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KPI | 指标定义 | 评分计算标准 | 信息来源 |
| 1 | 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 | 会计核算及相关报表数据中出现差错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会计凭证、帐薄、报表 |
| 2 | 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 | 会计核算工作、财务报表完成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会计帐薄、财务报表 |
| 3 | 应收帐款周转率 | 计算公式:应收帐款的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比目标值每降低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4)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
| 4 | 应收应付款分析报告完成上报的及时性 | 分析报告完成上报延迟的天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应收应付款分析报告 |
| 5 | 对帐工作的规范性 | 对帐过程中出现遗漏,或者有问题而没有发现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对帐单、对帐工作记录 |
| 6 | 对帐工作完成的及时性 | 对帐工作延迟的天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对帐单、对帐工作记录 |
| 7 | 财务系统维护效果 | 财务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工作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系统运行记录 |
| 8 | 计算机耗材登记和日常管理的规范性 | 计算机耗材领入、发出、库存记录中出现差错的次数,以及日常保管过程中出现差错、遗失、损坏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计算机耗材领用发出记录 |
| 9 | 计算机耗材申领的及时性 | 计算机耗材领用延迟导致影响正常使用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计算机耗材领用发出记录 |
| 10 | 工会、技协会计工作的准确性 | 工会、技协会计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工会、技协会计帐薄、会计报表 |
| 11 | 工会技协会计工作的及时性 | 工会、技协会计工作完成延迟的天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工会、技协会计帐薄、会计报表 |
| 12 | 财务数据备篇工作的及时性 | 出现数据丢失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备篇数据 |
| 13 | 职责范围内相关文件、资料、档管管理的规范性 | 职责范围内文件、资料、档案日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差错、遗漏、损坏、违规借阅使用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文件、资料、档案、工作检查记录 |
| 14 | 职责范围内统计报表、资料上报的及时性 | 职责范围内统计报表、资料上报时间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资料签收确认记录 |
| 15 | 职责范围内相关档案整理归档的及时性 | 职责范围内相关档案整理归档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延迟的天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延迟 天,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财务科财务档案 |
| 16 | 投诉数量 | 因为工作出现差错、服务态度差等被投诉的次数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次,减 分,累计最低至5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相关投诉记录 |
| 17 | 合理化建议提出并被采纳的情况 | 有关财务核算等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优化建议的提出并采纳的数量 | 1)=目标值,得100分 2)比目标值每增加 条,加 分,累计最高至120分 3)介于其中按线性关系计算 | 合理化建议报告 |
| 序号 | GS | 指标解释 |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 |
| 1 | 应收应付款分析报告的质量 | 分析报告分析是否深入、论证是否充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的提出、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的作用大小 | 直接领导、应收应付分析报告 | |
| 2 | ||||
| 序号 | 否决性指标 | 指标解释 | 考核主体、信息来源 | |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