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专 业 : 财务会计教育
* * * **
学 号 : **********
院 系 : 管理学院
* * * * * ***
职 称 : 副教授
2012年5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 ……………………………………………………………………………4
一、绪论………………………………………………………………………………5
(一)选题的背景和理论意义 ……………………………………………… 5
(二)文献综述 …………………………………………………………………5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 …………………………………………………………6
(四)研究的内容 ………………………………………………………………7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原因……………………………………………………7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造成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7
(二)外源性融资门槛较高 ……………………………………………………8
(三)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够 ……………9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较多 …………………………………………9
(五)民间融资混乱 ……………………………………………………………9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 …………………………………………………10
(一)最直接最有效的规范强调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作用……………10
(二)强化中国在弥补融资力度不完善中不可或缺的作用……………11
(三)建立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12
(四)加强信誉建设,提升自我内部控制……………………………………12
(五)多方面同时建设,完善融资渠道………………………………………12
四、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内容摘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个方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除了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歧视性”的原因外,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等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了中小企业从银行或资本市场的筹资。再者就是长期以来金融机构都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服务对象,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这无疑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严峻。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而理论界广泛认为只有先从理论方面抓住认识问题,再从实践阶段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融资困难甚至于进一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所以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普遍的观点,设计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通过列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索其解决对策,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扩宽其融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家、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从自身问题着手,狠抓财务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全面对中小企业的制约,关注其自身信誉问题的提高。如此一来,才能真正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商业银行
Abstract: Analysis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ach aspect, have subjective factors also have objective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e bank in China mainl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discriminatory" policy of the reason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tself on a smaller scale, low qualification is in the largely limit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Banks or capital market financing. Moreover is long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service object, specifically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lack of service organizations, this is sure to mak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difficult question far more serious.
Now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has become the major concern of our country and even the world, and widely believed that only first from the theoretical circle theory on issues, and again from practice to adjust and amend the stage to basically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even further seriously restrict the key problem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o for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research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literature,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generally point of view, the design of this topic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lis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and the reasons, and the further analysis,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impro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status, widen its financing wa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posals.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w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countries, commercial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tc external factors, more important is to want from their own problems begin,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not comprehensiv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hich pay attention to its own credit enhancement. In this way ,it can really solve the financing,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business bank policy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上缴税收占75%左右,商品出口额已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75%以上,吸纳就业人数估计占城镇就业岗位的80%。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造成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极不相称。
纵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个方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除了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歧视性”的原因外,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等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了中小企业从银行或资本市场的筹资。再者就是长期以来金融机构都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服务对象,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这无异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的严峻。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而理论界广泛认为只有先从理论方面抓住认识问题,再从实践阶段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融资困难甚至于进一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所以目前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1.中小企业融资目前依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谭瑞华(2009)指出:据国家经贸委近期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东部占60%;中部约70到80%;西部则高达90%。可见,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14.59%,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
2.在外源融资的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有限
闭华勇(2009)指出: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3.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尹永健(2009)指出: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以及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
4.融资问题出现恶性循环
陈爱早(2008)指出: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因此,中小企业一般需要利用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筹集。
