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4:28
文档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当前内蒙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规模和产业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在于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化解后金融危机时期进一步扩大内需、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总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是打造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有效途径。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内蒙古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难和影响,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
推荐度:
导读当前内蒙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规模和产业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在于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化解后金融危机时期进一步扩大内需、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总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是打造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有效途径。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内蒙古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难和影响,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
当前内蒙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规模和产业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在于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化解后金融危机时期进一步扩大内需、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总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是打造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有效途径。

  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2009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内蒙古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难和影响,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各项宏观,着力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就业和扩大内需等有效措施,全区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69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5%;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内蒙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推动经济新引擎

  (一)重点行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是全区第三产业发展亮点闪耀的一年,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内蒙古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1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全区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0.93亿元,增长34.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2.1%和39%。全年保险市场实现各项保费收入17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7.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7.7%,教育事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6.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7.5%,它们的增速均快于全区第三产业增速。

  (二)服务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信息产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初步测算,2009年内蒙古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22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1.6%;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5.04亿元,增长15.6%。

  (三)项目建设投资实现新的突破。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服务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推动全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9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99亿元,增长56%,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21亿元,增长44.8%,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个百分点。

  (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改善。近年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内蒙古的发展环境。2009年自治区财政厅、地方税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内蒙古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全区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促进了全区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测算,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6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6%。

  (五)第三产业宏观经济效益显著增长。2009年受税收调整和金融危机影响,内蒙古在税收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全区第三产业税收收入仍达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第三产业税收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2.6%。特别是在提高全区个体户营业税起征点后,全区第三产业税收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7%,比2008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六)东部盟市第三产业发展快于西部地区。2009年,全区有8个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15%的平均水平,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等5个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6%。但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5.5%和15.3%,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通辽市和赤峰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总体来看,西部盟市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目前,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行业仍是支撑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内蒙古传统服务业仍然存在粗放式发展问题突出,经营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行业布局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开拓新兴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紧迫感不强,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发达省市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处于工业拉动型,以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金融业、教育、租赁、商务和居民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上述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

  (三)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2009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整体行业景气下滑等因素影响,全区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及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下跌,到第四季度,房地产业形势才有所改观。2009年,全区房地产投资增长9.6%,增幅比上年回落了3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8%,增幅比上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全年内蒙古房地产业增加值仅比上年增长4.5%,对全区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弱。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内蒙古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住房需求快速增长,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可提供的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供给不足,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商品房销售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城市化发展不足,削弱需求基础。服务业存在和发展需要两大因素,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二是要求最低的聚集效应,即人口须达一定规模,服务业企业才能盈利,才能形成产业。这也是服务业往往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比重为53.4%,虽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但因我区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城市间距离较远,一些地级和县级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多元化发展不足,积聚效应不强,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够。

  (五)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对消费的拉动能力不强。2009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38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26元和215,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1%和6.3%,与我区GDP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再加上,目前居民储蓄意愿仍就很强,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预期较高,启动消费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以抓实重点产业为突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和商贸服务业。依托内蒙古资源优势,增加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形成覆盖全区、辐射周边的便捷交通网络。推进商贸服务业的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中心品质和规模,不断整合商业资源,实现聚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二是突出发展现代金融业。争取支持,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努力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区内银行,积极发展其他金融业态;严格防范金融风险。三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深化文化改革,加速市场化进程,优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大开发和宣传力度,做大我区文化旅游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层次和竞争力。目前我区服务业的发展,既要下大力气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实现重点突破,又要加快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步伐,逐步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层次和竞争力。虽然我区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相对较高,但应该看到,传统服务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围绕扩大就业,仍要大力发展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公共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充分挖掘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就业潜能。同时,要充分发挥推动作用,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引导、支持力度。加快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加快东部盟市城镇化步伐,促进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城镇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进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成正比。2009年,我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还有较大差距。城镇化水平不高依然制约着内蒙古服务业的发展。加之我区地域广阔,东西部之间、盟市之间城镇化水平也不尽相同,也造成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东西部发展不均协调。从另一方面也看出,广大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零贸易业等发展不足,教育、卫生、科技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发展较为落后,阻碍了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其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不断扩大产业聚集地基础服务设施的覆盖面,从客观上增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特别是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为目标,围绕我区六大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配套的物流产业中心,把发展物流业与城市建设和服务人民生活需要相结合。二是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发挥宏观工具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五)加强引导和扶持,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服务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和调节,但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也非常重要。一是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各盟市应成立服务业发展专门领导机构,指导和协调我区服务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二是自治区和盟市应制定好“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谋划好长远发展。要出台优惠,加大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加强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加强我区高等院校和服务业劳动就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大力培养发展服务业急需的金融、商务、动漫、计算机、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人才。四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业统计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生的服务业部门不断涌现,摸清我区新生服务业发展情况,为第三产业今后的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六)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推进内部创新,包括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关键是靠人才,包括提高企业经营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一是部门要提高为企业服务水平。如提供国内外的宏观经济信息、产业经济发展动态信息,提供法律咨询,加快职业经济队伍建设,以免费或低成本的方式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等,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提高素质与管理水平。二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科技水平。通过导向,支持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加快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三是要支持并引导各类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要通过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提供行业动态信息,牵头组织培训,举办企业发展论坛,组织新技术推广和订货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发展服务。
2008
日期:2010-6-12 11:09:37

