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一个Source Insight工程
启动Source Insight。
它默认的支持文件中没有以“.S”结尾的汇编语言文件,单击菜单“Options”→“Document Option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Document Type”为“C Source File”,在“File Filter”中添加“*.S”类型。
然后单击菜单“Project”→“New Project”,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工程。
在随后出现的界面中,输入工程的名称和工程数据的存放位置。本小节中,假定将要建立的Source Insight工程命名为2440test,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Source Insight\\Projects\\2440test”目录下存放工程数据,点击“OK”。
如果存放工程数据的目录不存在,Source Insight会提示是否创建目录,点击“是(Y)”。
接下来的步骤是指定源代码的位置以及添加源文件。本小节中,假设代码位置为“D:\\2440test”。指定源代码的位置后,单击“OK”。
接着进入添加源文件的操作界面:先单击“Add All”。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Include top level sub-directories”(表示将添加第一层子目录中的文件)、“Recursively add lower sub-directories”(表示递归的加入底层的子目录,即加入所有子目录中的文件);然后单击“OK”。
Source Insight会提示工程中将加入58个文件,单击“确认”。
还可以在Source Insight工程中继续添加或删除源文件。单击菜单“Project”→“Add and Remove Project Files”。该页面与之前的页面相同。
2.同步源文件
所谓同步源文件,就是在Source Insight工程中建立一个数据库,它里面保存有源文件中各变量、函数之间的关系,使得阅读、编辑代码时能快速的提供各种辅助信息。这个数据库会自动建立,但是对于比较庞大的源代码的工程,建议初次使用时手工建立数据库,这使得Source Insight工程很快的建立所有源代码的、全面的关系图。
单击菜单“Project”→“Synchronize Files”。
选中其中的“Force All files to be re-parsed”(表示强制分析所有文件),然后单击“OK”。
3.Source Insight工程使用示例
在Source Insight右边的文件列表中选择打开Main.c。
中间是主窗口、可以在里面阅读、编辑代码;左边是“Symbol Window”(符号窗口),可以从中快速的找到当前文件中的变量、函数、宏定义等;下边是“Context Window”(上下文窗口),在主窗口中双击某个变量、函数、宏上面时,会在这个窗口中显示它们的定义。
在主窗口中,按住“Ctrl”的同时,单击某个变量、函数、宏,既可以跳转到定义它们的位置;双击上下文窗口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同时按住“Alt”和“,”可以令主窗口退回到(Go Back)上一个画面;同时按住“Alt”和“.”可以令主窗口前进到(Go Forward)前一个画面。
在某个变量、函数、宏上面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Lookup References”,可以快速的再所有源文件中找到对它们的引用,这比搜索整个源代码目录快多了。
在工具栏中,也有相应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