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
走进2019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粗犷( ) 发jì( ) 静mì( )
吝啬( ) 憔cuì( ) 山岛竦zhì( )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1)花枝招展:
(2)咄咄逼人: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2分 )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一点点黄晕的光,哄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4、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黄明的自我介绍很精彩,台下的同学们不可抗拒地鼓起掌来。
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啦啦队员们都是文艺
活跃分子。
C、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
A、开学前,我去书店买了笔、橡皮擦、练习册等文具。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C、我家有许多本书籍,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城南旧事》。
D、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 ;冬, 。
7.填空题。(11分)
(1)《观沧海》一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 。 (2分)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元朝著名的散曲家、戏曲作家。本曲是元曲中的绝唱,被元代人誉为“ ” ,“天净沙”是 名,“秋思”是 ,意思是 其中 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3分)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了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诗词赏析(7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8.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 (2分)
9.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答:
10.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二)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分)
1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1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5、“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15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16)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17)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18)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19)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0)“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试题。(13分)
寻 春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21.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 → 遥见草色:
22.品读下面句子,联系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23.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分)
24.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2)
25.本文题为 “寻春”,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
三、作文(50分)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请以“我渴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要求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