3-3 生产总值指数

Indice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本表按可比价格计算。
The indices in this table are calculated at comparable prices.
(上年=100)

     (Preceding year=100)
年 份

Year

生产

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人均生

产总值

Per 

Capita 

GDP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第二产业

Secondary

 Industry

  第三产业

Tertiary

 Industry

  
工 业

Industry

建筑业

Cons-

truction

# 交通运

输仓储邮

电通讯业

Transpor-

tation, 

Post and 

Telecom-

munica-

tions

# 批发和

零售贸易

餐饮业

Whole-

sale, 

Retail & 

Catering 

Trade

1978108.0 98.8 117.2 127.3 84.6 108.9 107.7 105.2 106.3 
1979109.8 107.7 108.6 108.4 110.0 116.0 103.3 113.1 107.4 
1980101.7 76.0 113.3 116.6 97.6 122.9 144.5 123.5 100.2 
1981110.6 141.8 96.3 98.2 85.7 103.4 90.0 99.9 109.4 
1982118.6 118.2 117.4 117.3 117.9 121.1 138.1 129.9 116.9 
1983109.8 105.0 109.9 108.5 118.8 116.7 117.4 116.1 107.8 
1984116.1 114.0 110.2 107.3 127.7 128.1 119.3 156.8 116.2 
1985117.2 114.1 108.2 105.5 121.7 133.0 129.3 175.1 114.6 
1986105.9 91.7 105.4 106.4 101.2 120.4 115.6 120.0 104.8 
1987109.0 106.8 107.0 109.3 96.5 112.5 96.2 125.6 107.7 
1988109.8 117.3 111.1 108.1 126.6 103.2 111.9 99.5 108.4 
19102.7 95.1 104.9 107.2 94.9 106.8 121.6 102.6 101.4 
1990107.5 124.4 99.4 99.2 100.5 103.1 101.1 93.4 105.8 
1991107.5 104.0 110.8 108.2 126.0 107.9 121.4 102.5 106.0 
1992111.0 104.0 115.4 110.7 138.8 113.8 118.4 117.1 109.9 
1993111.7 105.0 113.9 112.3 120.5 115.7 119.2 120.9 111.3 
1994111.2 103.2 113.1 114.8 106.9 116.1 121.6 118.6 109.8 
1995110.1 103.9 111.0 112.7 104.2 114.1 118.8 116.4 108.9 
1996114.4 121.4 111.4 115.2 95.5 112.3 114.3 114.3 113.2 
1997110.8 102.0 114.0 114.9 109.4 114.3 119.0 117.8 109.8 
1998110.7 106.2 109.6 110.0 107.2 114.7 116.8 115.9 109.7 
1999108.8 101.0 110.0 110.7 105.9 112.7 113.5 116.3 108.0 
2000110.8 102.6 111.7 112.2 108.9 114.5 117.4 117.0 110.1 
2001110.7 102.0 110.9 110.2 114.1 115.5 116.1 115.9 110.3 
2002113.2 104.4 115.7 113.9 124.3 115.3 120.2 117.3 113.0 
2003117.9 105.9 127.7 121.8 153.3 114.5 120.3 116.2 117.9 
2004120.5 111.7 122.8 124.9 115.6 122.0 122.1 119.3 120.4 
2005123.8 109.1 134.9 138.5 121.3 118.1 115.4 117.9 123.6 
2006119.0 103.2 127.1 129.8 113.6 115.8 113.4 115.9 118.8 
2007119.1 103.9 125.8 128.1 112.7 115.7 117.4 113.5 118.6 
2008117.2 107.5 120.5 123.1 103.7 115.5 120.4 113.8 116.7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内蒙古沉着应对,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的措施,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努力使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商贸流通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旅游、保险和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逐步显现。主要特点有:

    (一)第三产业运行平稳,内部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8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增速在全国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提升到2008年的第2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3.3%。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高于上年4.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增速在全国排第5位。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达4.99亿元,增长26.1%;零售业达1384.14亿元,增长22.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462.16亿元,增长27.7%。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162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7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008年,房地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达736.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7%,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141.01万平方米,增长2.6%;商品房销售额527.98亿元,增长12.9%。2008年,内蒙古旅游业开发了多种形式旅游项目,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54.93万人次,创汇收入5771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5.9%;国内旅游人数达319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2.4%。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341.03亿元,比年初增加1387.12亿元,增长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211.66亿元,增长26.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527.86亿元,比年初增加878.7亿元,增长23.3%,高于上年增速5.7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达24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543.68亿元,增长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13.75亿元,增长20.7%;教育投资68.92亿元,增长20.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完成投资35.39亿元,增长35.9%。

    (三)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08年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城镇单位新增就业人员14.1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66.3%,比上年增长2.5%。由此可见,第三产业还是吸纳内蒙古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逐步显现。 近年来,各盟市中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正逐步显现。其中,到2008年底,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主的呼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56.2%,居各盟市之首。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包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0%。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38.3% 。以特色旅游、边贸为主的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0.8%。上述四个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第三产业的70%。从2008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看,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增长最快,均达到25.8%,其次乌海市、通辽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5个盟市第三产业增速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通报当前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文档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当前内蒙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规模和产业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在于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化解后金融危机时期进一步扩大内需、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总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是打造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有效途径。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内蒙古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难和影响,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