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时间:2005-11-23 浏览: 32217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套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党内第一个提出"思想"科学概念的是(D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
D.王稼祥
2.论述实事求是概念的著作是( 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
D.《反对本本主义》
3.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实质上是(B )
A.武装斗争
B.农民
C.无产阶级
D.社会主义
4.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C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戍变法
C.辛亥
D.五四运动
5.提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是在(C )
A.十二月会议上
B.晋绥干部会议上
C.七届二中全会上
D.七届三中全会上
6.将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文件是( B)
A.《致三中全会电》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D)
A.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B.1936年下半年,中国党领导的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形成了统一战线
C.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1937年9月,发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8.曾担任农民部第六届农动讲习所所长的是(A )
A.
B.彭湃
C.阮啸仙
D.罗绮园
9.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的是(B )
A.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B.工农联盟
C.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D.进步势力和中间势力的联盟
10.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主要是指党对于全国各阶级的(A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军事领导
11.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D)
A.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参议会制度
C.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C )
A.
B.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常委会
1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C)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性质
D.过渡性的性质
14."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 B)
A.旧民主主义性质
B.新民主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15.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属于(A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性质
C.旧民主主义性质
D.主义性质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C )
A.的社会形态
B.完整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非过渡性质的社会
17.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 A)
A.不要四面出击
B.全面出击
C.针锋相对
D.有理、有利、有节
18.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农业改造发展道路是(B )
A.先机械化,后集体化
B.先集体化、后机械化
C.集体化机械化并举
D.主要集体化,迅速发展合作社
19.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D)
A.健全民主和法制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0.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21.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贡献最大的是(C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
D.周恩来
22.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 A)
A.农民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城市贫民
23.中国无产阶级以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民主的领导者是在(C )
A.新文化运动
B.十月后不久
C.五四运动中
D.中国党成立之后
24."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是(B )
A.土地
B.武装斗争
C.合法斗争
D.打土豪分田地
25.开创新民主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特点是(A )
A.民众的大联合
B.工农的大联合
C.工农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
D.各政党的大联合
26.建国后,中国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方针是(B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祖国统一服务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服务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
27.推翻反动派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主体是( B)
A.工人阶级
B.工农联盟
C.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D.党与民主党派的联盟
28.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基本上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带有( D)
A.资本主义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集体主义性质
D.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29.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在一定条件下(D )
A.斗争越来越激化
B.斗争逐渐消失
C.斗争逐渐趋向平衡
D.可以互相转化
30.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是(A )
A.群众路线
B.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生活的正常化
D.民主政治的加强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党的创建和国民时期,为思想萌芽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有(ACDE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
D.瞿秋白
E.邓中夏
2.战争时期,思想的继续发展突出表现在(ABC )
A.总结了十大军事原则
B.提出了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等一整套战略思想
C.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D.整风运动的方针、
E.人民建设的纲领
3.关于五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DE)
A.是辛亥后资产阶级派的又一次奋斗
B.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为中国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E.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4.对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形式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是(CDE )
A.中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是可有可无的
B.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根据地,城市工作暂时可以不过问
C.着重武装斗争,也要重视其他形式的斗争,但其他形式的斗争必须围绕着武装斗争进行
D.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必须相互配合,否则,武装斗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E.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根据地,但同时不放弃和忽视城市工作的开展
5.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原因是(ABC )
A.农民是中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的最广大的动力
B.农民是中国的主要来源,不同时期的人民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中国武装斗争主要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中国工人阶级的绝大部分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E.中国的农民阶级比工人阶级更富有热情和积极性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呈现出的新特点有( BCD)
A.形成了统一的国防和联合统帅部
B.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C.双方都有政权、的合作
D.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E.国共两党在地位上完全平等,力量上基本均衡
7.抗战胜利后,按政协协议,中国将成立联合,其成员包括(ABCD )
A.代表
B.党代表
C.中间党派代表
D.无党派人士代表
E.代表
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DE)
A.自愿互利
B.积极领导
C.公私兼顾
D.典型示范
E.国家帮助
9.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C )
A.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E.人民对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10.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长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建党理论的基本点是( ABCD)
A.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B.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C.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D.培育党的优良作风
E.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简答题(每题6分 共24分)
1.简述的历史地位。
2.简述民主和社会主义关系。
3.简述"城市中心论"对中国的危害。
4.无产阶级为什么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自主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要点。
2.试述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及其意义。
参:
一、单选题答案
1、D 、A 、B 、C 、C
6、B 、D 、A 、B 、A
11、D 、C 、C 、B 、A
16、C 、A 、B 、D 、A
21、C 、A 、C 、B 、A
26、B 、B 、D 、D 、A
二、多选题答案
1、ACDE 、ABC 、BCDE 、CDE 、ABC
6、BCD 、ABCD 、ADE 、BC 、ABCD
三、简答题答案
1.答: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中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2分)他为中国党和中国人民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分)是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在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将长期起指导作用。(2分)
2.答:在《中国和中国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他指出:第一步是民主;第二步是社会主义。(2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篇文章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民主的必然趋势。(2分)前途是社会主义,中间不允许插着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认清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2分)
3.答:1927年8月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中国党内连续发生过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国道路问题上,其共同点都是坚持“城市中心论”,轻视或否认农民游击战争和农村根据地。(2分)特别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极力鼓吹“城市中心论”,使党在统治区的工作陷入一片混乱;丧失了“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使党在统治区的工作几乎损失百分之百。(2分)他们打击、排挤对红军的正确领导,错误地批判邓毛谢古,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几乎丧失百分之九十。红军被迫长征,致使濒于毁灭的险境。(2分)
4.答:第一,自主就是既统一又,统一就是联合,就是斗争,在统一战线中坚持自主就是要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性,实质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2分)第二,为了冲破的和束缚,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性,对抗日的一面实行联合,对它的一面实行斗争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阵地,巩固和发展自己的阵地。(2分)第三,中日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但并不等于阶级矛盾的消失。统一战线中阶级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坚持自己的性,对的反动进行坚决斗争,不能“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统一”变成“混一”,不能把“联合”变为“混合”,不能把党“同化于”。(2分)
四、论述题答案
1.答:第一,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2分)第二,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第三,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经济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2分)第四,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并提出一系列。(2分)第五,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宏观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经济建设的方针。(2分)第六,提出了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和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1分)爱国一家不分先后的思想,和平的思想;(1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反对和平演变的思想,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等(1分)。
2.答:最主要的经验是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赎买之路。(1分)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与改造的,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与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2分)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对资本家的改造放在对企业改造之中,而不是置于企业改造之外,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分)
中国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性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分)这个胜利证明了中国党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理论和是正确的。(2分)我们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这是国际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