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ù bù yùn cáng qī liánɡ
( ) ( ) ( )
jìng mì hōnɡ kǎo
( ) ( )
màn yóu bì miǎn yì rán
( ) ( ) ( )
ménɡ lónɡ zǔ náo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邀( ) 俏( ) 巷( ) 挟( )
桨( ) 遨( ) 峭( ) 卷( ) 狭( ) 浆( )
三、在( )里选出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5分)
1.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 sǎn sàn ),唯有你依然如旧。
2.你吟诵这一首首小诗,要邀我与你唱和( hé hè huò )吗?
3.当我们一行( xíng háng )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ě è wù )作剧地撒(sā sǎ )起尿来。
四、成语填空。(6分)
全( )贯( ) ( )( )安席 ( )( )乐道 高( )深( ) ( )( )大物 狂风( )( )
五、将下列诗句、名言补充完整。(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3、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6、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课文《山中访友》的友,概括地讲是指“山林中的一切”,全文充满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2、《草虫的村落》中作者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作音乐演奏者,觉得他们演奏出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小精灵的喜爱。(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和运用
一、阅读《詹天佑 》回答问题。(11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我能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2分)
( )——( ) ( )——( )
2、我能用“ ︳”将片段分成三层,并写出第二层的层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我能用“﹏”在文中画出詹天佑身体力行不顾条件恶劣,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2分)
5、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在正确答案的后面括号里打上“√”)(2分)
(1)总结( ) (2)承上启下( ) (3)烘托(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夏天的云
1、朋友,你喜欢天上的云吗?那是一种变幻无穷的神秘景象。它可以向你无声地演出许多惊险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逗人情思。它一年四季各具风采,每时每日千姿百态,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美让你欣赏,让你感到无限乐趣。‖
2、您看看夏天的云吧——在夏天早晨的晴空上(漫 慢)不经心地飘飘悠悠。像有层薄纱的是浮云,它随风起舞,悠然自在,好像在撒着欢儿,互相追逐、戏耍,显得格外活泼可爱,为浩渺无际的天空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3、夏天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不知您见识过没有。那真是一大奇观:它将金灿灿的光辉洒向大地,使整个大地都洋溢着诗意。而且,它像一个魔术师在耍弄多棱镜、万花筒;时有小巧玲珑的小兔在跳跃,时有振鬃长啸的骏马在奔驰,时有张牙舞爪的蛟龙在腾飞,时有五彩缤纷的孔雀在开屏……真是形态万千,像一(幅 副)连(棉 绵)不断的画卷。然而它变得太快了,使人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没空细细观赏,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倘若我们有一架摄影机将这些生动的景象拍摄下来,那该多好啊!
4、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夏天雨前的乌云吧!从那边隐隐的雷声中,乌云涌来了。不一会儿,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最后,竟像怒吼的任性的黑风暴横行无忌,席卷长空,似乎即将要倾向大地的不是大雨,而是浓浓的墨汁,令人心惊肉跳。‖
5、云,我喜欢它的变幻无穷,喜欢它的神秘莫测,喜欢它的美不(盛 胜)收……尤其酷爱夏天的云。‖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上“√”。(2分)
2、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假如——( ) 的确——( ) 戏耍——( )
3、短文已经用“‖”划分好了段落,从段落划分中可以看出本文的篇章结构是( )(1分) ①承接 ②总分 ③分总 ④总分总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目不暇接: 。
(2)横行无忌: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第二段中写了三种云,它们分别是:夏天早晨的 ,夕阳西下时 ,雨前的 。它们的特点可分别概括为
、 、 。
第一单元 难点解析:(解析难点,考点,易错点)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 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6、
7、
★《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第二单元:重点归纳:
第二单元 难点解析:(解析难点,考点,易错点)
一.课文内容
★《詹天佑》 3、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4、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
7
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