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听课评课记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34:30
文档

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科目:语文   听课人:任重上课老师:龙伟伟课题:第三单元14《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间:2011年10月18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涌现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课题。生:我的战友邱少云。(全班分小组读课文)二、小组学习师: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小组讨论)生:天还没亮—中午时分—黄昏时分,事情发展顺序。师: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段落。(小组讨论)生:分四段,第
推荐度:
导读听课评课记录科目:语文   听课人:任重上课老师:龙伟伟课题:第三单元14《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间:2011年10月18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涌现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课题。生:我的战友邱少云。(全班分小组读课文)二、小组学习师: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小组讨论)生:天还没亮—中午时分—黄昏时分,事情发展顺序。师: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段落。(小组讨论)生:分四段,第
听课评课记录 

科目:语文    听课人:任重   上课老师:龙伟伟

课题:第三单元 14《我的战友邱少云》   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涌现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课题。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全班分小组读课文)

二、小组学习

师: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小组讨论)

生:天还没亮—中午时分—黄昏时分,事情发展顺序。

师: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段落。(小组讨论)

生:分四段,第一层……

三、认知贯通

①学习第一部分:

师:(指名朗读)“391”高地像什么?说明了什么?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毒牙,重要性,原因和时间。(学生分组汇报,老师整合答案)

②学习第二部分:

师:我们在学习词语时重点分析了哪个词?

生:纹丝不动。(师板书:纹丝不动)

师:这部分围绕“纹丝不动”,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展示的?

生1:距离相隔六十米,居高临下。

生2:不但可以……还可以……甚至……

生3:邱少云“厚厚的茅草”“几乎找不到”……(师板书:六十米 居高临下)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讲答案找的比较全面,在比较难的地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找课文的句子或者关键词)

四、巩固提升

①学习第4~6自然段

师:请你们分小组自学,小组内回答火如何烧到邱少云身上?火能扑灭么?为什么?(生快速浏览第4~6自然段,教师给出5分钟时间,随堂指导小组内展开讨论自学,给予表现优秀的组加分奖励)

②学习第8自然段

师:邱少云烈火烧身时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应句子画下来。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师板书:千斤巨石,一动不动)

师: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你能将这种感情读出来么?(生再读,教师引导,再请其他的学生来反复地朗读)

师:邱少云和千斤巨石有什么共同点?

生1:不怕燃烧…

生2:一动不动…

生3:不发出声音。(师注意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加深对邱少云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精神的体会。)

师:是什么精神支持着他?(当时学生并没有回答到问题的关键,师启发用课文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师让学生反复的读这个句子体会情感,个人读,小组读。)

师:“一息”“一寸”“一声”说明了什么?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你就是邱少云,你来读出他的内心世界。(生反复的读,师展开小组比赛)

③学习第7自然段

师: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作者是怎么样想的?

(全班齐读,小组讨论)体会当时“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

生:担心—矛盾—期盼—痛苦

(师边讲解边让生读,体会课文朗读的抑扬顿挫。)

师:从这段“我”的心理变化中能体会出什么?为什么着重描写?

生:关心焦虑痛苦,从作者的内心来突出邱少云的伟大。

④学习9,10自然段

(师板书两个“才”的句子,全班齐读,比较两个“才”的不同)

生:时间的长短,内心的感受

师:作者忘不了的仅仅只是那一天么?还忘不了什么?

生:邱少云的精神永训存于心。

师:你最想对邱少云说什么?写下来,下节课汇报。

评课:

优点:

1.在导入部分,教师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直接通过简介抗美援朝战争背景资料来导入新课,让学生齐读课题,初步感受课文。小组读课文的方式避免了全班齐读课文时拖沓的感觉,而且通过满足小学生比赛的心理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有详有略,课文的1,3~6自然段是可以略讲的,教师采取让小组自学的方式,教师给出题目纲领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也加快了课堂的进程,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而重点部分第7,8自然段通过抓关键词反复的读来感悟情感。

3.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讲授方法。第2自然段的讲解方式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找到核心词语“纹丝不动”来通过用这个词来发散的寻找信息点,像一张蛛网一样的知识结构,给予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第7,8自然段,教师每一句都很详细的分析,并且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到读书中来,个人读小组读,不断鼓励学生站起来读,表扬的方式很新颖,比如“你真棒!”“老师喜欢你读书的声音又洪亮又清晰!”“刚才***读的很好,但是我相信还有人能超过他,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而对于不发言举手的小组,教师说“平时你们组回答问题十分的准确,我相信读好这一段也不在话下,大家掌声鼓励鼓励他们!”通过这些鼓舞人心的课堂用语,整个教室氛围十分的热烈。

4.教师的应变能力也很出色。课堂上会出现提问比较难,学生无人回答的情况,教师会及时调整战略,通过让学生在书本定位答案的大概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去找句子划关键词,再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由发言对邱少云想说的话,因为课堂时间关系,教师将这个环节布置为家庭作业,并于下次练习课的时候让学生发言,也给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发言内容的质量。

不足之处:

1.课堂的教学方式仍然显得有些单一,从整堂课的教学方法来说是讲授法为主,小组讨论法为辅,并没有完全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观察,在课堂的后期,学生处于懒惰性显露的阶段,教师的讲课方式显然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之中可以穿插一些竞赛类的语文小游戏,或者通过朗读看图片听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第二次思考。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点显得操之过急,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很多重点语句没有画出来,虽然之后教师进行了弥补,但是会有打乱课堂,混淆学生思维的可能性。所以我建议教师可以适当的删减一些自己的穿插话语,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方面。

3.本堂课充分的让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也达到了“以读学文”的目的。但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给予的朗读技能的指导有些缺乏,很多学生读的并不理想,而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表扬而不指出他的缺点,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使得很多学生只会站起来读但读的并没有效果。我认为像《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种红色课文,必须要以读为主,并且要指导学生怎样读的有感情生动,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只有读好了,读准了,读出感情了,才能真正的理解课文。

 

文档

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科目:语文   听课人:任重上课老师:龙伟伟课题:第三单元14《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间:2011年10月18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涌现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课题。生:我的战友邱少云。(全班分小组读课文)二、小组学习师: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小组讨论)生:天还没亮—中午时分—黄昏时分,事情发展顺序。师: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段落。(小组讨论)生:分四段,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