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井冈山红色景点介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3:59
文档

井冈山红色景点介绍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辖21个乡镇和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 井冈
推荐度:
导读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辖21个乡镇和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 井冈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辖21个乡镇和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有21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4%。经初步戡查,有风景点60多处,景物景观320多处。 

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走出了、朱德等一代伟人。井冈山有很多的人文景观,是土地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30多外遗址仍保存良好,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 

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目前,井冈山正在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

〔参观时间〕:8:30-18:00 

〔购票说明〕:成人票:156元;儿童票:90元 

〔乘车路线〕:乘车:去井冈山游览交通相对便利,高速公路直通茨坪,井冈山机场距离茨坪约50公里,目前航班主要有深圳、北京、上海、长沙方向的班机,新建的井冈山火车站目前有上海、深圳、北京、南昌等方向的列车。 

〔穿衣提示〕:井冈山上气温比南昌市平均低6℃~10℃,早晚天气偏凉,除夏季外,其余季节上山宜备好外套。 

〔服务项目〕:需要导游服务的可到井冈山导游管理服务中心聘请正规导游。 

〔联系电话〕:(0796)8226177 

主要线路: 

线路一: 1、黄洋界—茅坪八角楼—百竹园—龙潭; 2、大井同志旧居—主峰—井冈山烈士陵园;3、笔架山—井冈山博物馆—茨坪同志旧居。 

线路二:1、茅坪八角楼—黄洋界—大井同志旧居—水口;2、笔架山—茨坪同志旧居—井冈山博物馆;3、百竹园—龙潭—主峰—井冈山烈士陵园。 

线路三:1、黄洋界—百竹园—龙潭—大井同志旧居 ;2、笔架山—主峰—茨坪同志旧居—井冈山博物馆 ;3、百竹园—水口—井冈山烈士陵园。 

〔子景点〕有: 

黄洋界含黄洋界哨口工事、哨口营房、黄洋界槲树、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大小五井“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大井旧居的神奇树。茨坪含井冈山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斗争旧址群、挹翠湖公园、南山公园、五马朝天、兰花坪、天街小商品市场以及市区美丽的风貌等。还有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博物馆、茅坪八角楼、湘赣旧址等景点。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作者:  来源:  编辑: 何咪咪  更新时间: 2010年08月16日   阅读:804

茨坪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主要游览、参观点有; 

 

    井冈山博物馆:该馆建于1959年,现有馆藏文物5863件,文献资料5000多份,历史图片4000多幅。馆标是1962年朱德同志重上井冈山时题写的。该馆经过几次维修、完善,以声、光,电和实景模型等现代化手法,再现了当年井冈山斗争的历史风貌。 

 

    井冈山烈士陵园:该陵园建于1985年,1987年10月,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6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烈十陵园由纪念堂、雕塑园、碑林和纪念碑四大部分组成,布局新颖、气势恢宏。 

 

    南山公园:位于茨坪南端,建于1970年。园内翠竹葱郁、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景色秀丽,石阶蜿蜒而上,沿途有五个凉亭.山顶建有五角形展厅,展厅顶部有五个景观景亭,是工农兵群体雕像。登临山顶,可俯瞰茨坪全景,远眺五指峰和笔架山群峰。 

 

    挹翠湖游园:该园位于茨坪中心,四周被林荫大道所环绕,游园占地120余亩,园内花扶小径、柳茵匝地、翠堤连渚,园内有挹翠湖、茶亭、亭榭、九曲桥等景点。夜晚,灯光摇曳,真是人间仙境。2000年,造型华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物在此落成。 

 

    茨坪旧居旧址群:位于茨坪东山脚下,是一处青瓦黄墙的“干打垒”建筑群。陈列开放的旧址共有七处:同志旧居、红四军军部旧址、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军官教导队旧址等,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居后山上,有一种生长规律和外观很奇特的方竹。   

      

井冈山野生动植物园:座落在狮子岩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内,占地面积1000余亩,是一个以展览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观赏为主,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集科普、宣教;观赏、游乐于一身的特色景点。该园的动物园展览着国内外及井冈山地区特有动物100余种:植物园区栽种植物10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260余种。

 

 

    红军谷(五马朝天):五马朝天是茨坪中心景区一处独具魅力的新开发的景点,它位于井冈山市茨坪东南面4公里处井遂公路边,面积3平方公里。这里,有斧劈刀削似的险峻山崖,锦段玉屏般的次原始森林,奇特多姿的流泉飞瀑,婉蜒幽静的红军小道,古朴坚实的老石桥,典雅气派的廊桥。同时,只要你愿意,可以体验到猎场射杀的乐趣;只要你勇敢,可以挑战自我,领略攀岩的豪迈。

