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级能否安全可靠的工作。目前常用的直流稳压电源和开关电源两大类。由于开关电源本身消耗的能量低,电源效率比普通线性稳压电源提高一倍,被广泛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家电等各个行业.开关电源(Switch Mode Power Supply,即SMPS)被誉为高效节能型电源,它代表着文雅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半个世纪以来,开关电源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开关电源全部由分立元件构成,不仅开关频率低、效率不高,而且电路复杂,不易调试。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脉宽调制器集成电路,仅对开关电源种的控制电路实现了集成化。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单片开关稳压器,从本质上讲仍属于AC/DC电源变换器。随着各种类型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问世。AC/DC电源变换器的集成化变为现实。
随着全球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电子产品的耗能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如何降低其待机功耗,提高供电效率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虽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它存在着效率低、体积大、铜铁消耗量大,工作温度高及调整范围小的缺点。
开关电源的效率比线性电源高很多。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因此它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它也有缺点,就是电路复杂维修困难,对于电路的污染严重。电源噪声大,不适合用于某些低噪声电路。开关电源的技术追求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小型化、微型化、轻量化、高频化。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主要由储能元件(磁性元件和电容)决定的,因此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实质上就是竟可能减小其中储能元件的体积。在一定范围能,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因此它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它也有缺点,就是电路复杂,维修困难,对电路的污染严重。电源噪声大,不适合用于某些低噪声电路。开关电源的技术追求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主要是由储能元件(磁性元件和电容)决定的,因此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实质上就是尽可能减小其中储能元件的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开关频率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电容、电感及变压器的尺寸,而且还能够抑制干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因此高频化是开关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
2)高可靠性。开关电源比连续工作电源使用的元器件多数十倍,因此降低了可靠性。从寿命角度出发,电解电容、光耦合器及排风扇等器件的寿命决定着电源的寿命。所以,要从设计方面着眼,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器件,提高集成度,采用模块化技术可以满足分布式电源系统的需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低噪声。开关电源的缺点之一是噪声大,单纯地追求高频化,噪声也会随之增大。采用部分谐振转换回路技术,在原理上既可以提高频率又可以降低噪声,所以,尽可能降低噪声影响是开关电源的又一发展方向。
4)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控制。采用CAA和CDD技术设计最新变换拓扑和最佳参数,使开关电源具有最简结构和最佳工况。在电路中引入微
机检测和控制,可构成多功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记录并自动报警等。
5)低输出电压技术。随着半导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处理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工作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未来的DC-DC变换器能够提供低输出电压以适应微处理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供电要求。
开关电源的发展从来都是与半导体器件及磁性元件等的发展休戚相关,高频化的实现,需要相应的高速半导体器件和性能优良的高频电磁元件。发展电力M O S F E T、I G B T等新型高速器件,开发高频用的低损磁性材料,改进磁元件的结构及设计方法,提高滤波电容的介电常数及降低其等效串联电阻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开关电源小型化始终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人们在开关电源技术领域里,边开发低损耗回路技术,边开发新型元器件,两者相互促进推动着开关电源每年以超过两位数的市场增长率向小型、薄型、高频、低噪声、高可靠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