5.我国现存融资制度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
扬亚琴(2009)指出:我国现存的主导、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制度决定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狭窄。但中小企业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资金需求不易得到满足。中小企业金融有三大特点:(1)资金的总量需求非常庞大。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决定了其总资金需求量是巨大的;(2)单位金额需求较小。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决定了其单位需求量有限;(3)金融风险大。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管理基础差,经营风险很大。而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又使得外部资金的供给者难以确切把握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财务状况,这样对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要远远大于大企业。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研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问题,并根究其原因,针对具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对策。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挑出中小企业存在的不同问题,根据各个问题分析其性质、产生的原因及中小企业解决这些融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理论的角度对上述问题提出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议。
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及数据,对学者们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研究,结合个别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进行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并对完善其提出小小的建议。
(四)研究的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方法。第四部分为结语,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究做出一个总结。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造成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1.中小企业自有资金较少且抵押品较少
中小企业在创建初期,一般是由投资人以其自身资本为限投入生产创建,所以在一开始其性质就决定了资金的匮乏,仅以少数人的财产难以长期维持其生存,甚至于发展。由于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有限,抵押品较少。尤其是一些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没有机器设备、地皮厂房,仅有创意和技术,未来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青睐。
2.中小企业周期太短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迅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贡献,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的重大挑战,那就是新生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短,只有三、四年的时间。由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特殊情况,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出于对本机构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不愿意冒风险向中小企业贷款,便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3.中小企业往往财务混乱,内部控制不健全
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不健全情况,财务管理也相当的混乱:一些小型企业单位根本不设立会计机构,而另一些企业单位虽然设有会计机构,但岗位责任不明确,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十分严重,会计主管人员与相关人员不具备专业资格等现象更是不胜枚举;中小企业账目十分混乱,会计数据失真现象普遍存在,财产账实不符。没有内部控制机构,或者即使设立也只是空设,全然不顾企业章程,执行起来更是相当混乱。
(二)外源性融资门槛较高
1.商业银行间接融资
在外源性融资活动中,银行贷款一般是中小企业的首选。但是银行出于对资金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考虑,只愿意发放短期的贷款而非长期的贷款。并且在贷款程序的实际操作中,银行比较关心的是过去的历史业绩和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从一系列的统计数据中预测未来的盈利情况。无形中加高了贷款门槛,这对刚刚创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2.直接与资本的所有者进行的融资活动
股票融资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目前所占的比率很低,还是一些经营规模较大股份公司的专利。我国已经适时推出了中小企业创业板,但是受益的中小企业还是少数。债券融资,是指企业按照债券发行协议,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但是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门槛很高,一般很难成功。引进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但是其投资对象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了该融资手段的广泛运用。商业融资大量的存在企业的经营之中,主要表现为预付货款、应收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但是与企业的经营和信用关系有关,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性融资
性融资一般是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资助,据不完全统计,约占0.8%。具体措施如下:对高科技创新企业,我国从到地方都有安排,以提供合适的风险基金来帮助企业生存与发展;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扶持和出口退税;对落后地区的扶贫贷款等等。但是从实际收益比例来看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三)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够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例如扶持、行业引导、金融服务、担保模式创新、财政贴息等,但是从财政的角度看自1998年以来,发行了5,100亿元的长期国债。银行配套贷款在10,000亿元左右,建设总规模达到了26,000亿元。但是,这其中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都是主要用在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同一时段中银行提供的那些贷款也主要用在了它们身上。
从历史数据来看,受干预的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至今是按照企业的性质来划分企业的贷款。国有企业相对于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就容易的多。所以虽然有国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仍然很低。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较多
1.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理论研究普遍认为中小企业贷款比大型企业贷款的成本高,所以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研究觉得对中小企业贷款并不符合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再者,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透明,内部控制不健全等因素,商业银行很难保证其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在交易方面,中小企业交易次数过多且金额较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成本。综上所述,银行因为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而对其较多。
2.我国金融体系缺少直接面对中小企业的机构
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08年为止,我国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4家国有银行和另外10多家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业务。其中这些商业银行设计的业务主要针对的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机构与业务。这种无差异化的服务,在日益变化的中国经济中很难适应发展要求,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而同样的贷款标准更在无形中抬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五)民间融资混乱
1.金融制度的管辖范围中不存在民间融资
国家的和制度只对于特殊现象和情况做出清理和整顿,并没有系统的制度和。所以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出现的民间非法集资现象层出不穷,无法有效地得到规范,有关机构也难以管理这众多且规模较小的金融现象。因此在非法集资的资金链条断裂时,缺乏有效的事后补救和完善处理往往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
2.民间融资贷款利率过高
中小企业在无法从正规渠道融资时,为了企业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民间借贷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资金。这一方面是因为民间融资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风险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供给需求强劲。较高的民间贷款融资利率也驱使民间资金流向民间融资,导致民间借贷资本市场的形成。
3.民间融资往往借贷行为混乱
面对高论利率的诱惑下,无论是集资人和事出资人都处于投机的心理,在面临大风险的局面下,宁愿相信自己会是盈利人都不原意正视投资风险的态度经受大幅波动的风险。明知高利润产业部可能长期保持,但却因其贪念而反复的筹资出资,借款行为混乱,最终导致资金链条断裂。
4.民间融资缺乏保险和保障机制
民间融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为基础的,它没有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保障机制和保险机制,缺乏对贷款人信用和偿债能力的审核机制。所以民间资金的回收在这种缺乏保障、保险、审核机制的状态下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存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资金链条忽然断裂、资金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时,秩序就会被打乱,而且解决信用问题的方法也存在各种非常规的手段。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
