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测力计示数为54N,浸没在水中示数为34N,物体密度是
A.1.6×103kg/m3 B.2.7×103kg/m3
C.5.4×103kg/m3 D.3.4×103kg/m3
2.在河中游泳的人上岸时,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正确的是
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D.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3.将重为2 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A.一定为 2.5 N B.一定为 0.5 N
C.可能为0.4 N D.可能为0.5 N
4.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拴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
①木块的重力为10N
②木块的体积为1×10﹣3m3
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6N
④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如图所示,一个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则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_______)cm.(g=10N/kg)
6.有一个质量为0.27kg的物体,将它完全浸入盛满水的杯中,溢出的水质量为0.2kg,那么物体所受浮力是_____N.(g取10N/kg)
7.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2N的物体,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该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N,该物体体积为_____ m3。(g=10N/kg,=1.0×103kg/m3)
8.用细线拴住一块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铝块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铝块未与容器接触,铝块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细线对铝块的拉力是______铝的密度为,g取
9.如图,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kg/m3。
10.“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当它满载时,行驶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为_____N(g=10N/kg)。驱逐舰与其它舰艇在海面航行时,不能近距离并行,原因是_____。
11.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入潜水器潜入7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水面下的“蛟龙”号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受到海水压强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蛟龙号”下潜到7km处所受海水压强为_____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_____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12.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且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则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 N,合金块A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g取10N/g)
13.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洒精中静止(均未接触容器),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相差0.8N(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g=10N/kg),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
1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容器中装有800cm3水,将一个重5N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未溢出且物体A没有接触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则此时物块A受到浮力为______ 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______ Pa,物体A的密度是____kg/m3 (g=10N/kg, ρ水=1.0×103kg/m3。)
15.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重为8牛的小球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小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牛,方向_____。当剪断连接小球与测力计的细线时,小球所受浮力将_____,小球触底后,所受浮力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受到向上的_______,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_______。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_______有关。
(4)比较图_______和图_______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17.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石块重为_____N。
(2)排开的水重为_____N。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
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
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_____的重力来得出结论的。
(5)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18.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
甲: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
乙:把石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石块所受的浮力,收集石块排开的水
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1)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步骤中.石块部分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________该时刻桶中水所受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他紧接着探究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为了完成该实验,他至少还要使用________次弹簧测力计.
参
1.B
2.C
3.D
4.B
5.8 6.25
6.2
7.0.8 1.6×10-4
8.10 17
9.4×103
10.4.8×107 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离得太近容易发生碰撞
11.不变 变大 7.21×107 7.21×105
12.变小 10 3.2×103kg/m3
13.400
14.2N 1.5×103Pa 2.5×103kg/m3
15.3 竖直向上 不变 不变
16.浮力 浮力 排开液体的体积 密度 D E
17.1.4 1.4 B 排开液体 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18.丁甲乙丙 等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