 

2、龙潭景区:

 

    该区是井冈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较为集中的一个著名景区,面积8公顷,距茨坪7公里。这里谷幽林深,瀑布成群、奇峰怪石、造型别致、形神兼备。游人无不赞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丁。

 

    龙潭:又称五龙潭,在不到两公里的流程中,五神河水五砍飞越悬崖,形成五个形态相异的瀑布和深潭。由入口处而下,经鹰嘴岩、揽云台,长寿泉、方壶泉,到碧玉潭<青龙瀑)顺山谷而下,依次有黄龙瀑——金锁潭、赤龙瀑——珍珠潭、黑龙潭——飞风潭、白龙潭——仙女潭。这些瀑布成梯级分布,一瀑一潭,百龙瀑落差40米,湍急的水流在错落有致的岩石上维妙维肖地勾勒出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形态,呼之欲出,堪称一绝。

 

    小井: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旧址,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9年1月,130多名红军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被敌人全部杀害。在烈士殉难处建有红军烈士墓和纪念碑。

 

红军洞:洞深十多米,可容纳百人。因红军著名将领张子清师长等曾在这里养伤而得名。

 

 

    “马撒尿”瀑布:落差82米,瀑布水每隔几秒钟才“哗”地一声涌起一堆数米高的白浪,旋即便像一匹白练轻扬而下,落下悬崖,然后归于平静:几秒钟后再度出现,反复不止。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通俗有趣而又形象化的名字,叫作“马撒尿”。

 

    水帘瀑:溪流从一块平展宽敞的岩石落下,水流均匀地分成无数线条下落10多米,酷似晶莹剔透的门布。游人沿小径可从雨帘内通过。

  

    金狮面:与龙潭紧紧相连,以奇峰怪石和飞瀑组成主要景观。山于山势巍峨壮丽,好似金狮卧伏。此景点的景物景规有:长虹瀑布、小帘瀑布、一线天、海螺峰、人面岩、红军洞等。琴台,紫龙守印(又名金龟击鼓):在长虹瀑同一侧的峭壁底下,有一突起的台状巨石,即为“琴台”。琴台对面有两块怪石,一石紫色如龙,一石红色如印,后面高大崖壁——龙宫壁,故名“紫龙守印”。

 

3、黄洋界景区:

 

距茨坪17公里,全区面积700公顷,包括黄洋界、八面山、大井三大景点,有游览点10处。黄洋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因同志“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句而闻名。黄洋界有气势磅礴的云海奇观,故黄洋界又名“汪洋界”。荷树:黄洋界五里排有一棵荷树。屹立于:“五里横排”的峰峦问,这棵荷树就长在这小路边,、朱德当年挑粮上山常在此休息。1961年,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哨口工事:有战壕、两处机掩体,炮阵地、擂木工事等。凭借这些工事,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打退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哨口营房:这是一栋杉皮土木结构的民房,原是古商道上的一家客栈,1927年红军上山以后,将其修为营房。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由一块竖碑和一块横碑组成。横碑下面刻着同志的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背面是朱德同志题写的“黄洋界”三个道劲有力的大字。竖碑高12米,正面镌刻着朱德“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的题字,背面是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源”。

 

    大井旧居:距茨坪7公里。1927年10月,率领工农红军登上井冈山时就住在这里。这里流传着访贫问苦、改造王佐、看书、练兵的许多故事。此外,还有朱德、陈毅旧居和彭德怀旧居。1961年经批准,大井旧居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面山:距茨坪19公里,海拔1483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现有哨口遗址和纪念亭,是观日出、赏云海的好地方。

  

    双马石:距茨坪13公里。是同志当年率领工农军进入大井的小路狭口。因两块天然的麻石重叠在一起,如两匹骏马,故称“双马石”。这里有保存完好的红军工事,同志曾在此第一次宣布了红军纪律,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里山林茂密、翠竹绵延,是徒步旅游的好所在。

 

    上井红军造币厂: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设立辎重队和留守处,负责给养、管理打土豪的银元。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成立后,资金大量需求,于是在上井村邹甲贵家中开设了“红军造币厂”。造币厂将打土豪缴来的杂银、银质首饰、银质器具,进行熔化加工,仿铸了墨西哥银元。为使这种银元与白区银元相区别,在银元上打了一个“工”,这就是根据地首次发行的“工”字银元。

 