(一)最直接最有效的规范强调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作用
1.健全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应该在社会层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法则。商业银行在审核中小企业贷款时主要以中小企业历史数据为依据,并根据其信誉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中小企业的整体状况,为其向银行贷款提供有力的保证。
2.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机构
我们四大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在设立初期即建立了专门为大型国有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国有大型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需要。所以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增长中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机构和融资制度,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3.多重数据共同参考
为了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平台的支持,应该引入社会资源和资本,通过对税务、海关、社保、水电、工商等信息数据库,用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时无法有效获取准备信息以及及时信息和其准确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的顾虑。
4.加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投入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拥有全国70%的信贷资金,其分支机构和网点遍布全国各个城市乡镇。只有它支持中小企业,才能直接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面临林的融资难问题。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例如整信贷、改进内部的授信管理制度、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
(二)强化在弥补融资力度不完善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1.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完善中小企业体系,降低门槛,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进一步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保护中小企业权益的制度,完善采购中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制度,构建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对需要帮助的中小企业按照规定进行一定期限的社会补贴、岗位补贴和在岗培训等等
2.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措施
为了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压力。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提高信用的考核技术。制定有助于解决其问题的融资措施,发挥信息服务的作用,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3.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通过加快中小企业技术的进步,结构的调整,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改造的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一步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的同时,推进清洁能源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使用,引导中小企业通过集聚的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三)建立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中看,中小企业发展的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是十分重视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例如韩国设有专门对面中小企业的银行,处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日本有五家专门面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其中包括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组合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中小企业投资扶持株式会社;而德国,则建立了主要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合作银行、储蓄银行和大众银行。
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借鉴以上各国发展经验,设立有针对性的机构。一方面要发展各种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全方位的信用制度。
(四)加强信誉建设,提升自我内部控制
1.严抓财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抓起,完善内部控制,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整顿和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研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信用评级和发布,规范完善的奖惩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推行对信用评价等级较高的中小企业可以简化审核程序,提供贷款优先权。帮助中小企业逐步培养信誉建设的意识,努力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守。
2.加强信誉建设
投资者和商业银行都乐于投资预期效益好、信用状况好的企业。所以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加强信誉建设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帮助企业自身信誉的提高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提升员工个人素质来达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第二、树立诚信的观念,做到无不良记录;第三、建立信誉记录数据库,纳入借贷程序中审核部分,以提高中小企业对它的重视。
(五)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
为了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应借鉴中小企业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出《中小企业基本法》及其配套法规,同时还应修订和完善《乡镇企业法》、《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等现行法规,从而建立起相对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在这套法律体系中,应含有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规定,以增加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力度。
四、结语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笔者认为通过分析当前中小企业的现状,逐一找出导致其现状的原因,从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在今后的管理中,还应该加强金融的改革,强调在方面的建立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引导。
解决融资难问题最关键的部分在于自身财务状况水平的提升,辅助部分则是金融机构和的引导与支持,而信用问题则贯穿于整个融资程序。同样在发展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资金流量的问题,自身融资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了解提升信誉的重要性。只有内外部因素兼顾,企业自身与银行机构同时改革,才能真正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晖:《中小企业及集群成长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武巧珍、刘扭霞:《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尹永健:《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交通财会》2009年第10期。
[4]陈爱早:《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1期。
[5]扬亚琴:《融资成为中小企业的桎梏》,《新理论新观点新问题》2009年第1期。
[6]闭华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09年6月第3期。
[8]谭瑞华:《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第8期。
[9]陈炳才:《尽快推动民间融资规范化制度化》,《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第5版。
[10]李丽美:《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渠道不畅》,《国际金融》2010年2月第8版。
[11]何焱:《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国际金融》2008年9月第9版。
[12]成迪龙:《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企业导报》2009年5期。
[13]邢朱:《企业应收账款控制的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14]王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绍兴县的实证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15]徐德体:《“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第3期。
[16]袁载俊:《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致 谢
本文从立题、撰写到后期的修改均得到了导师王合喜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多次耐心的修正和细致的辅导,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撰写论文的几个月时间里,经过广泛地搜集资料,参考大量文献等几个步骤,归纳整理写出了该篇学位论文。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深感自己学识肤浅,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在分析论题的问题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时不免有疏漏与不当之处,恳请老师的批评指正。
胡敏
二〇一二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