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48:15
文档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教学重难点: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教学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有关古诗诗人的资料,搜集关于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质疑释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李白一起欣赏了安徽省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今天新的旅程把我们带到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我们也请来了一位新的导游
推荐度:
导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教学重难点: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教学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有关古诗诗人的资料,搜集关于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质疑释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李白一起欣赏了安徽省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今天新的旅程把我们带到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我们也请来了一位新的导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

教学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有关古诗诗人的资料,搜集关于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质疑释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李白一起欣赏了安徽省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今天新的旅程把我们带到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我们也请来了一位新的导游,他的名字叫苏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小船跟随他去看看杭州的西湖吧(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

2、透过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           b、西湖上 ——湖上        

c、干什么——饮酒聊天

3、题目往往是古诗的题眼,读懂了诗题,我们也就知道了古诗主要讲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4、指明学生再次美美的把题目读一读。

(设计理念:题目是文章的题眼,通过解读题眼把握古诗主要内容是学习古诗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

二、美读,初步感悟景色之美

1、幻灯片出示诗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齐读古诗

3、读准古诗每个字都没问题了,但读诗,我们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这节奏和韵味怎么读出来呢?老师在这里教同学们一种方法,第一、第二声读慢一些,第三、第四声读快一些。请同学自己试试,看看是不是跟刚刚读的时候感觉不一样呢。

4、学生展示朗读

5、节奏和韵味都没问题了,那么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出诗的情感该怎么办呢?那么就跟随诗人,走进诗句,走进西湖,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意境,能行吗?

(设计理念: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段,通过齐读、生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赛读等多种读书方法,感悟古诗的意蕴。同时结合回忆以前学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入境,感悟西湖之美

(一)领略西湖晴雨天之美

1、从诗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诗人苏轼看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诗中哪几句在写诗人看到的风景呢?板书:出示前两句(生齐读)

2、西湖的晴天是怎样的?雨天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色呢?从诗中找找那个词能反映出来呢?(晴方好   雨亦奇)

3、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一样美丽多姿,令人心神陶醉。苏轼泛舟在晴天的西湖上,不由感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乘船在雨天的西湖上,对着蒙蒙细雨低声吟唱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领略西施无言之美

1、诗人在一天之内享受到了晴天和雨天的西湖之美,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难怪苏轼会感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这是美啊!在这里诗人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西子)也就是西施,四大美女之一,有谁能够说说你说知道的西施呢?

(补充课外资料: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人,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西施也与南威并称“威施”,均是美女的代称。)

3、不管化淡妆还是浓妆,在苏轼的眼里,西湖和西施一样都是美得令人心醉,那么同学们,难道苏轼真的看见过西施吗?

4、世人皆知西施美,却又无人有幸见识其美。我们所知道关于西施的美都是口耳相传,抑或是书上涉猎。现在请同学拿出纸笔,在纸上写写你心中的西施。(设计理念:诗人未见过西施,却把西施比作了西湖,这种无言之美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通过小练笔拓展学生思维,积累语言的过程。)

5、学生交流,说想象。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西施,西施的美美在无限,同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西湖,西湖的美不可言传、不可描摹,因为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相宜的。

6、从此之后,人们也把西湖称为西子湖,就是因为苏轼的这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拓展想象

1、同学们,雨中的西湖和晴天的西湖如此美,那你能不能其他美好的词汇描述西湖,如彩云、明月,写一写,说一说。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感受这种无言之美所营造的想象空间,是一种不可捉摸,语言无法表达的美)。

五、知识积累

1、课外搜集描写景色的古诗

2、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无言之美

文档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教学重难点: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的无言之美。教学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有关古诗诗人的资料,搜集关于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质疑释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李白一起欣赏了安徽省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今天新的旅程把我们带到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我们也请来了一位新的导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