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化学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9:07
文档

高一化学测试卷

高一化学测试卷(天星教育)一、单项选择题(60分)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闻气体的气味B.观察气体的颜色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2.可用于清洗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4.20℃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CaO
推荐度:
导读高一化学测试卷(天星教育)一、单项选择题(60分)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闻气体的气味B.观察气体的颜色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2.可用于清洗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4.20℃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CaO
高一化学测试卷(天星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

A.闻气体的气味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2.可用于清洗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    )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4.20℃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忽略温度变化,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5.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均一致的是

A.CO   水煤气   一氧化碳        B.CH3OH   酒精     乙醇 

C.CaO   消石灰    氧化钙         D.NaOH    火碱    氢氧化钠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档案材料要用碳黑墨水笔填写

B.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得到l00mL酒精溶液

D.没有密封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7.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   )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

9.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标准大气压,20℃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D.0℃、1.01×104Pa时,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10.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 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 mL溶液

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 称取12.5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 mL溶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物理量之一

B.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C. 物质的量也可理解为物质的质量

D.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12.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CO、的混合物

C.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合有2种   D.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合有3种

13.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1 NaNO3溶液中NO3—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0 mL 1 mol·L—1  Mg(NO3)2溶液   B、5 mL 0.8 mol·L—1  Al(NO3)3溶液

C、10 mL 2 mol·L—1  AgNO3溶液      D、10 mL 0.5 mol·L—1 Cu(NO3)2溶液

14.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有CaCO3和Ca(OH)2

  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15.现有锌、铜、银三种金属,要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最好使用的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锌溶液    C.银溶液    D.稀盐酸

16.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氯化铁溶液的黄色不是Cl—引起的,设计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氯化钠溶液没有颜色                    

B.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银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D.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观察生成物颜色

17.硅的元素符号为Si,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硅,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SiO2+2CSi+2CO↑    ②Si+2Cl2SiCl4

③SiCl4+2H2 Si+4HCl。上述反应③的反应类型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1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

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运动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9.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 0 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 0 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

  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

C.分度盘的右边    D.3种情况都有可能

20.如右图所示,一悬挂铜球浸没在稀硫酸溶液中,且铜球不与烧杯接触,现往稀硫酸中投入一铁片,待铁片充分反应后,铜球所受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1.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                                                            

    A.6:5         B.5:6        C.11:5       D.11:6

2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

参照以上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水是中性物质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吃松花蛋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D.橘子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3、下列三种物质:①葡萄糖(C6H12O6)②醋酸(C2H4O2)③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各自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为(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与③的关系无法确定

24.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

  A.CO2    B. C   C.H2    D.CO

25.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的化学式为A12(OH)nC1m·yH2O,式中m等于(    )

A. 3-n    B.6-n    C.6 + n    D.3 + n

26.要除去CuSO4溶液中混有的硫酸最好选用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哪一种(   )

A.氢氧化钡  B.铜单质  C.氧化铜  D.碳酸钠 

27.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B.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

C.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 

28. 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 c=2b-a   B. c=a+b  C.c=a+2b  D.c=2a+b

29.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Zn

稀H2SO4

3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稀HNO3

H2O

    ① CuO           CuSO4           Cu 

稀H2SO4

O2

    ② CaO           Ca(OH)2           Ca(NO3)2

点燃

    ③ Fe           Fe2O3           Fe2(SO4)3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③    D.① ② ③

二、分析及计算(40分)

3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 验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1015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3.524.4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       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32、废物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和浓硫酸以及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看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说明生产的气体中有杂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除此之外,该气体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为了检验该杂质,可将E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中__________(填序号)之间,气体从__________(“a”或“b”)进入装置E,E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时,将一铁块放入92g 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块有剩余,经称量铁块质量增加1.6g,剩下的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 g水,析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0.4g,则:

(1)求析出Cu的质量。

(2)求剩下溶液中的溶质在20℃时的溶解度。

34、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A物质的溶液蒸发掉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 85 g原溶液,加入25 g A物质和 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5、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的HCl气体溶于635mL的水中(设水的密度为1.00g/cm3),求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若取出这种盐酸(密度为1.19g/cm3)10.0mL稀释至1190mL,则稀释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文档

高一化学测试卷

高一化学测试卷(天星教育)一、单项选择题(60分)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闻气体的气味B.观察气体的颜色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2.可用于清洗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4.20℃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CaO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