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八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02分
(1-18每题4分,19-24每题5分) | |||||||||||
题号 | 答案 | 题号 | 答案 | 题号 | 答案 | 题号 | 答案 | 题号 | 答案 | ||
1 | D | 2 | C | 3 | C | 4 | A | 5 | A | ||
6 | B | 7 | B | 8 | D | 9 | D | 10 | B | ||
11 | B | 12 | A | 13 | C | 14 | A | 15 | A | ||
16 | C | 17 | A | 18 | A | 19 | B | 20 | A | ||
21 | C | 22 | C | 23 | D | 24 | B | ||||
选择题部分得分 | |||||||||||
第一部分 填空题 共48分 (每题6分) | |||||||||||
题号 | 答案 | 题号 | 答案 | ||||||||
25 | 67,-3 | 26 | ; | ||||||||
27 | 6:7 1/7 | 28 | 27, 7*10-4 | ||||||||
29 | 4830;4620;4623 | 30 | 6;7 | ||||||||
31 | 0.4-4;4-6 | 32 | 1;0.4 | ||||||||
得分 | |||||||||||
本试卷总得分: |
(兼区县物理竞赛)
部分试题参考解答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分析下列几种现象中温度变化的原因,其中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它应该是( )
(A)开啤酒瓶盖瞬间,瓶口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会降低
(B)化妆晶或杀虫剂之类的自动喷剂,当喷了一会儿,罐身温度会降低
(C)用打气筒打气,过了一会儿就感到筒身发热
(D)夏天,用嘴向手背快速吹气,会感到凉意
【解】D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解】C 水量不改变水的沸点
3、如图2所示,烧杯内装有90℃的热水,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杯内,当水的温度降至10℃的过程中,物块A将( ) (A)下沉 (B)悬浮 (C)上浮 (D)上下振动
【解】C 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物块受到的浮力f=ρVg越小。反之,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大,物块受到的浮力f=ρVg越大,故选C 。
4、无云的晴天里,某同学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了一段时间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且OA=OB,如图3所示。则AB所指的方向是( )
(A)东 (B)西 (C)南 (D)北
【解】A
太阳东升西落,根据光照判断。
5、如图4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A的左侧 (B)A、B之间 (C)B、C之间 (D)C的右侧
【解】A
AB到透镜的距离均小于焦距
6、早在公元前305年,著名天文家埃拉托色尼就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与现代科学公认的地球周长的真实值相差不到0.1%。他在研究中发现,每年夏至这天,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正午的太阳光正好直射到城内一口深井的底部,而远在S千米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夏至这天正午的太阳光却会使物体在地面上留下一条影子,他测得太阳光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由此得出地球的周长为
7、如图5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3个 (B)6个 (C)9个 (D)无穷
【解】B
镜面成3个像,水面3个像
8、水滴从空中落到平静的水面后再弹起,如图6所示的是对这一过程拍摄的部分镜头,则按时间由先到后的排序应该是( )
(A)① ② ③ ⑤ ④ (B)⑤ ① ② ③ ④
(C)③ ⑤ ④ ① ② (D)② ③ ⑤ ④ ①
【解】D
9、一只封闭的小箱子,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为Go的小蜜蜂,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蜜蜂在箱子内水平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B)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G+Go
(C)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下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小于G+Go
(D)若小蜜蜂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Co
【解】D
10、如图7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1、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断路 (B)灯L短路 (C)电阻R断路 (D)电阻R短路
【解】B
A,C 情况下,电路断路,电流表无读数
D情况下,总电阻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
1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导致电压表V2读数变大,则下列关于其它电表读数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A读数均变大 (B)V3、V读数均变大 (C)V、A读数均变大 (D)V3、V1读数均变大
【解】A
V2测量R2电压,V1测量R1电压,V3测量R3电压
V2 ↑,电路中的I↑,说明 R3↓, 此时,电流表A读数↑,V1 ↑, V=E-IR4↓
13、如图10所示,轻质细杆ABC的A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面上,C端悬挂一重物P,B点与一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系于墙面D点。整个装置平衡时,细杆正好呈水平。关于细杆在A端所受外力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解】C 作受力分析图,重力、绳子拉力、A处支撑力为共心力,三个力延长线交于C点下方,故选C
14、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5:4,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3:2,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1。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2。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
【解】A
,, P=FV=mgV,,
设电梯速度V,
