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合格 (√/×)
序号 | 名称 | 隐患内容 | 风险级别 | 排查标准 | 检查人 | 检查日期 | ||||
1 | 油罐 | 罐体、操作井、通气管、附属管线、法兰 | 重大风险 | 1.液位监测仪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排查处理。 2.定期检查,看有无泄漏等异常,如有泄漏,进行维修或进行更换 3.按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并演练。 4.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的鞋。 5.应对各管路、法兰、阀门、过滤器进行定期检测,出现漏气现象及时维护。 6.法兰螺丝应上满,线缆无老化,龟裂。 7.操作井盖应有防发火装置。井内无积水、油污。井盖开关灵活,无破损 8.应按要求悬挂“禁止烟火”“禁止动火作业”等安全警示标志。 9.金属外売、管线、法兰、阀门等应进行跨接、可靠接地。 10.通气管应设置干燥剂,干燥剂发生变色后要立即更换,干燥箱无破损。 11.每半年对通气管除锈和防腐,保持漆面完好 12.通气管连接牢固,无弯曲变形 13.阻火透气帽通畅、无堵塞、无蛛网、无锈蚀,每季保养一次 | ||||||
2 | 卸油口 | 卸油口、卸油口盖 | 重大风险 | 1.未卸油状态卸油口盖应加锁 2.应有防车辆撞击措施 3.卸油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4.闷盖胶垫齐全,密封完好。 5.卸油口接头无损伤,阀门开关灵活。 | ||||||
3 | 加油机 | 加油、管路、法兰、阀门、拉断阀、跳装置、等 | 重大风险 | 1、加油机无破损,管线、接头、油封、密封垫无泄漏。加油过程中是否存在的异常响声、异常振动 2、按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并演练。 3、作业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铁钉鞋; 4、电机、电磁阀启闭灵活,电机温度无异常。外壳接地良好。 5、油泵进油口过滤器过滤网应每月拆洗,如有破损应更换; 6、加油站禁止吸烟和明火; 7、线路无裸露,规整,防爆接线盒螺栓密封; 8、机架、电机、油泵、静电接地线连接牢固; 9、机架、电机、油泵、防爆接线盒等带电设备外壳应接地保护; 10、基础、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连接螺栓应满扣、整齐、紧固; 11、机座下的管线坑应用细沙填满,加油机填沙至输与波纹管连接法兰下端30CM处; 12、填沙平整、清洁,高度符合要求; 13、防爆接线盒螺栓齐全,一孔一线进入接线盒;没用的接线孔密封严密; 14、加油机进入站房的信号线套管用防爆胶泥密封; 15、加油机内上下腔之间穿线管密封,不漏气; 16、加油应采用自封式加油,汽油加油的流量不应大于50L/min; 17、加油软管应设安全拉断阀; 18、加油无破损,密封完好,无泄漏,万向节完好灵活; 19、加油胶管外观无破损,与加油和视油器连接可靠; 20、管线及加油胶管连接良好,不渗不漏。加油胶管两端电阻值不大于5Ω; 21、加油启闭灵活; 22、观察孔无破损,内部加油时无气泡。 23、防撞柱(栏)高度不应小于0.5m,防撞柱地脚螺栓齐全、无破损。 应急措施: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关掉加油机电源,使用灭火器材灭火。 | ||||||
4 | 加油机 | 油气回收系统 | 重大风险 | 1、在加油机底部与油气回收立管连接处,应安装一个用于检测液阻和系统密闭性的丝接三通,其旁通短管上应设公称直径为25mm的球阀及丝堵;球阀能正常开启,无腐蚀、无泄漏 2、油至真空泵的管线无过度折弯痕迹、无破裂、无泄漏气体现象;加油现场无浓厚油气味 3、加油机内部与真空泵连接的气相管线无渗漏、无油污、无松动 4、汽油加油时真空泵能正常工作,真空泵运转时无明显噪音 5、加油头集气置固定良好,未破损 6、真空泵运转正常,运转时无明显噪音;管线、阀门无渗漏、无油污、无松动: | ||||||
5 | 防雷设施 | 防雷装置、接地 | 低风险 | 1、接地线与断接卡用铜鼻子连接可靠 2、应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点且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测试点的断接卡要用2个M10的螺栓连接,断接卡的接触电阻值不大于0.03Ω 3、罩棚禁止搭接信号线、电话线等 4、由专业接地检测公司负责每半年对静电接地进行一次检测,保证接地电阻达到要求。 | ||||||
6 | 站房电器 | 电器、电线、商品 | 低风险 | 1、营业室应设置事故照明; 2、商品陈列时,要考虑货架的承重能力,轻小的商品放在货架的上方,较重、较大的商品放贷架的下方。堆头商品要以不超过1.4米高为宜。 3、接引电源应使用合格、完好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插座按电器说明书要求,使用有可靠接地的三相插座,并配有漏电保护开关 4、电气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用胶布包好,连接可靠移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严禁在同一多孔插座上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5、电源开关外充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停用 6、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电器,进行电器修理必须先断开电源 | ||||||
