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及学科 | 初中语文 |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单元名称 |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物的故事,要善于把握他们各自的特点。 2、本单元是培养爱心的单元,培养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培养学生关爱、体谅、同情他人。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 | ||
单元目标 | 1、掌握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得当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2、掌握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3、把握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会观察生活,学习记叙文中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 | ||
重点、难点与关键 | 1、《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性散文)体察普通人身上的人情,重视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人。学习本文从平凡小事中刻画人物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2、《老王》(记叙性散文)学习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和善良,学习本文从常见小事中观察、提炼题材及白描叙述中含情的手法。 3、《台阶》(小说)理解父母的艰辛及对子女的爱。学习从平凡普通生活中寻找题材、围绕中心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4、《卖油翁》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 ||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 1、《阿长与〈山海经〉》:以讨论法、质疑法为主,分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分析长妈妈的人物形象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2、《老王》:讨论法与问答法相结合,分析老王的苦与善,品味作者的善。 3、《台阶》:讲授法和练习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4、《卖油翁》:自主学习法,理解疏通文章大意;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讨论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 ||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 1、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善待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尊重亲人和理解别人的做人道理; 2、课后阅读与课文相关或相近的文学作品,加强情感的体悟; 3、学生交流心得,展示学习成果。 | ||
课时安排 | 第1课时:《阿长与山海》泛读课文感知整篇文章; 第2课时:精读课文《阿长与山海》,注重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第3课时:探究老王的人物形象; 第4课时:细读《老王》,理解知识背景、理解主题思想 第5课时:《台阶》感受父亲的形象; 第6课时:《台阶》读作者,把握主题。 第7课时:《卖油翁》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第8课时:《卖油翁》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 | ||
说明 | 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比较阅读,提高阅读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