15、如图12所示,高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物块浮在盛水的杯内,杯内水的高度恰好为L。已知杯子的横截面积为2s,水的密度为Po,物块的密度为Po/2,现用外力将物块按入水底,则外力所做的功至少是( )
【解】A
如图,
所做的功为物块下降时重力做功与水
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之差
分析可得,物块降到底时,水面上升了L/4
期间物块所受重力做的功为:
如图,部分水(物块体积一半那么多的水)上升,其质心升高了7L/8,需要做功为
16、如图13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均匀大木板ABC,已知AB 17、如图14所示,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抬着一根长木头向寺庙走去,甲和尚抬着较粗的一端,乙和尚抬着木头的中间部位,丙和尚抬着较细的一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轻,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B)当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重,丙的负担顿时变轻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甲、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增加,但△F甲>△F丙 (D)当甲的作用力增加时,乙、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减小,但|△F乙|<|△F丙| O 【解】A 如图,长木头质心O在乙的左侧,当丙撤掉作用力后,根据力平衡和对O点力矩平衡,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B若乙撤掉作用力后,根据力平衡和对O点力矩平衡,丙的负担应加重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丙的作用力增加 D当甲的作用力增加时,乙、丙两人的作用力应增加, 18、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2.5欧一10欧 (B)0欧~20欧 (C)2,5欧一20欧 (D)0欧一10欧 【解】A I=0.6=4.5/(5+R2) ,得R2=2.5欧(最小值) R1端电压V=4.5-3=1.5V,I=1.5/5=0.3A, IR2=3V, R2=10欧(最大值) 19、假设体积相同的小球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两个体积相同、重力分别为2牛和3牛的小球之间用短细线相连,细线强度足够大。现将这两个小球从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上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当两球匀速下降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 (A)0牛 (B)0.5牛 (C)1牛 (D)2.5牛 【解】B 如图,设绳子的张力为T,每个球受到的浮力为F,由力的平衡得: 3=F+T (1) 2+T=F (2) 解得:T=0.5N F=2.5N 20、甲、乙、丙三同学先后用一个不等臂天平来称量某散装物品。甲先取一部分物品放在右盘,当左盘放入7克砝码时,天平正好平衡;接着,甲又取另外一部分物品放在左盘,当右盘放人14克砝码时,天平正好平衡,甲将前后两次称量的物品混合在一起交给了老师。 乙、丙均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只不过乙前后两次在左、右盘内放置的砝码分别为10克、10 克;丙前后两次在左、右盘内放置的砝码分别为9克、12克。老师把三位同学交来的物品用标准天平来称量,发现上述三位同学称出的物品中,有一位同学称量的正好是20克,那么该同学一定是( )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均有可能 21、某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如给该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1,则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5伏;如给该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2,则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6伏。现将电阻R1和R2并联后再与该电压表串联,如图16所示,则此时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u为( ) (A)3.5伏 (B)4.0伏 (C)4.2伏 (D)4.5伏 【解】C 电压表的量程为3V,给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1起限流作用, 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5V;此时电阻上R1的电压为V1=5-3=2V, 给该电压表串联电阻R2,则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6伏,此时电阻上R2的电压为V2 =6-3=3V, 两次情况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均为最大值 由I= V1/ R1=V2/ R2得: I=2/ R1=3/ R2 (1) 电阻R1和R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满足 1/ R=1/ R1+1/ R2 =5I/ 6 (2) 解得:R= 6/ 5I R1和R2并联后接入电路后,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u为 U=3+IR=4.2V 22、如图17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某光线PA以入射角。入射到镜面M上,经平面镜M和N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BQ与PA平行。现将两平面镜以过。点且垂直于纸面的直线 为轴同时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p(p<。),假设镜面足够大,则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3、如图18所示,两平面镜A和B之间的夹角。为9。,自平面镜B上的某点P射出一条与B镜面成p角的光线,在p角由0‘至180‘范围内(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p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点,则符合该要求的p的个数有( ) (A)1个 (B)4个 (C)6个 (D)9个 24、在图19所示的暗盒中装有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暗盒有1、2、3、4四个接线柱。在接线柱l、2之间接一个电流表A1,在接线柱3、4之间接一个电流表A2。现将电压恒定的某电源接在接线柱1、4之间,电流表A1、八2的读数正好相等;如将该电源改接在接线柱2、3之间,电流表A1、A2的读数仍然相等;如将该电源改接在接线柱1、3之间,电流表A3的读数是电流表A2读数的2倍。那么当该电源接在接线柱2、4之间时,电流表A1的读数与电流表A2读数之比为( ) (A)1:l (B)1:2 (C)2:l (D)1:3 【解】B 根据题中描述,可判断暗盒中三个电阻连接方式如图所示。