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33:16
文档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4分)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iǎo)娜 敛裾(jū) 涸(hé)辙 媛(yuán)女B.霎(chà)时 一椽(chuán) 面颊(jiá) 混沌(dùn)C.鞭挞(tà) 船舶(pō) 隽(juàn)永 漪(yī)澜D.黝(yǒu)黑 蕈(xùn)菌 瞥(piē)见 吞噬(s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受 斑驳 丰姿 悠远 迁延顾步B.颓废 萧索 喇叭 嬉游 梳梳落落C.攀缘 骄弱 
推荐度:
导读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4分)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iǎo)娜 敛裾(jū) 涸(hé)辙 媛(yuán)女B.霎(chà)时 一椽(chuán) 面颊(jiá) 混沌(dùn)C.鞭挞(tà) 船舶(pō) 隽(juàn)永 漪(yī)澜D.黝(yǒu)黑 蕈(xùn)菌 瞥(piē)见 吞噬(s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受 斑驳 丰姿 悠远 迁延顾步B.颓废 萧索 喇叭 嬉游 梳梳落落C.攀缘 骄弱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4分)

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袅(niǎo)娜   敛裾(jū)   涸(hé)辙   媛(yuán)女

B.霎(chà)时   一椽(chuán)  面颊(jiá)  混沌(dùn)

C.鞭挞(tà)    船舶(pō)   隽(juàn)永   漪(yī)澜

D.黝(yǒu)黑   蕈(xùn)菌   瞥(piē)见   吞噬(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消受   斑驳   丰姿    悠远      迁延顾步

B.颓废   萧索   喇叭    嬉游      梳梳落落

C.攀缘   骄弱   移锁    犹疑     繁茂苍绿

D.凝滑   黯淡   玷污    鼓膜     慢不经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  淋漓尽致  百家争鸣    B.消失  隐晦曲折  百家争鸣

C.消逝  淋漓尽致  百花齐放    D.消失  隐晦曲折  百花齐放

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非洲足联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的职位的竞选。

B.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战,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C.近几年来,关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以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4分)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枣子颗儿,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  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7.作者写故都,却写到了“都市闲人”,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他们朴实得像故都一样,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B.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特点,更能体现作者的故都情思。

    C.他们更容易亲近,更能表现作者的“平识”。

    D.在言语中流露出作者对他们那种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8.文章是写景散文,却在6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单纯写景不能体现北平作为文化古都的韵味。

    B.作者是散文家,插入对诗文的议论更能体现出“文化味”。

    C.纵横议论,显现出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写作思路。

    D.写景之后的议论往往是卒章显志,升华文章的写作主旨。

9.作者用“南国之秋”与“故都的秋”作对比的目的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C.用南国之秋的温婉衬托北国之秋的豪放。

C.在对比中,展示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各自特色。

D.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三、阅读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每小题4分)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0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已去, 间 至军中   间:从小路      B.张良入谢    谢:告罪 

   C.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两次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监督 

11.下列对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    B .竖子不足与(之)谋 

C .沛在(军中)          D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 

12.下列句中划线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间至军中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 王 也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项伯杀人,臣 活 之 

13.、对文段中的四个人物及其言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谋士。 

  B.张良的话,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 

  C.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对自己杀死刘邦的计谋没有被采纳感到愤怒,所以他把刘邦的礼物打破了。 

四.14.翻译下列语句。(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7分)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7分)

16.补写名句。(每空2分,共28分)

(1). 采莲南塘秋,            。低头弄莲子,             。

(2).桑之未落,         。  于嗟鸠兮,            。

(3)总角之宴,           。 信誓旦旦,            。

(4).忧心烈烈,           。我戍未定,           。

(5).驾彼四牡,           。君子所依,           。

(6).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7).  长太息以掩涕兮,             

(8)孔雀东南飞,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共21分)

青春之门

赵  东

    ①我是一个喜欢在人家门前徘徊的孩子,无意间看见的小花猫或蓝风铃什么的,都会引逗得我在人家门口默默地望上半天。我的一双眼睛以外永远是一扇门,把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面的大世界隔绝开来,于是心中就总是酝酿着孩提时代的那种清纯,于是眼睛就总是贪婪地向门外张望。

