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
(一)诗歌部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2.东风不与周郎便, 。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 , ,此事古难全。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山气日夕佳, 。
7.金樽清酒斗十千, 。8.安得广厦千万间, 。
9.瀚海阑干百丈冰, 。10.浩荡离愁白日斜, 。
11、问君何能尔? 。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环。(《饮酒(其五)》陶渊明)
12、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坐上,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行路难》李白)
13、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4、、醉翁之意不在酒, 。
、气蒸云梦泽, 。(3) ,徒有羡鱼情。
15、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与朱元思书》吴均)
16、闲静少言, 。好读书,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黔娄之妻有言:‘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1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韩 愈)
18、余则 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也。盖余之 若此。(《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明灭可见。寂寥无人, , 。(《小石潭记》柳宗元) 20、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岳阳楼记 范仲淹》
20、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
野芳发而幽香, , , ,山间之四时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 ,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二、理解背诵
1. 《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 , 。
2.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 ,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4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6《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此事古难全。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9.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
11.李白的《 行路难(其一)》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 。
12.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
13.〈〈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
14.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 。”
15、怀旧空呤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杨州初逢上见赠》刘禹
1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
17、山河破碎风飘絮, 。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
19、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 ,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21、《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 , 。
22、《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头可杀而志不屈”的崇高气质和视死如归英雄气概的名句是: , 。
2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统治 阶级滥用民力和战争带来的灾难,表达作者无限感慨(即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 ; , 。
25、《饮酒》中通过写景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语句是: , 。
26、《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远大理想仍充满信心的语是: , 。
2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或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语句是: , , 。
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花喻冬雪的语句是: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
29、《己亥杂诗》中人们常用来赞美虽年事已高,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余热的人的语句是: , 。
30、《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 , 。
3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 , 。
32、《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 , 。
3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 , 。
35、《无题》中现在常用来比喻至死不渝、无私奉献的语句是: , 。
36、《登飞来峰》中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或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同样意境)的语句是: , 。10、
(一)文言文部分 (理解背诵)
1、《岳阳楼记》中,作者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 。”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中“洞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 , , , 。
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高调,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真是“ , ”(《醉翁亭记》)
3、《五柳先生传》:
A、写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 , ;
写五柳先生志趣:性嗜酒, ;
B、写五柳先生贫穷却安然自若的语句是: , ;
, ,宴如也。
C、用古人的话来评价五柳先生安于贫贱,鄙弃富贵的语句是: , 。
4、《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命运决定作用的语句是: ,
写食马者愚妄无知的排比句是: , ,
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
3、《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不攀比吃穿,以书为乐的语句是:余则 , , , 。
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记》中从侧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写鱼静态的句子是: , ;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 , 。写潭上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气氛的句子是:寂寥无人, , 。
5、《岳阳楼记》:
A、写滕子京政绩的语句: , 。
C、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 , , ; ,气象万千。
D、、写“迁客骚人”“悲”的情怀的句子: , 。
写“迁客骚人”“喜”的情怀的句子: , 。
E、写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 , 。F、写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6、《醉翁亭记》 B、、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C、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春) (夏) ,(秋) (冬)
D、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与朱元思书》:
A、总写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并表达作者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
B、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的句子是: ,
C、写作者否定仕宦生活,企图归隐的语句是: , ;
, 。
D、从侧面写水清澈的语是: , 。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献给母亲的歌
1、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母亲节前,雏鹰中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8分)
⑴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示例:①道不尽的母爱!②母爱无声惊天地!③天地宽大,父母恩大。④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⑤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⑥梦里常回针牵线,晨起来不期饭透香。⑦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⑵请写出2个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并写出作者。
示例:①《游子吟》(诗歌)——孟郊;②《献给母亲的诗》(诗歌)——刘廷蔚;③《母亲》(小说)——高尔基;④《我的母亲》(散文)——胡适。
⑶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富含着深爱。请你为“母亲节”中送给母亲的贺卡设计一句话,力求用有个性的语言去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3分)
示例:①光阴易老,春晖难报。妈妈,你是我人生里最美的风景。②简单的一句话语,汇聚我千言万语的感激——妈妈,母亲节快乐!
⑷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各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或各专题活动小组展示他们小组的成果;各个小组长代表小组进行交流。)
步骤三:全班评价。(或:班上评委组进行评价;老师点评;评委组评价并宣布评价结果;教师评价并宣布评价结果)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步骤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
⑸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
示例:①小男孩妈妈的行为影响(教育)了他,使他学会了孝敬(感恩)。②母爱是无私的,母亲终日为我们操劳,我们应学会感恩,从小事做起,从当前做起。③“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孝心长驻,孝敬母亲。④母亲为我们无私付出,我们不但要有孝敬母亲的感情,更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围绕其它亲情谈亦可,但同样要抓住“感恩”“报答”“孝敬”“关爱”等关键词。)
2、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①弘扬中华美德 感受母爱亲情;②感受母爱 报答母恩。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示例:①孟母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成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与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教子成功的例子可作为后人的典范。因此,我推举孟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②岳母 岳母刺字,教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热爱国家、报效祖国在当今时代仍需要发扬光大。因此,我推举岳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③冰心 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主题之一就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她的作品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推举冰心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参:妈妈,小时候,您给我洗了无数次脚,我时时感受着您的抚爱。今天是我国的第一个母亲节,我想给您洗一次脚,回报您对我的养育恩情,请您答应我,好吗?
