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循环日记的有关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3:45
文档

关于循环日记的有关问题

小学循环日记的推广实验研究海原一小张成龙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多年来困扰学生、教师的一大难点,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传统的作文训练束缚学生的思维,循环日记学生可以不拘形式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表达。二、研究的范围、对象本校3—6年级学生24个教学班1680多名学生。三、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四、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成果1、摆脱传统作文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写出童真,写出童
推荐度:
导读小学循环日记的推广实验研究海原一小张成龙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多年来困扰学生、教师的一大难点,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传统的作文训练束缚学生的思维,循环日记学生可以不拘形式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表达。二、研究的范围、对象本校3—6年级学生24个教学班1680多名学生。三、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四、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成果1、摆脱传统作文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写出童真,写出童
小学循环日记的推广实验研究

海原一小         张成龙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多年来困扰学生、教师的一大难点,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传统的作文训练束缚学生的思维,循环日记学生可以不拘形式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表达。

二、研究的范围、对象

本校3—6年级学生24个教学班1680多名学生。

三、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四、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成果

1、摆脱传统作文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写出童真,写出童趣。

2、让学生学会交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3、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让循环日记成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师与家长交流的平台,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5、通过循环日记的推广,让学生学会互相学、相互评价。

五、研究阶段

1、2006年3月—4月确定课题,申报课题立项。

2、2006年5月—12月在全校3—6年级开展循环日记的推广实验。

3、2006年1月11月,收集资料,结题。

4、2007年12月撰写实验报告,成果推广。

六、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组长:张成龙   负责结题实验报告撰写

课题组成员:魏建国   教务主任  负责学生《循环日记选》的收集、编辑。

段成茂、曹巧玲、牛军、王建廷语文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组的实验、材料、收集等。

七、课题目前的实验进展情况(根据宁夏新闻广播电台专题直播采访稿整理)。

(一)什么叫循环日记?

所谓的循环日记就是一个小组(5—6人)一本日记,每天轮写一人,一周之内小组成员每人轮写一次,这种日记,我们就叫循环日记。

(二)循环日记的特点?

1、循环日记与我们以往日记最大的不同就是表现在“循环”二字上,将班级中的学生按学习程度分为若干组,最好每个小组5—6人,保证在一周内每位学生轮写一次,日记本的扉页要安排好学生的交流次序名单——流程,并按流程完成发了每天的交接。

例如:我校六年组(5)班共有65名学生,将分为11个轮流小组,每组6名学生。其中第一组(超人组合)轮写流程是:星期一张琦;星期二王涛;星期三张玉;星期四马海娜;星期五丁晓梅,小组长是张琦。

2、循环日记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沟通架起了桥梁。

(1)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架起了桥梁:

例如五年级(3)班田燕同学一次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上课也不知老师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一上课就板着脸,一改往日和谐可亲的样子。全班同学也不知所措,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课堂上老师点名让我背诵昨天学的课文时,我一紧张,脑子嗡的一声本来背熟的课文,一时结结巴巴也背不下去了。老师一气之下让我坐在了教室最后面的一张桌子上,我的眼泪顿时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尽管老师今天这样不公平地对待我,但我还是爱我的老师……”当这位老师第二天看到这篇日记时,瞅见该生低头拿着书,挡住自己的脸,不时地窥探老师看日记后的反应,老师顿时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后悔自己昨天课堂上的冲动,伤害了颗多么善良的心,在学生当面也一时无语言表,就在学生的日记下面写了这样的评语:“老师首先向你说一声‘对不起’,老师不该对你那样,你就原谅老师犯的这个错误吧!老师今后一定注意,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当学生看到老师的评语后,头又抬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循环日记成了教师的一面镜子,很多老师都是通过这面镜子知道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并随时检查自己,提醒自己,要把知识带进课堂,把关爱带进课堂,把快乐带进课堂。

(2)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六年级(3)班邹绩凯一次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那天课间活动,我和我班的马小虎一起玩旋风卡,玩结束一看,少了两张我最喜欢的卡,我马上要过马小虎的卡一看,正好有那两张,我断定是他偷了我的,我就说:‘你是个贼,偷了我的卡!’马小虎说:‘我没偷,这卡本身就是我的!’‘你还不承认,你就是贼……’因为旋风卡的事,我和马小虎两天没说话,第三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还想着我最爱的那两张卡,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突然感到身下有什么硬东西,我手伸进去拿出来一看,正好是我少的那两张卡。我冤枉了好朋友马小虎,我现在真后悔,马小虎我向你说声对不起,咱俩还做好朋友吧!”