由图当电源接在接线柱2、4之间时,电流表A1的读数与电流表A2读数之比为1:2 第二部分:填空题 25、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_____ _℃。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C不变时,外界温度为______℃。 26、将一根粗细均匀、质量为M的铁丝弯成直角,直角边边长之比AC:BC=m:n(m>n),将直角顶点C固定,如图20所示,当直角铁丝静止时,BC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sinθ=_______,若在B点悬挂一物体,将使θ=45°,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解】 (1) 设AC=a,CB=b,铁丝单位长度的质量为λ, 由力矩平衡: , (1) 由(1)得 解得: (2) 若在B点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 由(2)得 , 27、甲、乙是两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完全相同,甲球恰好能在水中悬浮,ρ甲=3.0X103千克/米3,ρ乙=2.0X103千克/米3,ρ水=1.0X103千克/米3,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当把乙球放入水中时,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________。 【解】设两个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0, 甲、乙两个空心球质量相等: , 得: (1) 由于甲球恰好能在水中悬浮,重力与浮力相平衡 得: (2) 解(1)(2)得, 放入水中时,设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 = = 解得 故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1/7 28、某溶液的密度P随溶液深度h按照规律P=Po十kh变化,Po=1克/厘米3,k=0.01克/厘米4。用不可伸长,长度为5厘米的细线将A、B两个立方块连在一起并放进溶液内。已知VA=VB=1厘米3,mA=1.2克,mB=1.4克,则平衡时立方块A中心所在的深度为——厘米,细线上的拉力为________牛。(假设溶液足够深) 【解】 如图,设A、B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绳子张力为T, 则有受力平衡得: 解方程(1)(2)(3)(4),得 h=27cm T=7×10-4N 29、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米/秒和10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秒,则表明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____________米,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____________米;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____________米。(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解】 如图, 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 S=350t1=345t2 (1) t1-t2 =0.2 (2) 解得: t1 =13.8s t2 =14s S=4830m 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S-15 t2 =4620m 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S-15 t1 =4623m 30、A、B两地之间仅有一条公路且相距300千米。从A地早上9:00起每隔45分钟开出一辆汽车驶向B地,车速为60千米/小时,下午15:00,A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另外每天由B地早上8:00起每隔1小时也开出一辆汽车驶向A地,车速为75千米/小时,下午16:00,B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则由A地早上9: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途中能见到____________——辆由B地开出的班车;由B地下午15: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中能见到____________辆由A地开出的班车。(进出站时除外) 31、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试举一例,如图21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米,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小时。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米,宽度d=1.8米。当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米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米),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米。那么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乙车相撞。设两轿车均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不考虑轿车的制动情况。 【解】 甲车车速为V甲=36千米/小时=10m/s, 乙车车速为V乙=54千米/小时=15m/s, (1) 考虑当自行车车速V较慢时,与甲车右尾部碰撞; 甲车尾部运动到C位置需要的时间为:t=( 10.5+4.5)/V甲=1.5s 则自行车车速V=0.6m/1.5s=0.4m/s (2)考虑自行车车速V较快时,与甲车左前部碰撞, 甲车头部运动到C位置需要的时间为:t=10.5/V甲=1.05s 则自行车车速V=(0.6+1.8+1.8) /1.05 =4m/s 故自行车车速在0.4m/s——4m/s范围内 (3)类似方法可算出自行车与乙车碰撞的两个速度值在4m/s——6m/s范围内 32、如图22(a)所示,R为滑动变阻器,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电流,纵轴表示电压。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将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两条图线分别画在坐标系中,如图22(b)所示。则根据图线可知电阻只R1=___1____欧,电阻R2=__0.4__欧。 【解】图a中三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2测量的为R1两端的电压,V1为电源电压减去R2上的电压 由图b, I=6A时,V1=V2=6 故 U-6R2=6R1=6 (1) I=1A时,V1=8,V2=1 故 U-R2= 8 (2) R1=1 (3) 解得: R1=1欧,R2=0.4欧,U=8.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