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课程故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30:09
文档

幼儿园:课程故事

菜叶上的小青虫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各位园长、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龙山幼儿园的叶茜,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课程故事——菜叶上的小青虫。接下来我将从缘起、过程、以及我的思考与感悟等方面介绍我的课程故事。一、故事缘起故事缘起于我园小班园本课程特色活动——“人人一盆绿植”,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对自己播种种植的青菜爱护万分,渴望着青菜宝宝能再长大一些。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观察青菜,却发现小青菜上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洞洞,顺宝指着一片“满目疮痍”的菜叶心疼地说:“这些菜叶都没了,到底是谁干
推荐度:
导读菜叶上的小青虫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各位园长、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龙山幼儿园的叶茜,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课程故事——菜叶上的小青虫。接下来我将从缘起、过程、以及我的思考与感悟等方面介绍我的课程故事。一、故事缘起故事缘起于我园小班园本课程特色活动——“人人一盆绿植”,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对自己播种种植的青菜爱护万分,渴望着青菜宝宝能再长大一些。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观察青菜,却发现小青菜上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洞洞,顺宝指着一片“满目疮痍”的菜叶心疼地说:“这些菜叶都没了,到底是谁干
菜叶上的小青虫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各位园长、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龙山幼儿园的叶茜,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课程故事——菜叶上的小青虫。接下来我将从缘起、过程、以及我的思考与感悟等方面介绍我的课程故事。

一、故事缘起

故事缘起于我园小班园本课程特色活动——“人人一盆绿植”,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对自己播种种植的青菜爱护万分,渴望着青菜宝宝能再长大一些。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观察青菜,却发现小青菜上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洞洞,顺宝指着一片“满目疮痍”的菜叶心疼地说:“这些菜叶都没了,到底是谁干的呀!”,“到底是谁干的呢?”孩子们议论纷纷起来,于是我们就此展开了我们的探索之旅。

二、故事行进中

1.菜叶上的洞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猜测。延延说:“可能是毛毛虫咬的”,顺宝说:“可能是其他虫子咬的。”拉拉说:“可能是有人用石头砸的。”孩子们的猜测大多是围绕“小虫子咬的”、“有人用石头砸的”这两种想法。“光猜可不行,我们得像那样去找找证据!”我提醒孩子们。于是孩子们拿上放大镜,打算对青菜来一个大搜查。经过观察,孩子发现青菜上的洞是大小不一样的,有的洞很大有的却很小很小,“这个洞好小哦,小得都快看不见了。”佑佑指着一个小洞说。我顺势问:“这个洞会是有人用石头扔的吗?”站“是虫子咬的”这一方的开心小朋友提出了质疑:“不会的,石头很大的。”“但是我也见过很小的石头。很小很小的。”站“石头扔出来”的佑佑小朋友边比划边反驳道。

这时,顺宝叫起来:“我发现这里有一点一点的东西!”孩子们走进一看,果然,一片青菜叶上躺着许多绿色圆状物。“这是什么呀?”“这一定是凶手留下的!”“可能就是用这些砸出来的洞!”孩子们激烈地讨论起来。

正好,隔壁班种菜经验丰富的保育员殷老师路过,听闻孩子们在讨论“绿色圆状物是什么”的问题,凑近一看,她哈哈一笑,“这是虫子的大便哦!”

掌握了重要“物证”、“人证”信息后,孩子们对自己的猜测进行了判断,确定了:青菜上的洞一定是虫子咬的!第一次搜查告一段落,孩子们等待下一次能寻找到更多的证据,揪出“凶手”。

教师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已经在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对现象问题进行大胆猜测,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进行分析,能对不同于自己的想法进行质疑,再到最后能根据已得到的证据,对自己的猜测做出判断,说明孩子们专注于问题不单只是在观察发现,同时也在不断思考。

2.是什么虫子咬了洞?

接连几天,孩子们除了发现菜叶上的洞洞好像比之前多了一些以外,别无所获,直到有一天,顺宝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青菜叶时,突然喊道:“这里有虫!”“看她边说边指着,孩子们凑近一看:一条长长、绿绿的虫子正悠闲地躺在青菜叶上,啃食着青菜。他们顿时议论起来:“哇!原来‘凶手’就是这条绿绿的小虫啊!”这时沐儿突然喊起来:“我知道这是什么了!我在奶奶种的包菜上看到过的,奶奶说它叫青虫”。“哦,原来是小青虫,他是绿绿的,怪不得我们很难发现。”孩子们恍然大悟

教师的思考:我们看到,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一直关注找“菜叶凶手”的任务,同时在找到元凶后,个别孩子能迁移自身经验,并大胆阐述,与同伴共享信息,共享经验。

