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 |||
教 学 重 难 点 | 重点: 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能有序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 |||
教 学 资 源 |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学会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初步学会了运用列表和画图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初步积累了有序思考的经验。 教具学具:课件,自主学习单。 | |||
预 习 设 计 | 1.把7个苹果随意分成2堆,有哪几种分法? 2.《科学世界》、《七彩语文》、《数学乐园》,从中任意订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 3.叔叔轮流换岗,第一次换岗时间是7:00,第二次是9:00,第三次是11:00,第四次是( ),第五次是( ),第六次是( )。 4.用10根火柴棒摆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摆法?请你摆一摆,画一画。 | |||
学程预设 | 导学策略 | 调整与反思 | ||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2.比较预习作业,有什么相同之处? 3.揭示课题(一一列举)。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8分钟) 学习例1 1.出示例题 2.学生尝试列举 预设:有序列举的,无序列举的,答案不全的。 3.比较优化,突出有序列举。 4.回顾有序列举的过程。 5.口算面积,观察发现长方形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变化。 6.变式练习 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长和宽有哪几种情况?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9分钟) 学习例2 1.由预习作业第2题改编出例题。 2.理解最少订1本,最多订3本的意思。 3.学生尝试列举。 预设:有字母、数字、文字等列举形式。 4.集体交流。 5.介绍列表列举。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 1.完成“练一练”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先分类,再列举,然后求和。 集体交流 2.变式练习 一张靶纸有四圈,由里到外分别是10环,9环,7环,5环,小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 | 【板块一】 1.交流预习作业 2.师:比较四道题,解答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3.小结: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所有答案一一列出来,这种策略就叫“一一列举”(揭题:一一列举) 【板块二】 1.学生读题后,试着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 2.展示学生列举的过程(有序的,无序的,答案不全的。)比较哪一份列举得好。 3.指出:有序的一一列举,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4.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变化。 5.组织练习。 【板块三】 1.出示题目,理解“最少订1本,最多订3本”有三种情况:只订1本,订2本,订3本。 2.组织学生尝试列举。 3.组织交流各种列举形式,介绍列表列举,体会列举形式的多样性。 【板块四】 1. 组织完成“练一练” 帮助理解投中两次可以分为投中同一个圈,投中不同的圈两种情况。 练习,集体讲评。 2.变式练习 组织学生练习,再讲评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