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下列微生物的中文名称:(1~4,各1分;5~12,各0.5分;共8分)(答案填写在空白处)
1. | Bacillus subtilus | |
2. | Escherichia coli | |
3. | Methanococcus jannaschii | |
4.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
5. | Bdellovibrio | |
6. | Rhizobium | |
7. | Chlamydia | |
8. | Frankia | |
9. | Streptomyces | |
10. | Aspergillus | |
11. | Penicillium | |
12. | Cyanobacteria |
1. 五界分类系统把生物分成 (1) 、 (2) 、 (3) 、 (4) 和 (5) 五界。三域分类系统把生物分成 (6) 、 (7) 和 (8) 三域。
2.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9) 、 (10) 、 (11) 、 (12) 、 (13) 和 (14)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 (15) 、 (16) 、 (17) 和 (18) 。
3. 微生物生长量或样品中所含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中,直接测定法包括 (19) 、 (20) 和 (21) ;间接测定法包括 (22) 、 (23) 和 (24) 。
4. 获得微生物同步培养的机械方法有 (25) 、 (26) 、 (27) 和 (28) ;除此之外,微生物同步培养还可以通过 (29) 技术获得。
5. 化学治疗剂是体内组织中使用、控制疾病感染发生的试剂。其中,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30)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可以是 (31) 、 (32) 、 (33) 和 (34) 。
6.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可以分为 (35) 和 (36) 。类毒素是指 (37) ,抗毒素是指 (38) 。
7.沙土管保存菌种适用于 (39) 微生物,对于所有微生物都能使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是 (40) 。
8. 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生物固氮体系可以分为_(41)_、_(42)_和_(43)_三种。固氮酶包括2种组分:组分I(P1)是_(44)_,是一种_(45)_,组分II(P2)是_(46)_。P1、P2单独存在时,都没有活性,只有形成复合体后才具有固氮酶活性。
9. 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途径主要有_(47)_、_(48)_和_(49)_,三个途径的共同点是_(50)_。
10. 青霉素是_(51)_的结构类似物,在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抑制_(52)_的活性,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
11. DNA损伤修复的机制有_(53)_、_(54)_、_(55)_和_(56)_。
12. 微生物分类特征中传统的分类特征一般包括_(57)_、_(58)_、(59) 、 (60)和 (61) ;分子学特征包括_(62) 、 (63) 、 () 、 (65)、(66) 、 (67) 和 (68)。
13.举例说明细菌与细菌的寄生或捕食关系 (69) , 细菌与真菌的共生关系 (70) ,细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71),细菌与动物的共生关系(72)。
三.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4分)
1. | resolution | 7. | secondary metabolism |
2. | 基团转位 | 8. | transposable element |
3. | virion | 9. | 局限性转导 |
4. | 异形胞 | 10. | Hfr菌株 |
5. | 石炭酸系数 | 11. | Ames test |
6. | signature sequence | 12. | 活性污泥 |
1.比较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古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差异。 6分
2.试比较发酵和呼吸过程ATP的产生方式。为什么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的多?6分
3.你如何通过诱变技术获得一株Hisˉ的大肠杆菌菌株?简要写出你的技术路线。5分
4.根据O2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将M分为几类? O2对生物产生的有毒害作用的代谢产物是什么?对毒性氧起作用的酶在各种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如何?9分
微生物学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
五.写出下列微生物的中文名称:(1~4,各1分;5~12,各0.5分;共8分)(答案填写在空白处)
1. | Bacillus subtilus | 枯草芽孢杆菌 |
2. | Escherichia coli | 大肠杆菌 |
3. | Methanococcus jannaschii | 詹氏甲烷球菌 |
4.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啤酒酵母 |
5. | Bdellovibrio | 蛭弧菌 |
6. | Rhizobium | 根瘤菌 |
7. | Chlamydia | 衣原体 |
8. | Frankia | 弗兰克氏菌 |
9. | Streptomyces | 链霉菌 |
10. | Aspergillus | 曲霉 |
11. | Penicillium | 青霉 |
12. | Cyanobacteria | 蓝细菌 |
1. 动物 、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和非细胞类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
2. 节孢子,芽孢子,后垣孢子,掷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3. 直接测定法:细胞总数,活菌计数(平板计数法,液体培养法),膜过滤法
间接测定法:比浊法,重量法,生理指标法
4. 机械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过滤分离法;纤维素滤膜法;环境条件控制技术
5. 抗代谢物;抑制CW合成,破坏CM,抑制基本代谢,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6. 外毒素,内毒素 ,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人工脱毒后,保留着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抗毒素是指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制备的外毒素的抗体,作治疗用
7.芽孢或孢子,冷冻真空干燥。
8. 共生固氮,自生固氮,联合固氮,固氮酶,钼铁蛋白,固氮酶还原酶
9. Calvin cycle,逆柠檬酸循环,羟基丙酸途径,CO2被固定在一有机物受体上,接受了CO2的受体分子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CH2O)n,并重新生成该受体。
10. 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酸-D-丙氨酸,转肽酶
