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生产计算器,一直通过它自己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最近有一大型百货公司愿意按每台8元的价格向它购买20000台X1型计算器。该公司现在每年生产该型计算器160000台,如果这种型号的计算器再多生产20000台,就要减少生产更先进的X2型计算器5000台,关于这两个型号的成本价格数据见下表,问该公司是否接受这笔订货?
X1 | X2 | |
材料费 | 1.65 | 1.87 |
直接人工 | 2.32 | 3.02 |
变动间接成本 | 1.03 | 1.11 |
固定间接成本 | 5 | 6 |
利润 | 2 | 2.4 |
批发价格 | 12 | 14.4 |
贡献
=20000*[8-(1.65+2.32+1.03)]-5000*[14.4-(1.87+3.02+1.11)]=18000元
应该接受
2、自制还是外购
假定通用电气公司制造某零件20000个,成本如下表所示
费用 | 20000个总成本 |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费 | 20000 | 1 |
直接人工费 | 80000 | 4 |
变动间接费用 | 40000 | 2 |
固定间接费用 | 80000 | 4 |
合计 | 220000 | 11 |
外购的增量成本=10*20000=200000元
自制的增量成本=20000+80000+40000+20000+35000=195000
200000〉195000,应该自制
3、发展何种产品
某企业原来只生产A产品,现有B、C两种新产品可以上马,但固定生产能力有限,只允许生产其中一种投入生产。公司每月固定成本50000元,并不因新产品而需要增加。新老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项目 | A产品 | B产品 | C产品 |
产品月销量/件 | 20000 | 10000 | 50000 |
单价/元 | 5 | 10 | 3 |
单位变动成本/元 | 2 | 5.4 | 2 |
B产品的总贡献=(10-5.4)*10000=46000
C产品的总贡献=(3-2)*50000=50000
C产品的贡献大于B产品4000元,所以应该发展C产品
如果增加产品C的生产需要增购一台设备,使固定成本每月增加10000元。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发展哪种新产品?
这里增加的固定成本不是沉没成本,而是增量成本
B产品的总贡献=(10-5.4)*10000=46000
C产品的总贡献=(3-2)*50000-10000=40000
4、亏损的产品是否要停产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产品C是亏损的,每月的销售收入和成本利润数据如下图
项目 | A | B | C | 总计 |
销售收入 | 1,000,000 | 1,500,000 | 2,500,000 | 5,000,000 |
成本 | ||||
变动成本 | 700,000 | 1,000,000 | 2,200,000 | 3,900,000 |
固定成本 | 200,000 | 300,000 | 500,000 | 1,000,000 |
利润 | 100,000 | 200,000 | -200,000 | 100,000 |
(2)如果把产品C的生产能力转产产品D,产品D每月的销售收入为2,000,000元,每月变动成本为1,500,000元。试问要不要转产产品D。
(3)假入产品C停产后,可以把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调往他处,使固定成本下降80,000元,腾出的设备可以出租,租金收入预计每月250,000元,问C产品是否要停产。
(1)C产品的贡献=2,500,000-2,200,000=300,000元,不应停止C的生产
(2)D产品的贡献=2,000,000-1,500,000=500,000元,转产D是合算的
(3)增量收入=2,500,000
增量成本=2,200,000+800,000+250,000=2,530,000元
贡献=2,500,000-2,530,000=-30,000元,应当停产
5、有限自由如何最优使用
某公司可以用一人造纤维纺出三种纱,型号分别为A、B、C,原材料人造纤维由其他一公司提供,产量有限,对该公司的供应量限定每月3000公斤。该公司生产三种纱的成本和利润数据如下
项目 | A | B | C |
单位产量原料消耗/公斤 | 4 | 2.5 | 2 |
单位成本/元 | |||
原料 | 3.2 | 2 | 1.6 |
人工 | 0.25 | 0.3 | 0.4 |
间接费用 | 0.3 | 0.4 | 0.5 |
(其中50%为变动费用,50%为固定费用) | |||
合计 | 3.75 | 2.7 | 2.5 |
销售价格/元 | 4.6 | 3.2 | 2.85 |
利润/元 | 0.85 | 0.5 | 0.35 |
项目 | A | B | C |