②从前一直认为那扇门很大,大得连风雨都推不动。那时门里只有爸爸、妈妈、姐姐和玩具熊,一本旧旧的连环画早就翻烂了;                 ;一段关于公主与巫婆的故事早就听腻了……可门却关得那么严,我出不去。只好经常站在窗前,夏天看窗外的白鹭在云里钻来钻去,心儿便也插上翅膀飞出大门;冬天在窗花上模仿各种野兽在雪地中的脚印,每一串脚印都跳到了门外……懂事的时候,我就试图接近那扇门,有时间就与它培养感情,跟它说话,给它唱歌,向它做鬼脸儿……可是不论我怎样讨好,它都不理我,它离我好远呵!

③后来,我可能是长大了,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扇门竟訇然地向我敞开了。我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清新的世界。跑呵跳呵,朋友也多起来,调皮的鸟,溢香的花,青翠的山,幽蓝的湖,还有伙伴的友情,对知识的求索,对异性那种神秘而清纯的爱慕……排山倒海地向我推来。穿越过一段时间的隧道,我终于跨过了这扇既陌生又熟悉的大门。

④由小男孩迅速长成个小伙子,这不能不算是大自然对自己的慷慨。那扇绚丽芬芳的五彩门已经被丢在身后了,喜欢在门前徘徊的我,突然像失去了什么,周围是一片空蒙寂寥,于是便发现了自己的孤独。总想把甜密和痛苦都揉进梦里,让一个清丽修长的身影夜夜光着脚熨干我潮湿的情绪:总想把静谧和骚动都捏进指缝,让一个绵软的笑时时眯着眼流入我荒凉的田野。

⑤这就是我所踏上的青春的阶梯吗?这样的年龄悄悄地来了,这样的季节悄悄地来了,谁也无法拒绝,谁也无法回避。青春的门应该是属于诗的,它不仅奔流着执著的血浆,还燃烧着热情的生命。清晨,我在它的呼唤中醒来;夜晚,我在它的抚慰中睡去;仅仅是在短暂的瞬间,我便迎来了青春之门,我便告别了青春之门,向人生的又一新领域奋力攀登。仅仅是在短短的路途中,便留下了一生中最多最多的回忆……

⑥想停下来深情的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标身后早没有了归途。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使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⑦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爱情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从绿说到黄;步履是一个载着命运的轻舟,由南驶向北,又由近驶向远……你看到那阳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诗词中的不分明是一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么?

⑧人生就像是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样,无论愿不愿,都必须跨过这一扇又一扇庄严的大门。

17、根据语句特点,在第②段横线上写一句符合语境的话。(3分)

————————————————

18、这篇抒情散文“青春之门”为题,却从孩提生活入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

19、作者在抒发自己对青春的体悟时,紧扣“迎来”和“告别”两个阶段交替组织材料,抒发情感,结合③④两段,分析作者在这两个阶段中所抒发的主要感受是什么?(8分)

————————————————————————————————————————————————————————————————————————————————

20、在第⑦自然段中,作者说“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比喻的含义和用意。(6分)

————————————————————————————————————————————————————————————————————————————

六、语言运用(23分)

19、下面是一段祝福的文字,请你仿照画线句子的格式,更换画线部分的内容,选择健康意象,使其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10分)

佳节到来,祝你:快乐像假货越来越多,苦恼像利息越来越少,成绩像房价越涨越高,幸福像苍蝇紧紧围绕,亲情友情像股市被套牢。

快乐像                      ,苦恼像                      ,

成绩像                      ,幸福像                      ,

亲情友情像                      。

22.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前后语句连贯自然。(3分)

长诗《离骚》,叙写了诗人自己的某些生平经历,①           说它带有自传的性质,②           它具有大量的超现实的描写,③           在自我形象中渗入了浓重的神话因素。

添加的词语是:①               ②               ③               。

23.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10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

-------------------------------------------------------------------------------------------------------