第二单元 寻觅春天的踪迹
1、 请描述一小段你感受最深的春景,把你对春天的感受与赞美表达出来。(含标点不超过50个字)
示例: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麦苗像一块绿色柔和的地毯,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着小手向人们打招呼。/桃花开了,像一片美丽的彩霞,散发出了阵阵清香,逗引蜜蜂来采蜜。/小草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河边,柳树摇动起像小辫子一样的枝条,好像在说:“春天真美!”
2、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 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即:春雨惊春清谷天)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3、 请围绕某个春天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2个)
(1)立春:A、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B、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2)雨水:A、雨水修渠道,抽水把麦浇。
(3)惊蛰:A、惊蛰闻雷米似泥。 B、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4)春分:A、春分有雨病人稀。
(5)清明: A、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6)谷雨: A、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4、 请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2句)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咏柳》
(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6)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8)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个) (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第三单元 科海泛舟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请以你的纯真和热情,来关注科学技术吧。
1、 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什么时候?这对你后来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关于莲花,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藕断丝连,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等等,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3、 当今科学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技术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你的身边都有哪些科学技术的应用?
电脑技术、照明技术、信息传输技术……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⑴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汽车尾气污染、电脑辐射、农药污染环境……
⑵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坚持科学技术产业化,因为只有产业化了才能使这些科学技术附加到企业这些实体上面,使和人民有了监督的对象,才能让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
5.英国诗人蒲柏给牛顿写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大自然和它的规律深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就都在光明之中。”
英国诗人济慈这样表达自己对科学的忧惧:“科学将剪断安琪儿的双翅,用规则和准线打破所有的秘密,把幽灵赶出天空,把地精赶出洞府,把天上的彩虹拆散,叫它们永远不再编织。”
你对科学技术又有何看法呢?
参: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可以结合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来回答,可以结合科学技术的反面效应来回答,也可以结合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两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则可。)
第四单元 到民间采风去
1.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重阳节)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母亲节)
2.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3分)
(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示例:①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②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要求点明节日名称和相应习俗,并说出其寓意。)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参:我们不可沉醉于过洋节,应该大力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丢失了自我。或我们主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我们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要语言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魁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目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答案示例:洋节在中国风行,成为时尚,但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4、 节日名称
节日名称 | 传统习俗 | 诗词对联 |
春节 | 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 舞龙、舞狮、吃年糕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
元宵 |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踩高跷, | 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清明 | 扫墓、踏青、插花戴柳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端午 | 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菖蒲 |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陆游《端午节》) |
中秋 | 赏月、吃月饼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重阳 | 登高、赏菊赋诗、插茱萸、 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荫》)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分门别类集古诗
专题一:古诗中的离愁别绪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专题二: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诗中春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夏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诗中秋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专题三: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诗中风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诗中花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中雪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月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专题四: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诗中山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诗中水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专题五:古诗中的古迹名胜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
(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洞庭湖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黄鹤楼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泰山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庐山
(6)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华山、黄河、潼关
第六单元 背起行囊走四方
1.由江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红歌会,放歌井冈山”赛歌活动于“五一”黄金周在井冈山激情演绎。(5分)
⑴假如你是活动的热心参与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或给参赛选手发送一条鼓劲助威的短信。(每条不超过20字)(1分)
示例:(宣传标语)①赏“绿色”美景,唱“红色”歌谣;②唱“红色”歌曲,建美好江西。(短信)①加油,我们支持你!②相信你一定能取胜,等待你的好消息。
⑵你班上将举办“唱红歌”动员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说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示例:大家好,中国红歌会海纳百川,积极吸纳社会各阶层、各种年龄职业的普通人,只要爱唱红歌都可以报名参加,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的是一场名气最旺、真正草根的全民盛宴,中国红歌会用一种特有的平民魅力感动了无数人。俗话说得好“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今天就让我们发扬砖头精神,唱起歌曲吧。
2.祖国的西部以其美丽和神秘而令人神往,但身为学生不可能都去一一亲历旅游,所以要更多地借助于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用“旅游”的视角去搜寻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物特产、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在较为全面地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研究某一感兴趣的“景观”,使自己成为这一景观的“小灵通”。请你为这次模拟旅游活动拟一个活动方案。
⑴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示例:用合适的方式(包括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做导游解说等)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名胜古迹。
⑵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分)
示例:①划分活动小组。为激发兴趣,引入情境,可以给各个小组命名,如“丝绸之路旅行社”“回归自然旅行社”等。②按各“旅行社”的旅行路线、游览目标不同,分别查阅相关资料,这是活动的重点。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③分发解说词或旅游指南(在同学之间交流),并两组协作,相互配合,交替进行模拟旅游,即一组做导游,则另一组扮游客。
名著导读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l、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头,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2、《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1、主要内容: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主要人物形象或重要篇目:
①贝多芬: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对音乐孜孜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②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自幼丧母,勤奋好学,有艺术创作《酒神》《哀悼》雕像。
③托尔斯泰:伟大的文学家,用6年的时间完成《战争与和平》,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典型事例:①贝多芬遗嘱。②贝多芬写给友人阿其达牧师的信。③托尔斯泰传中的“忏悔家与宗教狂乱”。
4、艺术特色:①语言饱含深情,富有诗意。②风格多变
5、启示或感想: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快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1、主要内容:凡尔纳,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2、主要人物:尼摩船长: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是一位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
3、典型事例:五彩缤纷的海底美景。
4、艺术特色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