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学科:小学数学 | 项目名称:《长方体的认识》 | |
实施前 | 评价工具 | 评价标准描述 | 你将在项目中如何使用 |
问卷星 | 该工具为学习准备评价,学生回答方式为选择题,都为必答题,按照顺序根据自身的观察情况将每道题目填写完即可。 | 在微信中设置好问卷,创设10个选择题,关于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身边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10个题目,目的是在本节课前教师通过该问卷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方面的基础知识。 | |
Qq群,移动终端等设备 | 学生通过群文件共享上传长方体的一些实物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 观察长方体实物时允许学生带上手机,将自己观察到长方体拍摄下来,上传到班级的qq群中,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上课前教师制作成ppt分享给所有孩子,为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打开思路。 | |
实施中 | 电子白板、移动终端设备 | 该工具为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学生通过白板中小组评比功能选出本堂课回答问题次数越多、质量越高得分越高;学生通过手机发现的长方体的特征收集并整理拍摄下来,过后小组互换研究观看其他小组的发现结论,组内合作越精密,用时越短,特征得分越准确得分越高。 | 本堂课用电子白板设备将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分好组号,设有加分与减分的栏目,本节课内每回答出一个完整的问题给该小组加一分,特别精彩的有价值的问题答案加两分,评比出优胜小组。目的是为了增强孩子团队意识,调动问题回答的积极性。小组整理长方体的特征,小组互评,给其打分。 |
Qq群中的现场投票器,手机 | 该工具为测验与练习环节所使用。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份正确率最高的练习上传qq群中,全班进行投票,投票人数最多的作品评为班级最佳作业。 | 本节课允许每位学生带上手机,在孩子完成的巩固长方体的练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推选,推选一份正确率最高的练习,拍成图片上传班级qq群中的群投票里,班级的所有学生通过评阅群投票里每个小组上传的八份练习,将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认为书写最标准、答案最准确的一份。最好教师把投票人数最多的那份作业评为班级最佳作业。 | |
博客 | 该工具为学生反思部分的教学评价,作业书写整洁,答案正确为优秀,书写工整,答案有一题错误为良好。书写较为工整,答案有2题错误为合格。书写不工整,答案错误超过一半为不合格。 | 学生课下将课堂完成的作业输入博客中,教师进行批阅,并打上等弟与时间。 | |
实施后 | 制作评价量规 | 见下表:附件1(苏教版六上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评价量规) | 从自主学习、基础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等方面设计该节课最后的评价量规,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打分评价,将最后的总分汇总统计在excel中。 |
Excel统计表 | 量规评价得分数越高,学生本节课完成得成效越好 | 将评价量规中学生的得分放到excel中进行列表统计 | |
作业批阅 | 正确越高,量规评价得分数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 教师针对本课内容设计练习,学生完成后交由老师批阅。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的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权重) | 评价标准描述 | 评价 | ||||
好[1,0.8] | 较好[0.8,0.6] | 需努力[0.6,0]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
自主学习(20分) | 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 在别人的帮助下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 照着“学案”提示复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 |||
基础任务(20分) | 能快速的独自找到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面、棱和顶点。 | 能在别人的提示下找到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面、棱和顶点。 | 找到生活中的长方体,对特征复述不全。 | |||
提高任务(30分) | 能准确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 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有一定了解,但归属不清晰。 | 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理解不清。 | |||
拓展任务(30分) | 能熟练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以及正方体的棱长。 | 能看图说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以及正方体的棱长。 | 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时出现错误。 | |||
自评评语 |
| |||||
互评评语 |
| |||||
教师评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