----------------------------------------------------------------------------------------------------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答题卷

第一、二、三题答题卡(52分)

题号1234567
答案
题号8910111213
答案
四、14.翻译下面句子(12分)

(1)————————————————————————————————

(2)—————————————————————————————————————————————

(3)——————————————————————————————————————————————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

(1)答:——————————————————————————————————————————————————————————————————————————————————

(2)——————————————————————————————————————————————————————————————————————————————————————————————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2分,共28分)

(1)————————————。————————————————

(2)———————————。————————————————

(3)———————————。————————————————

(4)———————————。————————————————

(5)———————————。————————————————

(6)———————————   。————————————————

(7)———————————。

(8)————————————————————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共21分)

17   .——————————————————————————(3分)

18———————————————————————————————————(4分)

19.——————————————————————————————————————

—————————————————————————————————————

————————————————————————————————————(8分)

20——————————————————————————————————————

—————————————————————————————————————

—————————————————————————————————————(6分)

六、语言运用(23分)

21.(每空2分,共10分)

快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恼像                      _________,

成绩像                      _______,幸福像_                      ____________,

亲情友情像                      。

22.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前后语句连贯自然。(3分)

添加的词语是:①               ②               ③               。

23.重新表述画线文字(10)

参:

1.D(A.媛yuàn女;B.霎shà时;C.船舶bó)

2.A(B.“梳梳落落”应为“疏疏落落”;C.“骄弱”应为“娇弱”;D.“慢不经心”应为“漫不经心”)

3.C

4.D(不是通感,其余三项都是通感)

5.C(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A.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B.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D.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

6.B(A.句式杂糅,原句应改为“非洲足联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的职位。”或“非洲足联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布拉特一起参加下届国际足联的职位的竞选。”C.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语意重复,“万一”和“若”二者只能选用其一)

7. A(作者借文章抒发对故都“清”“静”“悲凉”的况味,“闲人”并非“悲凉”的对象,而是借之以抒情感怀)、

8. C(A项偏离主旨解答,B项“体现文化味”不是文章的目的,D项“卒章显志”不当,曲解主旨)、

9. D(必须把握“南国之秋”是点缀,“故都的秋”是主体,一次一主,A项主次颠倒,B项“豪放”失当,C项并置不当)

10 .D    (督:责备)   

11 、C

 12 .D (“破”和“活”都是使动用法。A项“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B项“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C项“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13 .C   (“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错误,接受礼物说明他寡谋轻信,轻敌自大。)

14.略

15(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4分)透露出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的惜春之情。(3分)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态,(3分)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4分)(意思对即可)

16.略

17.如:一首催人入梦的童谣早就唱厌了

18、为下文做铺垫,为“青春之门”营造一种神秘气氛。

或:写孩提时对青春的向往和迷惘,能引发读者对“青春之门”的认知愿望。(意思对即可) 19、①突然打开的青春之门向“我”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清新世界,使“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和骚动;

②青春如此短暂,当“我”跨过那扇“五彩门”以后,感到深深的失落,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孤独。(以上答案意思对即可)

20 、这个比喻的含义在于,青春是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时光,它非常短暂。作者用这个比喻的用意是,告诫青年人要格外珍惜时光,因为它一旦消逝,将永不再现。(意思对即可)

21.山涧溪流源源不断        雨后的乌云无踪无影      春天的竹笋节节拔高    

清新的空气四周围绕    美酒佳酿愈久愈醇(每空2分)

22.①“从而”或“因而”、②但、③又。(每空1分)

23.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文档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4分)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iǎo)娜 敛裾(jū) 涸(hé)辙 媛(yuán)女B.霎(chà)时 一椽(chuán) 面颊(jiá) 混沌(dùn)C.鞭挞(tà) 船舶(pō) 隽(juàn)永 漪(yī)澜D.黝(yǒu)黑 蕈(xùn)菌 瞥(piē)见 吞噬(s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受 斑驳 丰姿 悠远 迁延顾步B.颓废 萧索 喇叭 嬉游 梳梳落落C.攀缘 骄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