3.你好,小青虫

孩子们立刻提出要“把小青虫从青菜上抓走”。顺宝拿起地上的树枝,挑动了一下青虫,想要把它弄下来,可是弄了好几次,青虫还是纹丝不动,“老师,它上面有胶水!”顺宝说。开心拿来一把剪刀,也学着顺宝,想将青虫从青菜叶上挑下来,但是几次下来,青虫还是没有弄下来,“它身上真的有胶水诶。”开心也同意顺宝的想法。

“老师,快点儿把虫子弄下来吧! 要不然,青菜就会都被它吃光的。”最后,孩子们央求我把虫子取下来。我把连同青虫的青菜叶摘了下来,带回教室。小青虫的到来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关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一探究竟,于是我运用手机投屏技术,将小青虫的实时动态投放在一体机上,这下所有孩子都能看清楚了。这下,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发现:原来,小青虫身上除了绿色,还有许多黑色的小点,还有一根黄线;小青虫的嘴巴很小,几乎看不见;它有很多的脚,数都数不清,它不仅可以牢牢吸附在青菜叶上,还可以吸附在塑料小瓶瓶壁上不掉下来,这使顺宝更加坚信“小青虫身上有胶水”,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孩子们询问我,我也摇摇头说不知道,顺宝提议:“我们可以看电脑,我爸爸上次给我找在电脑上秋天的秘密的。”采取了顺宝的提议,我们一起查阅了资料,这才发现小青虫有许多的秘密!小青虫原来还叫“菜青虫”,它的脚其实是一个个“小吸盘”,所以能够牢牢地吸附在物体上。并且,菜青虫长大以后还能变成“菜粉蝶”呢!不过,菜青虫是一种害虫,它会让农民伯伯的蔬菜遭殃。

教师的思考:通过观察、讨论、查阅资料,孩子们对小青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也解决了“小青虫身上有没有胶水”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身的经验,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并成功解决,同时也生成了新经验。

4.怎么让小青虫离开青菜叶

知道小青虫是害虫后,孩子们更想让小青虫离开菜叶了,于是,我问:“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小青虫离开我们的青菜呢?”

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拿恐龙玩具把它吓跑”、“可以在旁边放点水,它可能会来游泳,这样就想不起来吃青菜了”、“可以用有香味的东西吸引它,让它离开”......

“好,那我们就试一试吧!”我对孩子们说道,于是孩子们把恐龙玩具、橘子皮、香蕉、苹果放在青菜盆旁边中,等待着希望的场景发生。

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菜叶上又有小青虫了,他们发现:小青虫一点也不害怕恐龙玩具,它也没有吃香香的香蕉、橙子、香泡,依旧是牢牢地吸附在菜叶上,津津有味地啃食着菜叶。“嗨呀,看来小青虫就是喜欢吃我们的青菜啊!”孩子们感叹道。

“我们用其他工具来试试!”安安提出自己的建议。安安尝试了尺子,发现尺子太宽,不容易把小青虫捉下来,顺宝尝试了螺丝钉,发现也不行,最后欣欣用一根吸管对半折制作的“夹子”将小青虫夹了起来,我问她是怎么想到的,她说:“我哥哥就是这样捉毛毛虫的。”这下,总算是有办法让小青虫离开青菜啦!孩子们并不忍心杀死小青虫,他们认为:小青虫也有生命,把小青虫换一个没有青菜种植的地方,这样它们就吃不到青菜了。于是,小青虫留在了教室的小瓶子里,孩子们每天都给它们喂一些青菜叶。

教师的思考: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能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能对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实践验证,得到了关于小青虫生活习性新经验,同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联系经验,发展动手能力,

5.给小青虫造新家

一天早上,孩子们聚集在塑料小瓶旁议论纷纷,朵朵告诉我:“老师,有一条小青虫逃走了!”,我一看,瓶子里果然只剩下一条小青虫,投放的青菜叶也早已被吃得精光。“为什么小青虫会逃走呢?”我问孩子们。备备觉得:“一定是青菜叶不够吃,它太饿了!”“瓶子太小了,它觉得太挤了,所以它走了”开心说道,“它肯定是想妈妈了。”伊宝宝轻轻地说。“那怎么办呢?”我问孩子们。“可以给它换一个大一点的地方吧!”开心说。“换到哪里去呢?”我问,孩子们一时想不出来,我提议道:“要不,我们给小青虫建造一个新家吧!”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建议,我又追问道:“你打算用什么给小青虫造家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用橡皮泥、纸盒、矿泉水瓶进行制作。帅帅用橡皮泥给小青虫做了一个开放式“摇篮房子”,安安和球球一起合作制作了一个亭子房,沐儿用纸盒进行装饰,还在里面进行了“房间分隔”,可以让小青虫的家人住进来......

最后,孩子们把这些“房子”放在青菜盆旁边,放上了些青菜,还给它们取名“小青虫的家”,等待着其他小青虫们的到来......

