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公共分析》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将公共定义为“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的学者是( A )
A、伍德罗·威尔逊 B、托马斯·戴伊 C、拉斯韦尔 D、陈振明
2、公共的核心要素是( D )。
A、权力 B、权利 C、法律 D、利益
3、下列属于市场的优势的是( B )。
A、能充分地提供公品
B、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投入产出效率
C、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D、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第三部门的优势在于( C )。
A、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
B、通过提供充分的激励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C、对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好的回应性
D、具有法律授予的强制力作保证
5、影响公共最基本的因素是( B )。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国际环境
6、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种需要的学者是( A )。
A、马斯洛 B、马克思 C、布拉德肖 D、多亚尔和高夫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
B、利益分配的结果既能使部分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部分人失去利益
C、公共的本质是协调社会矛盾
D、本身所反映的利益关系,是通过社会问题表现出来的。
8、下列不属于第三部门的特征是( C )。
A、既可以提供私人物品,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
B、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C、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D、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且进行自愿合作来解决问题
9、第三部门的缺陷可以总结为( B )。
A、失灵 B、志愿失灵 C、市场失灵 D、社会失灵
10、布鲁金斯学会、胡佛研究所、兰德公司等现代研究组织又可称为( C )。
A、公益组织 B、利益集团 C、思想库 D、社会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公共分析的基本原则有( ABCD )。
A、系统原则 B、预测原则 C、协调原则 D、民主原则
2、美国学者邓恩认为分析基本要解决三类问题,即( ABC )。
A、事实 B、价值 C、规范 D、执行
3、加拿大学者霍莱特和拉梅将公共的工具主要分为( ABD )。
A、自愿性工具 B、强制性工具 C、应用性工具 D、混合性工具
4、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ABC )。
A、国防 B、公共安全 C、灯塔 D、家用汽车
5、我国公共主体中的官方决策者主要包括( ABCD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环境:指影响公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总和。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
2、公共: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市场失灵:主要指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如垄断、外部性问题、不能完全提供公品、资源浪费等。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第三部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优势。
答:(1)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相对较小的垄断性和相对较大的竞争性。(3)对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好的回应性。(4)能够增加社会参与度,对有益的社会价值的形成和提高作出贡献。
2、简述大众传媒在公共的作用。
答:(1)传播公共信息,实现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2)引导社会,影响公共议程设置。
五、问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公共的基本特征。
答:(1)阶级性。公共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治行为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与阶级性。(2)整体性。公共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解决的问题总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3)超前性。公共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和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4)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的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5)多样性。管理范围较为广泛,内容也及其繁杂。(6)合法性。体现行为的,本身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2、试述我国公共主体构成。
答:主要有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中国党。他们各司其职,依据赋予的权力制定各类公共,同时相互制约,保持三种权力平衡。非官方决策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它们作为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