通过在日记本上的沟通,两个小伙伴解除了误会,和好如初。人们常说:“八月的天,小孩子的脸”,说明孩子这间情绪变化无常,循环日记也为学生之间解决了好多存在的问题。

(3)为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五年级的刘佩佩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真羡慕做大人,下班回家吃完饭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睡大觉,双休日还去打麻将……我成天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爸爸妈妈还给我布置了很多,好不容易盼来的双休日也被各种班安排得满满的……我有时多想看看电视轻松轻松,可爸爸妈妈一看见就板着脸说:‘做作业,看书去!’我感到苦海无边,多想有自己的时间痛痛快快地玩。”家长看到这篇日记后,刚开始不在意,以后又在老师的沟通下,了解了孩子的一切,给孩子的作业布置少了,每天规定了玩耍的时间,电视中的少儿节目,动物世界也让他看了,孩子也通过这些节目学习,了解了好多知识。现在每个家庭孩子少,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也迫切了,往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熟不知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循环日记也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4)循环日记也为老师和家长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家长平日里忙于工作,很少和老师来往,老师也由于工作繁忙,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家访,家长就在学生的循环日记上写出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对老师的一些要求,老师也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看到这些在日记上象书信一样的交流,也知道了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介,对自己的希望,孩子会更好的去表现自己,因为每个孩子都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

3、循环日记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已成为未来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循环日记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传统的日记一人写、两人看(学生自己、老师)没有交流,没有展示,只局限在一片小小的天地里,写什么内容,水平高低也成了学生、老师二人之间的秘密,这种训练形式不符合现代作文教学的思想。循环日记将学生水平不同的一组编在一起,第二个写的就是第一个写的读者、评者、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老师最好将写得好的学生安排在前,为后面学有困难的学生写作提供学习借鉴的范例。有好多学生在日记循环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每一个星期完成一个循环后,本组同学要评出最佳日记,要在全班发布,老师在评学生日记时要注意多鼓励,当学生思维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老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要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家长的评语也要多鼓励,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希望达到学生最终成功之路。

(三)学校如何想出这种方法,来调动孩子写作热情的?

1、为了改革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长期以来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单靠课本中要求的8次习作,远远达不到训练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加训练密谋,写日记是一个措施。

2、为了减轻学生、老师的负担。传统的日记要求学生每天写,老师每天批阅检查,加大了学生、教师的负担循环日记每周写一次,每学期一个学生写20篇左右,每天大约是12篇左右日记,便于教时随时批阅,关注到每一名学生。

3、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传统日记每天一篇,长期下去学生感到十分乏味,有时无写的内容,让学生很为难,就只好象挤牙膏似的生编硬造。循环日记每周写一篇,大家都要评,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写得最好的那位,循环日记内容又不受,写什么完全由学生自己写,学生有写作的动力和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

4、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作文就是教做人。”

(四)采用循环日记方法以来,学生在写作上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1、写作的积极性高了,过去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头疼,是因为写作时条条框框太多,再加上对思想性要求高,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循环日记不同了,没有,让学生自由地去写,大胆地去写,学生就能放飞自己的思维,表现自己,彰显生命的风采,过去那种千篇一律、雷同居多的习作少了。

2、写作水平有了提高。要写好一篇循环日记,学生就要平时多留心身边发生的一起,要去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的词汇和鲜活的素材,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创新的体裁多了,除读书笔记、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外,还有诗歌、散文、童话故事、科幻小说……循环日记不只是日记,它已成了“作文大全”“百科全书”了。这些都可以丰富每一位学生的信息量,因为我知道山区的孩子课外读物很少,我也曾经调查过两所农村学校的几个年级,仅有两名同学有两本《小学生作文选》。