二、我们的思考

借助深度学习中六要素,我们对此活动进行了分析。

 如案例中孩子提出:菜叶上的洞到底是怎么来的?基于这一问题,我并未直接给予答案,因为我很想看看,基于孩子视角下的他们会有怎样的猜测和行动。于是我们选择了“退后”,期待孩子的猜测和自我验证。 

当孩子聚焦于“小虫子咬的”和“用石头砸的”这两种猜测时,我发现,这两种猜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迁移了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比如延延提出“之前看到过毛毛虫吃叶子”的现象,随之便有了“小虫子咬的”这一猜测。面对孩子的猜测,我不急于做出判断,仍然采用“退后”的方式,等待他们的自我验证。

同时,在面对孩子对“菜叶上的洞是否用石头砸出来的”这一问题产生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开心提出:石头砸出来的洞应该是大大的,而菜叶上的洞是小小的。随后,在后续的观察中,“绿色的圆状物”以及保育老师的经验分享为孩子的验证提供线索和依据,从而对自己的猜测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判断。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退后”与“放手”给予了幼儿思考的更多可能,主要指向于核心要素中的“已有经验的迁移”、“反思、质疑和判断”、“自我的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当孩子们提出“小青虫的身上有没有胶水”这一问题时,我将此问题重新抛还给孩子,目的是鼓励孩子逐渐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令我欣喜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查阅资料,在我的陪伴与支持下,孩子逐渐生成了新经验:了解了小青虫的身体特征及生活习性。那么如何让小青虫离开菜叶呢?跟随孩子们的持续追问,教师再次退后,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这一问题,如欣欣“观看过哥哥用对折的吸管捉虫”,进行模仿学习,将这一经验运用到本次活动中,成功让小青虫离开菜叶。

在上述案例,教师的“退后”与“支持”给予了幼儿对活动的持续性探究,主要重点指向于核心要素中的“运用经验”、“自我导向的学习”及“新经验的形成”等内容。

案例体现教师策略要素判断
提出问题:菜叶上的洞到底是怎么来的?捕捉兴趣点,价值判断                                                       驱动性问题□

对已有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自我导向的学习□

反思、质疑和批判□

新经验的形成□

自我的解释□

幼儿对“菜叶上的洞”猜测:(1)小虫子咬的;(2)有人用石头砸的。    在对“菜叶上的洞”是否为石头砸出来的,开心和佑佑小朋友产生了相互间的质疑,并在获得大量线索与证据后,对自己的猜测做出了判断。教师“退后”,支持幼儿猜测并验证驱动性问题□

对已有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自我导向的学习□

反思、质疑和批判

新经验的形成□

自我的解释

1.提出问题:小青虫身上有没有胶水?,幼儿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小青虫的身体特征及生活习性后得出答案。

2.提出问题:如何让小青虫离开菜叶?幼儿运用经验进行学习模仿最后真正解决问题

陪伴幼儿探究,运用多媒体技术支持、退后给予幼儿持续探究的空间驱动性问题□

对已有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自我导向的学习

反思、质疑和批判□

新经验的形成

自我的解释□

          

          

三、我的感悟

最后,我来说一说我的感悟。

(一) 退后,让孩子成为探究的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问题多来源于生活,问题点即是孩子们的兴趣点,当孩子们发现青菜上的洞,对其产生兴趣时,老师没有忽视孩子的细小发现,而是尊重孩子们的需求,并进行价值判断,让孩子成为探究的主人。

(二)支持,做孩子探究路上的“拐棍”

小班的孩子因思维特点的局限性,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常常仅仅停留在表面,想法非常容易受已有经验影响,且关注点也十分容易变化,老师要及时关注到孩子们的探究状态,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重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继续推动孩子持续思考探究,推进问题的解决过程。同时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需求,及时给予经验的补给,解疑答惑,支持着孩子在探究之旅上越走越远。

(三)放手,做“静待花开者”

孩子总是有着数不清的想法和问题,这是他们在活跃思考的表现,我们应为他们感到高兴。在面对孩子在“怎样从青菜上赶走小青虫”这个问题上天马行空的想法时或是面对孩子们建造的“小青虫的新家”时,我们先别急着用成人的想法去肯定或否定,放手孩子去尝试实践,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将成为他们的学习经验,允许或鼓励孩子去试误,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静待花开”有时是个不错的选择。

谢谢大家!

文档

幼儿园:课程故事

菜叶上的小青虫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各位园长、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龙山幼儿园的叶茜,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课程故事——菜叶上的小青虫。接下来我将从缘起、过程、以及我的思考与感悟等方面介绍我的课程故事。一、故事缘起故事缘起于我园小班园本课程特色活动——“人人一盆绿植”,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对自己播种种植的青菜爱护万分,渴望着青菜宝宝能再长大一些。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观察青菜,却发现小青菜上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洞洞,顺宝指着一片“满目疮痍”的菜叶心疼地说:“这些菜叶都没了,到底是谁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