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提纲一 万薇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2:25
文档

四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提纲一 万薇薇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学期:上学期设计时间:2014年9月5日NO:1课题观潮课型或课时1.1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学习时间9月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学习重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学习难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搜集钱塘江资料。课前训练自我介绍预习导学讲解“观潮”和“天下奇观”展
推荐度:
导读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学期:上学期设计时间:2014年9月5日NO:1课题观潮课型或课时1.1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学习时间9月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学习重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学习难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搜集钱塘江资料。课前训练自我介绍预习导学讲解“观潮”和“天下奇观”展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1

课题观 潮

课型或课时1.1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学习重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学习难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搜集钱塘江资料。

课前训练自我介绍
预习导学讲解“观潮”和“天下奇观”
展示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学习生字词 ,读着读着,有什么发现?3.深入课文,体会“壮观”

大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交流你喜欢哪句?

(预设: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解词意

齐头并进: 多方面同时前进。

浩浩荡荡: 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山崩地裂: 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声势巨大

反思测评句子比较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那声音好像大地裂开了,山倒了所发出的。

哪句好?为什么?

巩固拓展这节课我们从潮来时的景象,体会到它的壮观。

潮来前、潮来后又有哪些壮观的景象呢?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2

课题观 潮

课型或课时1.2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学习重点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懂得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训练自我介绍
预习导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展示交流

合作展示

a.大潮从远处出现,人们看到了什么?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b.“横贯”是什么意思?“形成一道白色城墙”是什么景象?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c.“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是怎样的景象?e.大潮由远及近,从声音、形状上的发展是怎样的?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录像听读。再次感受大潮的美与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谁能用一句话把潮来时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的发展表述出来。

反思测评1.作者是按照   —      —     —     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的。

2.作者是从     、     、     这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

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文中的比喻句你知道吗?找出两个自己喜欢的比喻句。

巩固拓展如果你是一个观潮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感到怎样?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3

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课型或课时1.3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学习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
课前训练讲故事
预习导学提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展示交流

合作展示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河床、切割、堪称”等词语的意思。2.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

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

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大家先自学批注,读课文,谈感受深的地方,再有语气地读一读。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

反思测评选词填空  

 严厉 严格 严肃1.老师对每个学生要求都很(  )。2.老先生(  )地说:“以后要早到。”3.爸爸(  )批评了我。

 坚定 坚决 坚强4.敢死队的勇士向首长发誓:(  )完成任务。5.他把一个(  )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6.王二小面对敌人(  )不屈。   

巩固拓展(出示图片)请学生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4

课题鸟的天堂课型或课时1.4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大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学习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

课前训练讲故事
预习导学你认识哪些小鸟?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吗?  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

展示交流

合作展示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逼近:靠近、接近。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反思测评竞争上岗

继续  陆续  连续

1.我们(  )跳上一只小船。

2.小麦(  )三年获得了大丰收。

3.我们(  )拍牚,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缓缓  渐渐

1.秋天来了,天气(  )凉了。

2.一个朋友拨着桨,船(  )地移向河中心。

我能用下面词语造句

陆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拓展文中两次写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很安静,第二次很热闹。这是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下节课我们重点来领悟动静结合的妙处,同学们可以回去品味品味。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5

课题鸟的天堂课型或课时1.5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习难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课前训练讲故事
预习导学在广东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洲。一天,一只仙鹤看中这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棵榕树枝,说来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万千灵鸟,鸣声呼唤,翩翩起舞,形成了南国的一个奇观“鸟的天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展示交流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______线划出来。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树?看到这棵大榕树,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自由朗读7、8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方法:圈点批注,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4.文中的“我”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又看到了什么?和第一次相同吗?

5.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看到这么多的鸟,作者心情如何?

我喜欢的句子有: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b(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请学生读一读.

反思测评读句子,比较表达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1. 这南国美丽的树!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2. 这“鸟的天堂”是鸟的天堂。  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

2. 你怎样理解画波浪线的句子?

巩固拓展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作者描述的方法也不同,有静、有动,同学们都喜欢。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才能够写出好文章。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景物。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6

课题火烧云课型或课时1.6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学习难点学习语言的准确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课前训练成语接龙
预习导学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板书:火烧云)
展示交流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学生交流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都有哪些颜色?

二、请你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

三、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四、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吗?

一、 火烧云的颜色很多(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二、 小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反思测评我知道

火烧云上来了,由于霞光照耀,人和动物都改变了颜色,阅读课文后填表。

  

 

事物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
颜色  

 

  

 

  
巩固拓展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7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或课时1.7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画
课前训练对歇后语
预习导学一、 出示图画

1. 仔细看图,了解内容。

2. 同桌交流所看到的内容。

展示交流读“我的发现”,学会喧读边想象

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1.每小组抽一个人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台下同学仔细听并进行补充。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反思测评请学生自由说说你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中的收获.让小组评评.

