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42:11
文档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诗歌练习题1、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上语文诗歌练习题1、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
 七年级上语文诗歌练习题

1、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3、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4、.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5、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                        。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古诗的特点:贵形象,贵情感,贵含蓄;贵凝练.

如何读懂诗歌:

1、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古人的生活情境。

           相关的文言知识:古诗是用古代汉语写的。

            相关的诗歌常识:题材与体裁;句与联;意象与意境;情感基调与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

2、抓住:题目、作者、注释、意象、情感基调、题材、关键词句、诗歌中的人、思想情感等。

3、贯通:诗歌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4、整合: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

1、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

2、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3、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欲”字表示“将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的颜色红艳,摇曳多姿。

4、.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5、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破、鸣、点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6、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吟余小立阑干外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山行留客

文档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诗歌练习题1、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