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计划和实施变更时保持完整性。
2范 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体系相关的变更的管理。
3 职 责
3.1综合办公室:
a) 负责风险相关的信息搜集,并组织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风险评价的准则,组织对风险进行评估,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针对不可接受风险的应急预案;
b) 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风险的内外部沟通管理,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c) 负责风险的监督和检查;
d) 负责人员可用性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控制措施的跟进;
3.2供应部:负责参与供方绩效以及材料的可用性/提供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控制措施的跟进,负责不合格品交付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控制措施的跟进。
3.3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设施/设备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3.4销售部:负责与产品交付和产品质量相关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控制措施的跟进,
3.4质检部:参与产品检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等活动的风险评估;参与检测计量器具的配置与风险评估。
3 管理内容及要求
3.1 变更的范围
典型的变更包括而不限于:
a)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产品改进引起的技术变更;
——原辅料及介质变更;
——工艺流程的变更。
——工艺操作参数的变更;
b) 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
——临时增加的设备设施;
——材料替换等。
c) 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机构、关键和重要人员的变更;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
——工作程序的变更,包括纠正性和预防性措施引起的临时变更及改进等。
d) 供方变更
——关键供应商的变更,其新增或离去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服务或产品原始制造商的规范、用途和/或软件的变更。
e) 其他变更
3.2 变更的提出
3.2.1 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需进行变更的内容提出申请,并填写变更申请通知,其内容应有:
a) 变更的原因;
b) 变更的内容与范围;
c) 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及相应控制措施;
d) 针对变更需要进行的培训;
e) 变更的时间要求;
f) 变更信息向相关各方的传递(告知)。
3.2.2 提出和实施变更的部门,应对变更及其实施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具体执行《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3.3 变更的审批
3.3.1 变更提出部门,对拟变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向总经理提交《变更申请》和《风险识别评估表》,由总经理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核,确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
3.3.2 对于受理的一般变更,风险识别和评估由综合办公室组织实施。
3.3.3 对于重大变更,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人员对变更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4 变更的实施
3.4.1 审批通过后,变更主管部门负责将《变更申请评估表》以及相关附件,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领导、部门和人员,变更所涉及的部门及人员应按《变更申请评估表》的要求组织变更的实施。
3.4.2 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的过程监督检查,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4.3 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有关资料信息进行传递,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新,以保证所变更的资料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3.4.4 文件和资料的评审、修订、审批、发布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3.5变更风险的控制
3.5.1变更主管部门在评价潜在的变更时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填写相应的《变更申请评估表》;
3.5.2变更主管部门还应按《风险评估与管理控制程序》识别和评价变更带来的风险,包括变更之后的残余风险以及带来的新风险,这些变更可能是公司发起的或是由客户要求的。
3.5.3告知变更之后的残余风险以及带来的新风险,包括通知到客户(合同要求时)。
3.5.4变更主管部门应保证将相关文件予以修订,并妥善保存变更管理活动的各项记录。
3.6变更管理记录的保存
3.6.1变更管理以及所有后续釆取的措施记录,均应按《记录控制程序》予以保持。
3.6.2变更管理需要保存的记录包括:
a)变更申请单
b)变更申请评估表
c)变更记录表
3.6.3上述记录由综合办公室归档保存。
4相关文件
4.1《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4.2《文件控制程序》
4.3《记录控制程序》
5记录
5.1 JR/JL5.11-01《变更申请单》
5.2 JR/JL5.11-02《变更申请评估表》
5.3 JR/JL5.11-03《变更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