巩固拓展在说一段话中,要注意哪些要点?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8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或课时1.8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完成习作。
学习重点懂得如何表达想要说的话
学习难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训练对歇后语
预习导学一、 出示各自旅游的照片。

1. 讲各自的经历。

2. 讲游历时看到的风景。

展示交流二、 请两个同学上台讲风景。

1.理清讲解的顺序(结构)。

(1)总分总结构。

(2)时间顺序。

(3)方位顺序。

要求写作的语言优美。

(1)用上恰当的形容词、动词。

(2)用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引用)

反思测评作业。

写作:美丽的                

巩固拓展讲一讲今天在课堂上学会了用什么顺序去写一写美丽的地方?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9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或课时1.9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完成习作。

修改习作

学习重点懂得如何表达想要说的话
学习难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训练成语接龙
预习导学想知道同学们都浏览了哪些自然景观吗?
展示交流同桌交换自己的习作,相互评议,提出修改建议。
同学之间互传达自己的作文,相互进行评价及提出修改建议
反思测评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巩固拓展评议出优秀习作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10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或课时1.10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 积累对联  学习趣味语文

学习重点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习难点学习趣味语文
教学准备幻灯片
课前训练成语接龙
预习导学出示另一个片断

(1)边读边想象交流

(2)认识边读边想象的好处,能和作者同历其境,能和作者同悟美好.

展示交流学习“日积月累”1.读对联,认识对仗的特点。2.继续读其他的对联

学习趣味语言1.出示对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1.了解对联的来历。

2.了解对联的意思。

反思测评出示文句。

(1)读法: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2)出示类似的语句进行练习。

例 :清心明目

巩固拓展自己找一些喜爱的对联、回文来读。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11

课题题西林壁课型或课时2.1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

学习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学习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训练古诗文诵读
预习导学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

展示交流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强调在吟诵《题西林壁》中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理趣。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读示范,指名说说准备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你在朗读中联想到了什么类似的生活现象?一边感受一边朗读。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身在庐山”现象,再反复吟诵后两句。

教师出示自己所作《象棋》:孤相单士护王宫,炮马车卒狭路逢。不识棋局真面目,只缘身在棋局中。引导对比阅读,找出异同。生选小组代表展示。鼓励把生活中的类似感悟也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尝试写一写。集体交流。
反思测评注释

题——

西林——

缘——

默写    《题西林壁》

                         

——————

————————————       ————————————

————————————       ————————————

我懂得下面诗句的意思,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巩固拓展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12

课题游山西村课型或课时2.2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   字典

课前训练古诗文诵读
预习导学山西村不仅写了景物的美,而且写了人的活动,通过一些丰盛的食物,学生去感受村民们对到访客人是怎样的态度呢?这些热情大方好客的村民们,给人们展示的是纯朴的人性美。同学们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了解作者的意图,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展示交流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个别读。

2.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3.同学讨论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汇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汇报生字识记情况,学生自报生字默写。

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生小组内选代表发言。

反思测评注释

山西村——

腊酒——

豚——

疑——

我懂得乐下面诗句的意思,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巩固拓展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13

课题爬山虎的脚课型或课时2.3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课前训练对对联
预习导学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
展示交流一、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三、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1.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生组成汇报小组,表演读,小组读,男女读。

2.生自由说说最喜欢哪一个句子,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并把喜欢的句子领着同学一起诵读。

反思测评一、我会认

站(站岗)           隙(缝隙)           经(经常) 

占(占位)           痕(痕迹)           茎(嫩茎) 

曲(弯曲)           逐(追逐)           焦(焦急) 

由(理由)           遂(未遂)           瞧(瞧一瞧)

二、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

漾起波纹: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 

均匀:指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积。本课指爬山虎的叶子分布均匀,没有重叠。 

休想:别想,或不要想。 

牢固:坚固,结实。

巩固拓展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实地考察,以便距离接触;查找课外资料,以研究它的生长原理;钻研课文,因为作者的观察与描写都很细致……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细致观察的方法,将来为自己的写作打下基础。
教后反思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

年级: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学期:上学期  设计时间: 2014  年 9  月 5  日   NO:14

课题爬山虎的脚课型或课时2.4
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
学习时间9月

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4.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训练对对联
预习导学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现在,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聊聊课后大家都观察了些什么,都有些什么收获。
展示交流一、生自学第三段      

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二、生自学第四段

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三、生自学第五段.同桌讨论、汇报。

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1. 生汇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例: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这一句先写叶子的颜色,“绿得那么新鲜。”接着具体写出了这些叶子使人看了非常舒服:“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不“重叠”,也不留“空隙”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的特点和人们看后的感受。

2.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同学之间可互相点评,有哪些欠缺,有哪些闪光点。

反思测评一、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巩固拓展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作者通过对爬山虎的脚的具体介绍,将这一植物的特点写了出来。同学们把这两节课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去,将会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
教后反思

文档

四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提纲一 万薇薇

安义县中小学展示交流提纲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学期:上学期设计时间:2014年9月5日NO:1课题观潮课型或课时1.1策划者夏妍审核者陈敏华导学者夏妍学习时间9月学习者学生班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学习重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学习难点能依靠朗读想象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搜集钱塘江资料。课前训练自我介绍预习导学讲解“观潮”和“天下奇观”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