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年 级 历 史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题号下。)
1.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汉武帝 B. 隋文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2.隋炀帝为加强南北联系和交流,征发数百万民工( )
A. 修筑长城 B. 修建都江堰 C. 开凿大运河 D. 兴建北京城
3.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的千古佳话,唐太宗时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是( )
A. 金城公主 B. 王昭君 C. 西施 D. 文成公主
4.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的主题是“盛世中国,诗意长安”,它令我们联想到我国诗歌创作的巅峰时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5.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成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是( )
A.维吾尔族 B. 苗族 C. 回族 D. 白族
7.宋朝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頫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8.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
A. 鉴真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郑和
9.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 废行省,设三司 B. 八股取士
C.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0. 小强想写关于南宋内容的论文,下列哪个论文题目不能用( )
A. 澶渊之盟 B. 郾城大战 C. 繁华临安 D. 纸币的使用
11.秦朝统一六国,但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与秦朝相似的朝代是以下哪个( )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1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 灭亡西夏 B. 建立元朝 C. 统一蒙古 D. 定都大都
13. 其统治被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4.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 )
A. 杨坚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赵构
15.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 行省 B. 尚书省 C. 六部 D. 中书省
16.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被称为( )
A. 流求 B. 夷洲 C. 琉球 D.
17.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 .小说 B. 诗 C. 散文 D. 词
18.明朝废除丞相后,分理政务的是( )
A. 三司 B. 六部 C. 内阁 D. 锦衣卫
19.如果你是明太祖在位时的一名地方,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应去( )
A. 南京 B. 北京 C. 西安 D. 洛阳
20.生活在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是(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辛弃疾 D. 陆游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1、文学艺术大放异彩:(6分)
(1)“颜筋柳骨”是对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书法的评价。
(2) 大画家______________ 的《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3) 生活在北宋的_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三、辨析改错(每小题2分,共6分)
2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的不需要再改正。
【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唐朝。
改正:
【 】(2)1684年,清设置府,隶属于福建省。
改正:
【 】(3)历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地方的册封。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1小题;共 10分)
23.材料一 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三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的名称。(6分)
(2)材料一在历史上称什么?(1分)宋朝还向哪些纳过“岁币”?(2分)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战役是哪次?(1分)
五、活动与探究(8分)
24.根据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3分)这三次反侵略斗争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3分)
七年级历史参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题号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C | C | D | B | B | C | A | D | D | A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B | C | C | C | D | C | B | B | A | B |
、组合列举(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1. (1)颜真卿 柳公权
(2)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3)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三、辨析改错(每小题2分,共6分)
22.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唐朝。
改正: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2)1684年,清设置府,隶属于福建省。
改正:
【×】(3)历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地方的册封。
改正:历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的册封。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1小题;共 10分)
23. (1)①契丹族---契丹国后改为辽
②党项族——西夏
③女真族——金
(2)澶渊之盟。 西夏、金。 郾城之战(收复建康)
五、活动与探究(8分)
24.根据文字,回答问题:
(1)三次英勇斗争”是指: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雅克萨反击战。
(3分);共同作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利益(意思相近即可)(2分)。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面对国家有难,应挺身而出(意思相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