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7·湘潭模拟) 以下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 家用空调的功率为60W
B . 2017年5月湘潭地区的平均气温约45℃
C . 人正常步行1min约能走5km
D .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2. (2分) (2018·镇江模拟) 我市丁卯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东西方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一段平直桥面上自东向西匀速行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车上司机是运动的
B .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其它汽车始终是运动的
C .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向东运动
D . 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汽车在靠近,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3. (2分) 在高墙前叫喊,要听到与原声分开的回声,人站的位置至少离墙( )
A . 34米
B . 17米
C . 5米
D . 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4. (2分)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 .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 .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5. (2分) (2018·根河模拟) 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B . 音乐会上,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 . 教室里,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说明铃声可以传递能量
D . 中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同学们的影响,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 (2分) (2020·成都) 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
A . 液化现象
B . 汽化现象
C . 熔化现象
D . 升华现象
7. (2分) (2014·锦州)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 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C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8. (2分) (2017·菏泽模拟) 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
B . 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
C . 深秋的霜冻﹣﹣凝华
D . 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6分)
9. (2分) (2019八上·安徽月考) 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它测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10. (3分) (2018八上·福田期末)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它是利用水银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 . 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秒 .
11. (2分) (2020八上·通榆期末)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与甲车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__(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12. (2分) (2016八上·峄城期中) 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发出的声音以________形式传播.
13. (2分) (2017八上·临清期中) 小明50m跑测试的成绩是8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他在跑的过程中相对跑道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 (5分) (2020八上·江苏月考) 冬季窗玻璃________侧有水雾产生,夏季开空调窗玻璃________侧有水雾产生,这是________现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________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___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选填“甲”或“乙”)。
15. (3分) (2016八·青岛月考)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切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属于________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同的________.
16. (3分) 我们利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广场舞因为巨大的噪声使得其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
17. (4分) (2018八下·黄梅月考) 小明安静地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m/s,小明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________km/h。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8分)
18. (4分) (2019八上·浦东期中)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王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6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 编号 | 材料 | 长度L / 厘米 | 横截面积 S / 毫米2 |
| A | 铜 | 60 | 0.76 |
| B | 铜 | 60 | 0. |
| C | 铜 | 60 | 1.02 |
| D | 铜 | ||
| E | 尼龙 | 80 | 1.02 |
| F | 尼龙 | 100 | 1.02 |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
(2)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19. (11分) (2017八上·华亭期中) 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 时间/min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水温/℃ | …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2) 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 如果图2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________图是液体在沸腾前的情况,________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4) 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5) 根据图3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0. (3分) (2018·泰州) 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 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
(2) 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就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快/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2分)
21. (5分) (2020八上·吉林月考)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东海某处测量船上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经6s收到回波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此处深度是多少m?
22. (7分) (2018八上·黄冈期中)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 15km指________;40指________.
(2)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参
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6分)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8分)
答案:18-1、
答案:18-2、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
答案:19-4、
答案:19-5、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答案:20-2、
考点:
解析: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2分)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考点: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