    百竹园:坐落在上井村的井冈山百竹园,是一个以奇竹异类,集观赏、休闲、旅游、科普为一体的旅游胜景。百竹园占地画积百余亩,竹子种类108种,在这里,人们可亲近大山,迈向纯粹的大自然,品味绿色的竹文化。

 

4、主峰景区:

该区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中最大的一个景区,面积5050公顷,包括五指峰、水口、双马石、坪水山等四个地方,有游览点10多处。

  

    主峰:又名五指峰,距茨坪6公里,海拔1438米,因五座山峰并列,酷似五指故名“五指峰”。第四套10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就是主峰,她已成为井冈山的象征。这里还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水口:与五指峰相连,相距5公里。这里风光秀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奇峰和杜鹃林闻名,有“奇虹峡”、“琼琳仙境”之称。有锦秀谷、彩虹瀑、鹃岛、龙门、天剑峰、太守峰、石门奇观等景观,彩虹瀑落差92米,分三级奔腾而下,如银河倒挂、苍龙腾飞。夏季每当上午十时许,有太阳衍射在瀑布上,即呈现一道七色彩虹,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堪称一大奇观。

 

    坪水山:距茨坪20公里。有百亩成片的云锦杜鹃,与笔架山的,十里杜鹃林遥相辉映。每年四五月,这里花团锦簇、艳丽多姿、蔚为壮观。

  

    雷打石:“三大纪律”的诞生地。本是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相传曾被雷电击成两断,得名“雷打石”。1927年10月15日,率领秋收进军井冈山时,站在雷打石上首次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的“三大纪律、注意”。

 

5、茅坪景区:

茅坪位于黄洋界北麓,距茨坪36公里。井冈山斗争初期,曾是湘赣边界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是旧址相当集中的地方,有、朱德、陈毅等领导人的旧居和众多的旧址。

 

    八角楼:距茨坪35公里,因房子顶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当地群众习惯称它为八角楼。井冈山斗争时期,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并在一根灯芯下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两篇光辉著作,

  

    象山庵:始建于1713年,冈庵后的山如象形状因而得名。初建时内设“大佛殿”、“达摩祖师殿”、”千斋殿”三个大殿,是湘赣边界的名庵。井冈山斗争时期这里曾是红军的重要活动场所,和贺子珍同志的婚礼就是在此简朴的庵内举办的。

 

   攀龙书院:湘赣边界前敌委员会、特别委员会旧址。在此建立了根据地第一所医院,山曹荣同志任院长,设立了医疗室和药房。1928年10月后,这所医院搬迁至小井村。

 

    洋桥湖:有旧居和朱德旧居、洋桥湖红四军军部旧址。在这里写下了《宁冈调查》,这一带广泛流传着送棉衣的故事和朱德同志关心群众模范遵守纪律(赔茶壶)等故事。

 

    桃寮红军被服厂旧址:1927年冬,在桃寮村张氏宗祠开办了红军的第一所被服厂。主要生产军衣、帽子、盛米袋、绑脚、子弹袋等,后来被服厂迁往茨坪李家祠。

 

    谢氏慎公祠:在这里召开了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会。

 

6、龙市景区:

    龙市是原宁冈县城所在地,位于黄洋界西南面,距茨坪50公里。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这是一个井冈山会师专题馆,以永志朱毛会师的伟大功绩。分序厅、序室、第一室引兵宁冈、创立根据地;第二室艰苦转战、千流归大海;第三室朱毛会师、红四军诞生;第四室发展割据、巩固大本营;第五室星火燎原、伟绩垂青史,从而向游客、有序地展示井冈山会师的伟大历史事件。

 

    龙江书院:建于1840年,由周边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是当地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井冈山斗争时期,是红军,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和朱德第一次会见旧址、工农军军官教导队旧址、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于1980年5月4日建成,碑高19.28米,碑座长5米,宽4米,取意于1928年5月4日,庆祝会师的口子。碑身两边用红大理石镶成,表示两面军旗,分别代表湘赣边秋收和南昌的军旗。前面顶端金色的镰刀斧头是党的标志,表示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碑座两边刻有朱德同志纪念会师的诗篇。

 

    龙市红四军军部旧址:原来叫“刘德盛药店”,、朱德曾在此居住和办公,大门两侧墙上仍保留着当年书写的“中国党宁冈县委员会”、“中国主义青年团宁冈县委员会”标牌。

 

    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1928年5月4日,在此宣布成立工农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当年曾是一块沙洲,开会的会台用禾桶、木头、门板搭成,建国后,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修复了会台。