3、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循环日记要求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做真人,在日记中有时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模范人物讴歌,也有对社会反面人物好事的鞭达。日记中不断闪现着智慧之光,真善美之性,他们明辨是非,更有理想,更上进。

4、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和谐了,师生共同评价日记,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老师成了真正意义上学生知识的建构者,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学生也不再是唯言是听的接受者,大家互相尊重,互诉心声,零距离地教学,师生关系和谐了。

5、教师的角色转化了,服务意识增强了。

如果说课堂上还是教师导得多的话,那循环日记(优秀作品)发布会,是学生引导老师走进学生的作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老师是一个虚心的倾听者,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点评日记,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交关怀。

6、教师更注重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了。过去的教师、课堂教学完全依赖于课本,学生把课本当经一样读,有时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教师春天带学生去踏青,赞美春天;下雪时带学生走进雪地,玩雪球,打雪仗;在红军长征纪念日时,带领大家诵读《清平乐·六盘山》,让“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激励大家。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更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挖掘。

(五)学生在哪天写出有一定影响的作品?

1、故事续编:《新编西游记》

第一集《诚信经》……“如来佛派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忘记了取《诚信经》,被如来佛惩罚,让他到高老庄中学去上高中。要知学得如何,切听下回分解。”

第二集《求学》

第三集《募捐》

第四集《猪八戒上清华》

……

2、(1)广告:五(3)班苟伟

古时一男子杀了人,为了灭迹,他到一河边使劲洗溅在身上的血迹,可怎么也洗不净。这时过来一小鬼对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洗不干净,因为你没有用雕牌洗衣粉。

(2)马小虎,为海原西瓜作广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买瓜声,

海原西瓜        甜遍天下。

3、(1)写亲情    刘路      (2)六(3)班张鹏  爷爷

(3)马斌涛    家庭电视大战

4、写风土人情

(1)五(6)张敏《在山走动的地方》

(2)六(4)岳凌涛《有趣的燎干节》

(3)六(2)高凯歌《古尔邦节》

5、读书笔记

四(1)张偲偲《读〈孝行天下刘芳艳〉》有感

6、写童趣

四(5)田黎明《救爸爸》

7、写自立自强

李娜《见习“大总统” 》

六(5)单慧玲《我愿做砖头》

8、写爱心

 六(4)程娇《爱心课堂》

(六)下一步学校如何推广这种新的写作形式?

1、做好“循环日记推广实验研究”这个区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从实践上、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循环日记的做法,做大做强,让它真正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为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服务。

2、提高评价的功能:评价具有导向性,循环日的评价要突破传统习作评价中重视学生写作方法,写作内容思想水平,写作水平的评价,尽量少写评语,多写心语,回答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赞美他们创新之处,进步之处,暗示日记中的不足,点拨查找的资料,让老师走进学生,让学生亲近老师,提高学生的评价水平和鉴赏力,评养他们合作做事的水平。

3、创新的日记内容,让它趣味性更浓。除记录学生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外,倡导读写童话故事,自编童话故事,整理民间故事,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和    共写循环日记等。

4、加强宣传,激励学生写好循环日记,班级每天发布最佳日记,校园广播循环日记,橱窗展出循环日记,在即将开办的县电视台少儿栏目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循环日记,向各儿童报刊投递日记稿件,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成功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做一个美好的梦。

5、让循环日记更具个性化。有一本漂亮美丽的日记本,有一个个性化的组名(例:山鹰组合、暴龙队……),个性化的笔名(旋风小子、飞天小女警、美猴王……),讨论制定好每组“循环日记规则”,并要求每组成员按规则去做;让日记内容图文并茂,每周每篇日记星期评定(1—5星期)。

一个教研成果的推广,必将还会遇到好多的问题,尽管我们在循环日记方面有了一定的尝试,但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探索,一定能将循环日记做大做强,学生的习作水平一不定期能得到提高。

文档

关于循环日记的有关问题

小学循环日记的推广实验研究海原一小张成龙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多年来困扰学生、教师的一大难点,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传统的作文训练束缚学生的思维,循环日记学生可以不拘形式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表达。二、研究的范围、对象本校3—6年级学生24个教学班1680多名学生。三、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四、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成果1、摆脱传统作文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写出童真,写出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