7 | 加油站信 息系统 | 电路 | 低风险 | 1、加油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2、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3、站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机柜壳体、通讯电缆屏蔽层、保护管两端等均做等电位连接,并与站内防雷防静电接地网做可靠电气连接 4、液位监测系统应选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信号电缆,在进户端做好屏蔽层接地;系统应设置防雷保护器并有效 5、液位采集系统外壳、操作井接线盒等应接地良好,且电阻值不大于40;防爆接线盒密封完好 | ||||||
8 | 配电室 | 线路 | 一般风险 | 1、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2、配电柜接地装置与防止直接雷击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 3、进出电缆、线路敷设整齐,连接牢固。各部位螺栓无松动、脱落 4、配电柜安装稳固,外观清洁完好 5、电压表、电流表的技术参数在正常的范围内,指示灯、各种开关工作正常,无发热、无异味、无异常的噪声 6、自备电源与供电网间的转换闭锁保护装置有效 7、配电柜的静电接地牢固,电阻值不大于4。,防雷保护器工作正常 8、配电室内应配备检定合格的绝缘胶垫,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配备消防器材。 9、配电室门口应有挡鼠板,高度不低于50CM。 | ||||||
9 | 灭火器材 | 灭火器故障或缺失 | 低风险 | 1、灭火器的铭牌无残缺,并清晰明了; 2、灭火器铭牌上关于灭火剂、駆动气体的种类、充装压力、总质量、灭火级别、制造厂名和生产日期或维修日期等标志及操作说明齐全; 3、灭火器的铅封、销闩等保险装置无损坏或遗失; 4、灭火器的筒体无明显的损伤(磕伤、划伤)、缺陷、锈蚀(特别是筒底和焊缝)、泄漏; 5、灭火器喷射软管完好,无明显龟裂,喷嘴不堵塞; 6、灭火器的駆动气体压力在工作压力范围内(贮压式灭火器查看压力指示器指示在绿区范围内,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儲气瓶式灭火器可用称重法检查,减轻量不超过5%); 7、灭火器的零部件齐全,并且无松动、脱落或损伤;灭火器未开启、喷射过; 8、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 9、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10、应配置灭火毯不少于5块,沙子不少于2m3; 11、配电室、发电室、办公室应配备两只2kg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 12、营业室(便利店)配置两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器材箱应放置四把(含四把)以上消防锹、四个(含四个)以上消防沙捅 | ||||||
10 | 洗车机 | 洗车机 | 低风险 | 线路无老化、龟裂。系统运行正常,无异常;注意事项标牌无破损,掉色。 |
序号 | 作业过程 | 隐患内容 | 风险级别 | 排查标准 | 检查人 | 检查日期 | ||||
11 | 加油作业 | 车速过快或失控可能冲撞加油机、人员、其他车辆等 | 重大风险 | 进出站口设置限速标志 制作安全警示标志。 | ||||||
人员误操作,造成油燃油外溢。 | 严格执行《加油作业操作规程》 | |||||||||
汽车未熄火,开始加油; | 严格执行《加油作业操作规程》 | |||||||||
客车车内人员抽烟、拨打手机。 | 制作安全警示标志。 | |||||||||
用塑料桶或不合格容器加油 | 严格执行《加油作业操作规程》 | |||||||||
加油员或顾客穿化纤衣服或铁钉鞋。 | 为作业人员配备防静电工作服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 |||||||||
摩托车加油未熄火或油品溢流。 | 摩托车加油应停在专门位置,用专用油桶加油。 | |||||||||
汽车启动油未拔出,造成拉断阀断裂或油弹出伤人 | 严格执行《加油作业操作规程》 制作安全警示标志。 | |||||||||
12 | 卸油作业 | 未检查站内是否有明火 | 重大风险 | 严格执行卸油操作规程,加油站内禁止吸烟和明火 | ||||||
未停靠在指定位置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引起油品泄漏 | 油罐车进站有专人指挥引导监护。 规定油罐车停靠位置,车头朝向加油站出口位置 | |||||||||
油罐车车头未朝向加油站出口位置 | 规定油罐车停靠位置,车头朝向加油站出口位置 | |||||||||
卸油前未检查油罐液位 | 提前检查油罐液位,建立台账每次检查后做好记录 | |||||||||
未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易产生火花 | 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
油罐车排气管未戴防火罩 | 油罐车排气管应安装戴防火罩 | |||||||||
油罐车未连接静电接地线 | 连接静电接地线 | |||||||||
未在上风侧配置灭火器或灭火器失效。 | 在上风侧配置35KG干粉灭火器,灌区器材备用。 | |||||||||
