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32:16
文档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参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调节变量答案:A2.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药物性失眠D.失律性失眠答案:B3.在感觉系统中,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神
推荐度:
导读2009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调节变量答案:A2.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药物性失眠D.失律性失眠答案:B3.在感觉系统中,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神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调节变量

答案:A

2.    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

A.    假性失眠

B.    情境性失眠

C.    药物性失眠

D.    失律性失眠

答案:B

3.    在感觉系统中,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神经结构是()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传入神经

D.    大脑皮层

答案:A

4.    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为()

A.    直觉动作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具体形象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答案:C

5.    “爱护花木、保护儿童”所针对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物或人,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

事物,这是思维的哪种特征()

A.    间接性

B.    具体性

C.    直接性

D.    概括性

答案:D

6.    “手舞足蹈、捶胸顿足”属于下列哪种表情()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语调表情

D.    言语表情

答案:B

7.    张飞争强好斗,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鲁莽冒失,其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A

8.    下列信息传递中,不属于非言语沟通的是()

A.    手势

B.    音调

C.    书信

D.    表情

答案:C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A.    转移

B.    升华

C.    幻想

D.    文饰

答案:B

10.    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能偷

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公正水平

答案:B

1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詹姆斯

C.    杜威

D.    冯特

答案:D

解析:(P6)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一行动使心理

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

心理学的始祖。

12.人们在做事时,通常需要将注意从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的这种灵活转换现

象体现了哪种功能()

A.    选择功能

B.    组织功能

C.    维持功能

D.    调节功能

答案:D

13.在长时记忆中,占主导地位的编码方式是()

A.    声音编码

B.    视觉编码

C.    语义编码

D.    情景编码

答案:C

14.    发散思维测验在下列哪种测量中最常用()

A.    智力测量

B.    创造性测量

C.    人格测量

D.    兴趣测量

答案:B

15.    “饥择食、渴择饮”,这种行为动机属于()

A.    内在生理性动机

B.    外在生理性动机

C.    内在社会性动机

D.    外在社会性动机

答案:A

16.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之为()

A.    群体凝聚力

B.    群体规范

C.    群体的领导

D.    群体中的角色

答案:A

17.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论点出自哪一个心理学流派()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D

18.    听觉适宜刺激的振动频率范围在()

A.    0~200赫兹

B.    20~2000赫兹

C.    10~5000赫兹

D.    20~20000赫兹

答案:D

19.    钢笔、铅笔、毛笔、签字笔、圆珠笔等各种笔,虽然外观不一、特点各异,但其共同属性

是“可以写字”。如此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提取出来,舍弃个别特征和

属性的过程是()

A.    分析

B.    综合

C.    抽象

D.    概括

答案:C

20.    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事件的看法都与自己相一致的人。这符合下列影响人际吸引的哪一

个条件()

A.    接近性

B.    熟悉性

C.    相似性

D.    互补性

答案: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随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1分)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分)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1分)

2.    晶体智力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1分)由词汇、社会推理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2分)

3.    认知方式

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1分)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1分)也叫认知风格。(1分)

4.    关键期

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1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1分)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期。(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1分)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1分)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1分)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1分)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1分)

2.    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的整合存在以下特点:

(1)首因效应。(1分)

(2)近因效应。(1分)

(3)晕轮效应。(1分)

(4)社会刻板印象。(2分)

3.    智力测验的性质。

(1)对象是心理特质。(1分)

(2)测量的间接性。(1分)

(3)测量有误差。(1分)

(4)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2分)

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1分)

归属、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1分)

自我实现的需要。(1分)

(2)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大;这些需要是天生的。(1分)

(3)一般而言,在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人也会在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层次需要。(1分)

5.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1分)

(2)社会文化因素。(1分)

(3)家庭环境因素。(1分)

(4)早期童年经验。(1分)

(5)自然物理因素。(1分)

6.    身体语言的功能。

(1)象征:人们对身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约定俗成的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

(2)说明:身体语言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1分)

(3)调节:身体语言在沟通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1分)

(4)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身体语言也传达着很多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案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第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

1.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的策略。

常用而有效的学习策略有以下几种:

(1)复习策略,复习策略可以避免遗忘,有利于信息的长久保持。

①复习时间。应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1分)

②复习的次数。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1分)

③复习的方法。比较好的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1分)

(2)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2分)

常用的组织策略:

群集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分类;(1分)

摘要、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1分)其基本原理是

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和结构。(1分)

2.    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因素:①问题表征的方式;②无关信息的干扰;③功能固着性;④心向。(4分)

(2)举例(4分,每一条举例正确得1分)

3.    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灾区民众产生了焦虑障碍,请列举焦虑障碍的五种类型并分析焦虑的应对策略。

(1)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有:

①广泛性焦虑障碍。(1分)

②恐慌障碍。(1分)

③恐惧症。(1分)

④强迫症。(1分)

⑤创伤后应激症。(1分)

(2)焦虑的应对策略(以下六点,每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最高5分)

①认清焦虑状况。

②掌握克服焦虑的原则。

③学会放松自己。

④运用想象减轻焦虑。

⑤进行理性思考。

⑥接受专业治疗。

文档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参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调节变量答案:A2.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药物性失眠D.失律性失眠答案:B3.在感觉系统中,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