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 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09年03月01日发布 2009年03月01日实施
路基施工工艺
一、路基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基床表层厚度0.6m,基床底层厚度1.9m,基床厚度2.5m。
2、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路堤基床以下部分、桥涵缺口压实度要满足路基施工规定要求。
3、基床填筑按设计厚度填筑,
1)表层误差0—30mm以内,
2)底层误差±30mm。
4、路基面高程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5、中线至路肩一侧的宽度误差不大于0 ~ +100mm。
6、宽度不小于设计值,一般应大于设计宽度50-100mm。
7、平整度偏差控制在±15mm以内(用2.5m直尺检查)。
8、横坡偏差不大于±0.5%。
二、路基施工工艺要求
1、不得采用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土料作为路基填料。所有填料必须经试验室检验鉴定合格,并报监理同意后方可使用。
2、路基填料应干净无杂物,当发现土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抽验,确定填料合格方可使用。
3、路基地基应根据施工时地面和土质的实际条件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必须认真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侵入基床的树根必须挖除。
4、地表处理后留下的较大面积水坑、树根坑、障碍物及建筑物移去后的坑穴,用符合要求的填料回填至周围标高,压实度要达到相应要求。
三、地基表层及路堤与路堑连接处的处理
⑴地面横坡缓于1:10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地段,应清除地表草皮及腐植土。
⑵地面坡率为1:10~1:5时,应清除草皮。
⑶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覆盖层较薄(小于基床厚度)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
⑷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经检算后稳定基底按上述办法处理。对安全稳定有影响的,设置挡土墙等支挡结构予以收坡加固,靠山侧设置排水设施,并采取砌石加固和防渗,达到路基稳定的需要。
⑸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其天然密实度小于表1的规定值时,当松土厚度小于0.3m,应将原地表碾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以达到表1规定的压实标准。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表1)
| 填筑部位 | 压实指标 | 填料类别 | ||||
| 细粒土、粉砂 | 砂类土(粉砂除外) | 砾石类 | 碎石类 | 块石类 | ||
| 不浸水部分 | 压实系数K | 0.90 | ||||
| 地基系数K30(MP/m) | 80 | 80 | 110 | 120 | 130 | |
| 相对密度Dr | 0.7 | |||||
| 孔隙率n(%) | 32 | 32 | ||||
| 浸水部分及桥 | 压实系数K | |||||
| 地基系数K30(MP/m) | (80) | (110) | (120) | (130) | ||
| 相对密度Dr | (0.7) | |||||
| 孔隙率n(%) | (32) | (32) | ||||
⑺线路经过水塘地段,首先排水疏干,然后抛填片石挤淤。抛填片石顶面高程为岸边高程加0.5m,顶面设1.0 m宽平台,并且抛填片石顶面应级配,级配碎石与填土之间设0.3m厚的碎石垫层。
⑻路堤与岩石路堑连接处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与相邻基床表层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应选用A组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表2基床底层的要求。当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
基床的压实标准(表2)
| 层位 | 压实指标 | 填料类 | |||
| 细粒土、粉砂 | 砂类土(粉砂除外) | 砾石类 | 碎石类 | ||
| 基床表层 | 压实系数K | 0.93 | |||
| 地基系数K30(MP/m) | 100 | 110 | 140 | 140 | |
| 相对密度Dr | 0.8 | ||||
| 孔隙率n(%) | 29 | 29 | |||
| 基床底层 | 压实系数K | 0.91 | |||
| 地基系数K30(MP/m) | 90 | 100 | 120 | 130 | |
| 相对密度Dr | 0.75 | ||||
| 孔隙率n(%) | 31 | 31 | |||
1、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掏底开挖或爆破法施工。
2、开挖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提出变更设计,批准后方可施工。
3、路堑开挖预留边坡厚度要合适,保证刷坡后,边坡面平顺稳定,曲线圆顺。当边坡高度大于2米时,刷坡应随开挖逐段逐层进行。
4、土方路堑基床设计有压实要求时,路基面开挖标高应根据试验确定预留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
5、石方路堑开挖的施工方法应能保证边坡稳定和坡面平整,爆破优先选用深孔爆破,坡面必须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
五、路堤施工
1、路堤土石方施工应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流水作业法(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验区段;八流程是: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当填筑高度大于1米时,边坡整修应自下而上逐层进行,确保边坡平顺、稳固。
2、填筑试验
1)、路堤填筑前应根据填料种类,密实度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压实试验。
2)、试验时,铺料的厚度应按30—50cm,从最低值开始依次选取,以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规定要求。
3)、压实试验要确定压实机具类型,铺层厚度,压实遍数。
4)、压实试验要确保压实密度应高于规定值
5)、不同填料路堤应在试验段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填筑
3、土质路堤填筑
1)、填筑前路堤基底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
2)、应按试验的厚度,水平分层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采用同一种填料,当地形高低不平时,应从低到高、由两边向中心分层填筑。每填一层,测量人员都应在边线划出标记,并插杆挂线控制边线和填层厚度。经常检查路基的中线和水平。
3)、同一填土施工点,必须实行统一调度指挥。控制分层填筑厚度,按施工区段作出标记,每层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大于压实试验确定的厚度。
4)、推平整理。为了保证顺利碾压,确保均匀密实,减少碾压遍数,填筑后需进行推平整理,并应做成2%—4%的横坡。在进行每层压实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整平,以保证均匀一致和平整。
5)、碾压夯实。压实应采用振动压路机械;压路机的碾压遍数,由压实试验确定;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1/3碾压轮幅宽,并应特别注意均匀;当路堤铺筑到结构物附近,应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和振动冲击夯。
6)、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不得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六、土石路堤填筑
1、当石料含量大于50%小于70%时,先将大石块按填石路堤工艺施工,进行分层填筑,大面向下,摆放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碴、石屑填缝找平,然后碾压。
2、当土石混合填料中石料含量小于50%时,将土石混合分层铺填,避免尺寸较大的石块集中,并整平压实。
3、在基床底面以下30cm的范围内,应填筑适当级配的土石混合料,最大料径不超过15cm。
4、土石混合路堤填筑的施工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施工。
七、路基雨季施工
1、雨季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可进行雨季施工的地段,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在组织实施前应加强排水,挖好天沟、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所有排水沟渠,要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有超高路段的边沟沟底纵坡,要与曲线前后沟底相衔接,防止内侧积水或外溢。改河或改渠严格按图纸施工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
3、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及低洼地段、高填深挖地段、地质不良地段和膨胀土地段,要避开雨季施工。
4、雨季填筑路堤必须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设2—3%的横坡,并在雨前或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
5、雨季开挖路堑。必须分层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土质路堑坡预留30cm,路基面预留30cm,待不受雨季影响时方可挖到设计标高。
八、施工防排水
1、采取临时防排水与永久防排水设施相结合的办法。
2、浆砌天沟、侧沟、堑顶和堤侧截排水沟随挖随砌,并随时检查防止积水渗漏,影响路基稳定。路堤地段和路堑两端的涵洞须于路基施工前完成。
3、严格管理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以免冲刷和浸泡路基各部与取土处、堑顶弃土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