雷雨时接卸作业 | 雷雨天气禁止接卸作业 | |||||||||
油罐车进站后未按要求静置15分钟卸油或取样 | 油罐车进站后按要求静置15分钟卸油或取样 | |||||||||
卸油时发动机未熄火 | 卸油时发动机应熄火 | |||||||||
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未采用导电耐油软管 | 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采用导电耐油软管 | |||||||||
卸油软管未接好开始卸油,造成油品泄漏 | 卸油软管应连接好开始卸油,防止油品渗漏。 卸油时流速不得超过4.5m/s | |||||||||
量油口未关闭或未密闭,油气外泄。 | 量油口应密闭密闭,防止油气外泄 | |||||||||
未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 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 |||||||||
卸油过程中监护人员擅离职守 | 卸油过程中监护人员擅离职守 | |||||||||
卸油过程中油罐车启动移位。 | 卸油过程中油罐车禁止移位。 | |||||||||
卸油完毕后罐车未静置5分钟 | 卸油完毕后罐车应静置5分钟才能离开 | |||||||||
未引导车辆出站,造成车辆碰撞、伤人。 | 制定专人引导车辆出站 |
13 | 计量作业 | 未穿防静电工作服产生静电或穿戴铁钉的鞋产生火花。 | 重大风险 | 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穿戴铁钉的鞋。 | ||||||
使用能产生火花或易积聚静电的计量器具。 使用化纤布擦量油尺产生静电。 | 严格执行计量操作规程 使用合格的油尺 | |||||||||
量油尺上提速度超过0.5米/秒或下落速度超过1米/秒,产生静电。 | 量油尺上提速度不得超过0.5米/秒或下落速度不得超过1米/秒。 | |||||||||
14 | 洗车作业 | 车辆故障、失控冲撞洗车机或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有专人指挥。 | ||||||
车辆意外运动冲撞洗车机及车内人员。 | 进入前工作人员告知注意事项。现场设置标牌 | |||||||||
洗车机线路故障、老化漏电。洗车机系统失控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 |||||||||
15 | 加油机检修作业 | 未穿戴防静电服装,未制定维修计划及应急处置方案。 | 重大风险 | 穿戴防静电服装,制定维修计划及应急预案。 | ||||||
未切断电源,未关闭输线 | 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检查 | |||||||||
未使用防爆工具,未使用照明安全电压 | 使用防爆电器工具 | |||||||||
维修过程中油品外泄 | 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检查 | |||||||||
未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造成油品泄漏 | 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检查 | |||||||||
未密封防爆接线盒 | 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检查 | |||||||||
未对静电接地线连接 | 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检查 | |||||||||
16 | 进罐检修作业 | 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 重大风险 | 按规程要求佩戴安全带救援绳呼吸器 | ||||||
未按规程办理作业票 | 严格执行进罐检修操作规程 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 | |||||||||
进罐前未彻底清除罐内余油 | 严格执行进罐检修操作规程 | |||||||||
进罐前未对管内气体进行检测 | 严格执行进罐检修操作规程 | |||||||||
违规使用电气设备。未使用防爆电器 | 使用防爆电器工具,照明使用安全电压。 | |||||||||
无监护人 | 设作业监护人,作业期间不得离开。 | |||||||||
工具遗留在罐内,未及时清理现场 | 严格执行进罐检修操作规程 |
17 | 发电作业 | 添加燃油时,油品滴洒泄漏 | 低风险 | 严格执行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 | ||||||
人员触及带电线路 | 严格执行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 | |||||||||
排气管未引出室内,或室内空气不流通 | 严格执行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 | |||||||||
人员触及带带电体或电线路 | 严格执行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 | |||||||||
18 | 日常检修作业 | 设备未断电误启动。试运行信号不明确 | 低风险 | 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操作规程 | ||||||
线路未断电,违章操作,防护措施不当 | 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