单位产品利润 | 0.85 | 0.5 | 0.35 |
单位产品贡献 | 1 | 0.7 | 0.6 |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利润) | |||
单位原料贡献 | 0.25 | 0.28 | 0.3 |
(=单位产品贡献/原材料消耗定额) |
总贡献=单位产品贡献*产量
A产品总贡献=1*3000/4=750
B产品总贡献=0.7*3000/2.5=840
C产品总贡献=0.6*3000/2=900
可见C产品贡献最大,B产品贡献次之,A产品贡献最小,原材料的分配应该按此顺序,由于A产品的最大销售量为500单位,须用原材料2000公斤,B产品最大销售量为700单位,需用原材料为2.5*700=1750公斤,C产品最大效率为800单位,需用原材料2*800=1600公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3000公斤原料,应把1600优先用于C产品800单位,剩下1400公斤用于生产B产品1400/2.5=560单位,不生产A产品。
6、公司内还是公司外购买
某木材加工总公司,下设三公司,分别是锯木厂分公司,家具厂分公司和木制品批发哦那个四,三家企业自负盈亏,有定价自主权。但分公司在定价上如有争议,总公司有裁决权。现木制品批发公司拟定购一批高级家具。它可以向公司内部的家具制造公司订购,价格每套5000元,也可以向外面家具商A或B订购,A出价4500元,B出价4000元。如果由本公司家具制造公司生产这套家具,变动成本为4000元,其中75%为木料费用,购自本公司锯木厂分公司。锯木厂分公司生产这批木料所付变动成本占销售价格的60%。如果由外面A公司生产这批家具,则需要委托本公司家具制造分公司进行油漆,价格为每套800元,其中变动成本70%,现总公司的家具制造分公司坚持这批货的价格不能低于5000元,但木制品批发公司认为太贵,打算向外面B公司订购。如果你是公司总经理,应如何裁决?
向公司内部家具制造公司订购
净购买成本=5000-[(5000-4000)+4000*75%-4000*75%*60%]=2800
向公司外的家具商A订购
净购买成本=4500-(800-800*70%)=4260
向公司外的B公司购买
净购买成本=4000元
因此第一方案的净购买成本最低,总经理应裁定向公司内的家具分公司购买家具。
盈亏平衡点的应用
1、某汽车经办到风景点A点旅游业务,往返10天,由汽车公司为旅客提供交通、住宿和伙食。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成本数据如下表
固定成本 | |
折旧 | 1200 |
职工工资 | 2400 |
其他 | 400 |
往返一次的全部固定成本 | 4000 |
变动成本 | |
每个旅客的伙食住宿费 | 475 |
每个旅客的其他变动费用 | 25 |
每个旅客的全部变动成本 | 500 |
(2)如果收费600元,预计旅客数量为50人,问汽车往返一次的利润时多少?如果收费700,预计40人,往返一次的利润多少?
(3)如公司往返一次的目标利润时1000元,定价600元,至少要多少旅客才能实现这个利润?如果定价700元,至少要多少旅客?
1)Q1=F/(P-V)=4000/(600-500)=40人
Q2=4000/(700-500)=20人
2)∏1=600*50-500*50-4000=1000元
∏2=700*40-500*40-4000=4000元
3)Q1=(F+∏)/(P-V)=(4000+1000)/(600-500)=50
Q2=(4000+1000)/(700-500)=25
2、PK公司制造圆珠笔,现行价格是每打5美元,每打贡献为1.50美元。但是,最近的销售情况令人失望,所以PK公司考虑改进产品的质量。质量改进后,每打成本将增加0.25美元,广告费增加50000美元。改进前销售200000打可获利润25000美元
(1)计算该公司产品改进前的固定成本;
(2)改进后的盈亏平衡产量为多少?
(3)如果公司希望利润再增加30000美元,销售量应该增加多少?
1)贡献= 利润 + 固定成本
1.50•200000 = 25000+- TFC
TFC = 275000 (美元)
2)Q1=(F+∏)/(P-V)=(275000+50000)/1.25=260000
3)Q2=(275000+50000+55000)/1.25=304000
课本计算题第7题
(1)由总贡献= 利润+固定成本
1.25×20×104=2.5×104+(F+5×104)
得F=17.5×104
TCA=TFCA+TVCA=22.5×104+1.25Q
(2)设B的增加量为X,A为10X
企业产品贡献弥补了固定资产后,剩余部分为利润
= (PA-TVCA) ×10X + (PB-TVCB)X
3×104=1.25×10 X+2.5 X
X=0.2×104
10X=2×104
课本计算题第8题
(1)由盈亏平衡点Q=TFC/(P-AVC)
2000×104×20%=50×104/(P-2.5)
得P1=2.625
(2)Q=(TFC+)/(P-AVC)
400×104=(50×104+125×104×15%)/(P-2.5)
P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