11. 光复活作用,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12. 形态学特征,生理及代谢特征,细胞繁殖,血清型,遗传分析,蛋白质比较,核酸碱基组成,核酸杂交,PCR,核酸测序,质粒分析,Fattyacid analyses(FAME)或醌型分析。
13.蛭弧菌与宿主, 地衣,根瘤,瘤胃或人体微生物
七.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4分)
0.5 λ
1.Resolution 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 ————
n sin θ
数值孔径值(Numerical Aperture,NA): n sin θ
2.基团转位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 磷酸糖转移酶运输系统: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三种酶)来完成物质的运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磷酸化)
3.Virion: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4.异形胞一般存在于成丝状生长的蓝细菌中,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数目少而不定。光学显微镜下壁厚、色浅、多少中空的细胞,与邻近细胞间有孔道相同。固氮场所。大量糖脂的厚细胞壁,减缓氧气向细胞内扩散。
5.石炭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和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率。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分钟,而供试菌定为Salmonella typhi(伤寒沙门氏菌)。
6.signature sequence单独存在于某些类群生物中短的寡核苷酸序列,限定了已经确认的三域,限定各个领域内部主要分类单位,有助于迅速确定某种未知微生物的主要系统发育类群。
7.Secondary Metabolism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8.transposable element转座因子: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
9.局限性转导温和噬菌体感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上宿主细胞发生溶源化,溶源菌因诱导而发生裂解时,在前噬菌体二侧的少数宿主基因因偶尔发生的不正常切割而连在噬菌体DNA上,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转移到受体菌中。
10. Hfr菌株的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因此只要发生接合转移转移过程,就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细菌染色体传递给F-细胞并发生重组,由此而得名为高频重组菌株(High frequency of recombination)。
11.Ames test检测化学诱变的标准是确定可疑诱变物是否能提高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率。
具体操作: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murium)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his¯)的回复突变率。
12.活性污泥是由微生物与污水(废)水中的有机、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形成的絮状物,又称为菌胶团。
八.问答
1.比较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古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差异。 6分
革兰氏阳性细菌特点: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磷壁酸: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赋予革兰氏阳性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表面负电荷 2分
革兰氏阴性细菌它的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外膜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种蛋白质组成的膜,有时也称为外壁。2分
古细菌细胞壁
(1)假肽聚糖(pseudopeptidoglycan)细胞壁 2分
N-乙酰葡糖胺和 N-acetyl-talosaminuronic acid (NAT), 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组成二糖单位
(2)多糖细胞壁
(3)糖蛋白(glycoprotein)
(4) 蛋白质细胞壁
2.试比较发酵和呼吸过程ATP的产生方式。为什么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的多?6分
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如EMP途径中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直接偶联ATP或G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以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可以存在于呼吸过程中,但产生能量相对较少。2分
呼吸是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和FADH2,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它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合成的生物过程。2分
无氧呼吸是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电子传递系统传给氧化型化合物作为的最终电子受体,从而生成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像NO3¯、NO2¯ 、SO42¯ 、S2O32¯ 、CO2等, 或延胡索酸(fumarate)等外源受体,氧化还原电位差都小于氧气,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2分
3.你如何通过诱变技术获得一株Hisˉ的大肠杆菌菌株?简要写出你的技术路线。5分
大肠杆菌野生型 1分 诱变(物理、化学诱变)1分 青霉素选择培养基本培养基(不加his) 1分完全培养基1分 影印平板证明(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 1分
4.完成下列微生物营养物质的比较表。6分(答案填写在空白处)每空0.5分
营养物质 | 微生物 | |
异养 | 自养 | |
碳源 | 糖、醇、有机酸等(有机碳化物) | 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
氮源 | 有机氮化物(蛋白质及其降解物)、无机氮化物、氮 | 无机氮化物、氮 |
能源 | 与碳源同 | 氧化无机物或利用日光能 |
生长因子 | 有些需要维生素等生长因子 | 不需要 |
无机盐 | 无机盐 | 无机盐 |
水分 | 水 | 水 |
五大种类 1分
超氧化物、过氧化物、羟基自由基 3分
5分
SOD | SOR | H2O2酶 | 过氧化物酶 | |
好氧M | √ | √ | ||
微好氧M | √ | √ | ||
氧的忍耐型M | √ | √ | ||
兼性厌氧M | √ | √ | ||
厌氧M | 无 | √ | 无 | √ |
营养物质 | 微生物 | |
异养 | 自养 | |
碳源 | ||
氮源 | ||
能源 | ||
生长因子 | ||
无机盐 | ||
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