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带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0:31
文档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出题人:潘红军黄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其中1~8单选,每小题4分,共32分;9~12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共16分)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B)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2.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
推荐度:
导读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出题人:潘红军黄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其中1~8单选,每小题4分,共32分;9~12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共16分)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B)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2.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

                                                      出题人:潘红军  黄强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其中1~8单选,每小题4分,共32分;9~12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共16分)

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B  )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代替       D.科学假说

2.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

   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3.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一些

   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4.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5.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是(    A)

      A.,a随t减小           B.,a恒定

      C.,a随t减小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大小为(  D  )                

        A.         B.        C.       D. 

7.竖直向上抛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加速度大小为,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那么这个物体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A.        B.g            C.        D. 

8.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若是,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9.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BD     )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

10.“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 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B )

      A.人 在Pa段作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D.在 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1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斜劈,其斜面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其光滑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推斜劈,恰使物体m与斜劈间无相对滑动,则斜劈对物块m的弹力大小为( BD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m与弹簧不连接),然后释放,小物体能经B点运动到C点而静止.小物体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从A到B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从A到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C_______和_____E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F1和F2方向          和        拉倒节点o            

14.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甲                                                       乙

⑴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 >>m,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绳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相等             ;

⑵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  从光电门1到2的时间  ,

若上述测量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d(t1-t2)/t1t2X                 ;

⑶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像.

组别1234567
M/kg

0.580.580.580.580.580.580.58
F/N

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

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斜面倾角过小或没有平衡摩擦力               .

三.计算题:(本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加速运动,10S后撤去拉力。求(1)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大?(g取10m/s2)(2)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

(1)a1=2.6m/s  a2=2m/s

( 2) X=299m

16、(8分)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和运动员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Ns2/m2.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72kg,设跳伞塔足够高且运动员跳离塔后即打开伞,取g=10m/s2,求:

(1) 跳伞员的下落速度达到3m/s时,其加速度多大?7.5m/s2

(2) 跳伞员最后下落速度多大?6m/s

17.(12分)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过0.5秒物体滑到顶点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AB=75cm,求:

(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 1m/s

(2)斜面的长度;4m

(3)物体由底端D点滑到B点时所需要的时间  1.5s

18.(12分)皮带运输机是靠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把货物送往别处的.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37°,以4m/s的速率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若传送带底端A到顶端B的长度为25m,则物体从A到B的时间为多少?  (取g=10 m/s2,sin37°=0.6)

             11.25s

文档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出题人:潘红军黄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其中1~8单选,每小题4分,共32分;9~12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共16分)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B)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2.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