小组里统计,组长报出小组统计的结果,师生共同听算合计。

      分析: 这两张统计表正确吗?如果错,问为什么是错的?

      比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对,我们是在对同一件事物进行统计,所以,合计应该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尝试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序。]

      3、师:统计的范围很广,除了可以统计以上这些东西,还可以统计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统计一下我们班男女生的人数。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看哪组小朋友统计得又对又快。

      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师生共同听算合计。

      分析: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我们小朋友现在学习的科目很多,有语文、数学,还有什么?全班小朋友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呢?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快!

      全班统计,组长报出小组统计的结果,师生共同听算合计。

      那么,哪些小朋友最喜欢语文呢?为什么?

      最喜欢数学的小朋友来说说理由看?喜欢英语的呢?喜欢艺术的呢?

      师:其实,现在我们所学的科目,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为将来打基础。

      除了这两张统计表告诉我们的情况,你还想了解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动画片和你最喜欢统计科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其实让学生选择想统计什么,无形中又是一种对统计知识的锻炼与运用。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进一步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用途。]

      四、回顾总结,布置实践作业

      1、提问: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评这一节课的收获)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件事物根据不同标准来统计的情况?(学生自由发言:汽车可以按品牌、形状、大小、颜色等来分,叶子可以按形状、大小、颜色等来分……)

      3、谈话: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统计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件事物根据不同标准来统计的情况,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把数学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引申,再次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统计随处可见,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文档

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