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承式系杆拱桥
施工监控方案及结构分析
编制:
审核:
复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监测阶段划分及各阶段施工简况 2
三、施工过程控制的内容 5
四、施工控制测点布置方案及设备统计 6
五、施工控制方法 9
六、计算成果 10
一、工程概况
红庙公路桥位于梁山县馆驿镇西红庙村西南,柳长河输水线路桩号7+952处。本工程线路全长735.2m,其中桥梁长520.32m,宽9.5m,引道长214.88m,宽9.5m。桥梁上部结构为27*1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85m下承式系杆拱桥;主桥下部构造为圆头矩形混凝土墩,其余为柱式桥墩,桥台为柱式台;基础均为柱基础。
二、施工监测阶段划分及各阶段施工简况
2.1、施工线形监控意义
桥梁施工控制不仅是桥梁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桥梁施工宏观质量的关键及桥梁建设的安全保证,它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安全预警、施工指导以及及时为设计提供依据。任何体系的桥梁在每一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和变形是可以预计的,因此当施工中发现测试的实际值和预计值相差过大时,随即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排除问题后方可继续施工,避免出现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本次施工控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2.1.1通过对施工方案的有限元计算,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保证桥梁施工各阶段的主体结构、附属结构的强度和稳定系数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
2.1.2 通过现浇系梁的预应力张拉效果测试,掌握系梁施工质量和应力状态,为下一阶段拱肋的节段安装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
2.1.3 拱肋安装、接头混凝土灌注过程的拱肋应力、线形测试与分析,掌握拱肋成型的状态。
2.1.4 通过吊杆张拉的方案优化计算,确定拟定的张拉顺序中各吊杆张拉力的大小,确保吊杆张拉力满足设计要求并力争避免繁琐的吊杆内力调整施工。通过吊杆张拉过程中拱肋和系梁的应力状态测试,了解吊杆张拉的施工质量。
2.1.5 通过二期恒载施工过程拱肋、系梁、吊杆等应力(或内力)的测试,了解成桥质量,为桥梁验收提供技术资料。
2.2、监控划分阶段
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顺序,结合本桥结构力学特性及施工方法,施工控制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施工简要内容如下:
图1 施工控制阶段1—系梁预应力张拉完成
主要监控内容
在系梁第一批纵向预应力和横向预应力张拉完之后,在已定好的测试断面测试系梁应力(测试断面见后节)。
图2 施工控制阶段2—拱肋合拢前观测
主要监控内容
在拱肋吊装的时候测试系梁在拱肋吊装时候的应力变化、线形变化,对拱肋吊装时候的线形控制,以及对拱肋支撑立柱的变形监控。
图3 施工控制阶段3—拱肋合拢阶段
主要监控内容
测试拱肋在系杆张拉前线形和应力,调节拱肋线形直到拱肋线形在设计误差范围之内后,进行焊接和横撑的焊接安装。测试系梁在拱肋支撑立柱的作用下,应力及线形变化情况。
图4 施工控制阶段4—吊杆张拉
主要监控内容
在系杆张拉时测试拱肋、系梁、吊杆的应力变化情况,防止在调索的过程中吊杆局部拉应力过大引起梁体顶面混凝土开裂。监控在张拉吊杆时系梁线形、应力变化情况,防止系梁顶面出现拉应力。
图5施工控制阶段5—支架拆除阶段
主要监控内容
在支架拆除时测试系梁线形变化及应力情况,测试吊杆和拱肋的应力是否跟设计值相符合。观测拱肋线形是否在设计误差范围之内。
主要监控人员
| 人员 | 职务 |
| 于永秀 | 总工 |
| 李永清 | 副总工 |
| 周永富 | 工程师 |
| 田秀山 | 工程科长 |
| 黄安源 | 技术员 |
3.1、施工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
1)施工方案检算;
2)系梁施工及第一批预应力张拉阶段;
3)拱肋节段拼装阶段;
4)拱肋节段合拢阶段;
5)拱肋支架拆除即拱肋成型阶段;
6)吊杆安装及张拉阶段;
7)主梁第二批预应力张拉及吊杆力调整阶段;
8)支架拆除阶段;
9)二期恒载施工及成桥阶段。
3.2、各阶段的监测项目
3.2.1 施工方案检算
通过对施工方案的计算,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完善方案,以保证系梁施工、拱肋拼装及混凝土灌注、吊杆张拉等各个工序的施工方法的可操作性。
3.2.2 系梁的混凝土灌注及第一批预应力张拉
梁体预应力体系各项瞬时损失的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
桥面线形的测试
主梁关键截面混凝土应力
3.2.3 拱肋节段的拼装及混凝土的灌注
拱肋线形的测试
拱肋关键截面的应力测试
3.2.4 拱肋支架拆除及吊杆张拉阶段
拱肋关键截面的应力测试
拱肋的线形测试
系梁关键截面混凝土应力
吊杆力测试
3.2.5 桥面附属设施的安装、系梁第二批预应力张拉及吊杆力调整
拱肋关键截面的应力测试
拱肋的线形测试
系梁关键截面混凝土应力
吊杆力测试
3.2.6 系梁支架拆除及成桥阶段
拱肋关键截面的应力测试
拱肋的线形测试
系梁关键截面混凝土应力
吊杆力测试
四、施工控制测点布置方案及设备统计
根据本桥结构特点,结合施工方案及施工中的重点控制内容,应力、线形、吊杆力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方案如下:
应力及吊杆力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见图6。
图6 应力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方式
应力及索力测试截面位置描述、测点统计及测试内容见下表。
表1 应力及索力测试截面位置描述、测点统计及测试内容
| 截面编号 | 截面位置描述 (据现场情况可适当调整) | 测试部位 | 测点 统计 | 备注 |
| 1-1 | 拱脚 | 上、中、下断面 | 16 | 应力 测试 |
| 2-2 | 拱肋1/4截面 | 上、中、下断面 | 16 | |
| 3-3 | 拱肋2/4截面(跨中拱顶) | 上、中、下断面 | 16 | |
| 4-4 | 拱脚 | 上、中、下断面 | 16 | |
| 5-5 | 系梁1/4截面 | 顶板、底板 | 8 | |
| 6-6 | 系梁跨中截面 | 顶板、底板 | 12 | |
| 7-7 | 系梁拱脚截面 | 顶板、底板 | 14 | |
| 8-8 | 系梁跨中横梁 | 顶板、底板 | 8 | |
| 9-9 | 系梁拱脚横梁 | 顶板、底板 | 14 | |
| 吊杆力 | 所有吊杆 | 30 | 杆力 测试 | |
| 应变测点总数 | 120个 | |||
| 吊杆力测点总数 | 30个 | |||
图7 变形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方式
线形测试截面位置描述、测点统计及测试内容见下表。
表2 线形测试截面位置描述、测点统计及测试内容
| 截面编号 | 截面位置描述 | 测试部位 | 测点统计 | 备注 |
| BX1 | 拱脚 | 两侧断面 | 2 | 线形测试将贯穿于各个工序 |
| BX2 | 拱肋1/4截面 | 两侧断面 | 2 | |
| BX3 | 拱肋2/4截面(跨中拱顶) | 两侧断面 | 2 | |
| BX4 | 拱肋3/4 截面 | 两侧断面 | 2 | |
| BX5 | 拱脚 | 两侧断面 | 2 | |
| BX6 | 系梁端部 | 梁体两边箱顶板 | 2 | |
| BX7 | 系梁1/4截面 | 梁体两边箱顶板 | 2 | |
| BX8 | 系梁2/4截面 | 梁体两边箱顶板 | 2 | |
| BX9 | 系梁3/4截面 | 梁体两边箱顶板 | 2 | |
| BX10 | 系梁端部 | 梁体两边箱顶板 | 2 | |
| 基准点 | 2 | |||
| 系梁线形测点总数 | 10 | |||
| 光学棱镜测点 | 10+2 | |||
表3 主要设备统计表
| 序号 | 名 称 | 型 号 | 性能指标 | 数量 |
| 1 | 振弦应变读数仪 | GK403 | 测试范围:0-5000me 测试精度:±0.5% | 2台 |
| 2 | 数据采集模块 | 测试范围:0-5000me 测试精度:±0.5% | 6个 | |
| 3 | 数据采集仪 | NDAU1403 | 2台 | |
| 4 | 精密水准仪 | DSG-32 | 测试精度:±1mm | 1台 |
| 5 | TCA-1800A型全站仪 | TCA-1800A | 角度1// 线坐标1mm | 1台 |
| 6 | 索力测试仪 | SL-2A | 测试精度:±3% | 1台 |
| 7 | 内埋振弦式应变计 | Model-4200 | 测试精度:±1me | 56个 |
| 8 | 外贴振弦式应变计 | Model-4000 | 测试精度:±1me | 个 |
| 9 | 桥面线形测点 | 10个 | ||
| 10 | 拱肋线形测点 | 12个 |
5.1 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中的理论计算,确保各个施工阶段均是在结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开展。
5.2 工艺试验
1) 通过随梁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试,检验梁体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随时间发展的规律,为理论计算提供必要的计算参数。
1) 通过梁体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锚口摩阻、夹片回缩、弹性压缩等预应力瞬时损失的测试,检验预应力损失及张拉工艺,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5.3 主梁预施应力效果
通过梁体预应力效果测试,保证建立的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5.4 拱肋关键截面的应力及线形测试
通过拱肋拼装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关键截面应力测试,了解拱肋拼装质量及混凝土灌注质量,确保拱肋成型的应力及线形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5.5 吊杆内力测试
利用索力测试仪,对吊杆内力进行各阶段、逐根测试,确保吊杆的张拉质量。
5.6 桥面线形测试
利用高精度水平仪、静力水准测试仪和桥面线形永久测点,测试桥面的线形变化。
5.7 各施工阶段系梁主要截面的应力测试
拱肋拼装、混凝土灌注、吊杆力张拉、支架拆除、二期恒载上桥等施工过程中系梁的应力测试,确保各阶段系梁关键截面的应力满足强度安全。
六、主要计算成果
计算采用工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考虑了材料和结构的的非线性。系梁、吊杆、拱肋、横撑分别采用梁单元、索单元、拱单元、与桁架单元进行模拟。计算施工阶段应完全按照设计施工阶段进行模拟。
因没有工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暂时无法进行该模型的实际模拟计算。
通过实际模计算结果可以表明本方案采用的支架稳定性,刚度均满足施工安全和施工精度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