 

    古城会议会址:又名联奎书院。1927午10月3日,在此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着重讨论确定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问题。1929年5月,在这里召开的湘赣边界特委第二届第四次执委会,提出了根据地中心山宁冈转到永新,为湘赣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7、笔架山景区:

    面积2200公顷,包括笔架山、朱砂冲、黄坳等地,有数10个游览点。

     

    笔架山:距茨坪刃公里,海拔1375米。笔架山丰要山中峰,(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音峰)三大峰组成一个“山”字形,远远望去,犹如笔架,故名笔架山。笔架山雄伟壮丽、葱茏峻拔、逶迤奇险、风光秀丽。著名的景点景观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观。还有大小松岛等10多处景点。山顶还有长达10里天然而成的杜鹃林。

 

    朱砂冲:距茨坪17公里,五大哨口之一。因这里的峭壁缝中流出朱砂色的泉水而得名。该峭口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有一首民谣:“悬崖绝壁挂高山,朱砂冲来形势险,远看好似老虎口,近看又似狼牙关。”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人多次从此进犯,均未得逞。

 

    行洲标语群:古时称其行洲府,人烟稠密、六畜兴旺,是个繁华的地方,在这里的民房墙壁上,集中保留了50多条红军标语。

 

    黄坳:是当年红军开展活动的地方。1928午2月,成立了黄坳区工农兵。这里有一座地母宫,曾是的旧居,原是一座庙宇,坐东朝西,同志多次在,这里主持召开过重要会议。

 

8、桐木岭景区:

    面积4500公顷,包括桐木岭、旗锣坳、石燕。

  

    桐木岭:高耸兀立、巍峨挺拔,有“鹤立鸡群”之势,当年这里设有一个总哨口和三个哨口。曾有一首歌谣形容这个哨口:“高山峻岭紧相连,桐木岭头尖又尖,红军哨口守山顶,好比铁寨牢又坚。”

  

    石燕洞:距茨坪12公里。因常年栖息石燕洞(蝙蝠)而得名。她是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溶岩石洞,洞内扑朔迷离、曲折深幽;洞内洞中有洞,洞上洞下复有洞。洞内钟乳石发育完善、玲珑剔透、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各种石林、石柱、石笋、石乳、石花千姿百态。尤以“双坐莲下”、“三娘教子”、“幼鹿吮乳”,“天鹅曲颈”、“擎天立柱”等景观令人叫绝。目前尚待开发。

 

9、湘洲景区:

    面积3400公顷,包括哈蟆落井、严岭嶂等地方。哈蟆落井主要以次原始森林和高山峡谷取胜,富有原始森林的野趣。严岭嶂以观云海、口出和杜鹃林为主。

 

10、仙口景区:

    面积494公顷,包括棋盘石、牛头冲、热水洲三个地方,以奇峰怪石、瀑布等为主要景观,自然风光十分优美;热水洲有可供疗养的温泉。尚待开发。

 

11、鹅岭景区

    鹅岭古胜:鹅岭位于桐木岭北面,距茨坪三十公里;海拔1408米。鹅岭从脚至峰顶,有一条古人精心修筑的石板道,九曲十八弯,盘旋而上。当攀越“通仙险关”后,迎面便是拔地千仞的玉笋峰二竿,其状如鹅,“鹅岭”、“鹅山”便由此得名。鹅岭因山形似鹅,秀润如玉,故又称玉鹅岭。

 

    鹅岭终所云雾缭绕,峰峦娟美,名胜古迹遍布山峰,景色迷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留守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红军也曾在鹅岭上宿过营。红军三十二团王佐及其部属就常在此埋伏,同反动进行浴血奋战,拼搏周旋。新城大捷:新城距茨坪44公里。1928年2月,赣敌朱培德部向我根据地进犯,第七十九团警卫营在反动地主武装靖卫团的配合下,占据了原宁冈县治——新城,得知敌情后,在茅坪攀龙书院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部署攻打新械战斗。新城战斗的胜利,是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亲自部署和指挥的首次大捷。当年亲临指挥战斗的棋山,后于此建有纪念亭。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柏露会议:1928年11月,湘赣两省敌军组织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反“会剿”。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1929年1月4日,前委在柏露村店房召开了山红四军、红五军,边界党、团特委,各县县委和红四军团以上、红五军大队以上的干部联席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针,四、五军混合编制,山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外围打击敌人,牵制敌军并解决给养问题。1961年3月,公布柏露会议旧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档

井冈山红色景点介绍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辖21个乡镇和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 井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