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6.《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7.《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
8.《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20065-2006;
二、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
1.钢材物理性能指标
弹性模量E=2.06×105N/mm2;质量密度ρ=7850kg/m3;
2.钢材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压、抗弯f=215N/mm2;抗剪fv=125N/mm2;
3.容许挠度
钢模板板面〔δ〕≤1.0mm,≤L1/400;
模板主肋〔δ〕≤1.5mm,L2/500;
背楞〔δ〕≤1.5mm,L3/1000。
三、T型梁模板设计计算
取T型梁模板最下层中间平模板进行强度校核;面板采用6㎜厚钢板;横向主肋采用[10#槽钢,间距300mm,背楞采用 [10
槽钢,拉杆横向间距1000(最大)mm ,对拉杆为PSB785-φ16,上下为T16梯形对拉螺栓。 下面为背楞及拉杆计算截面, 得出数据拉杆间距2500mm (一)荷载计算 水平荷载统计: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水平侧压力标准值。
按照(JGJ74-2003)附录B ,模板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B.0.2规定:F =Min (F 1,F 2)
2
/1210122.0V
t F c ββγ=
本计算书各工艺参数:
γc -----取25 kN/m 3
; t 0------初凝时间为4小时; V ------浇筑速度为3m/h ;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25m ; β1------取1.2; β2------取1.15。 则砼侧压力标准值F 为:
F 1=0.22×25×4×1.2×1.15×31/2
=52.59 kN/m 2
F 2=25×25=625kN/m 2
H
F c γ=2
砼侧压力荷载分项系数为1.2; 有效压头高度为:1.225
59.52===
c F h γ米 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外,模板强度验算时采用荷载设计值,为 F*1.2=52.59×1.2=63.108 kN/m 2
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外,模板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为 F*1.0 (二)面板计算
计算所用软件为《结构力学求解器》2.0版本。 取1mm 为计算单元。W x =6mm 3 I x =18mm 4 A x =6mm 2
模板结构形式为:面板为6mm 钢板,横肋为10#槽钢,间距为300mm 。 1.强度校核
强度线荷载q=0.052.59×1.2=0.06311N/mm
面板计算简图
7
面板弯矩图
面板最大弯矩在第2单元为600.66N.mm , σ=M/w=600.66/6=100.11MPa <[σ]=215MPa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面板变形图
面板最大变形处在1和6单元1/2处(跨距300mm)
V max=0.722m<[v]=1mm;
面板刚度满足要求
(三)模板竖向主肋校核
[10#槽钢参数: W x=39700mm3 I x=1980000mm4 A=1278mm2 1.强度校核
q=52.59KN/m2×0.3m×1.2=18.93KN/m
背楞从上向下间距依次为0、300mm、700、700、300mm。
模型图
5
弯矩图
M max=728765N*mm
σmax=M max/w=728765/39700=18.35 N/mm2<f=215N/mm2
所以竖肋[10#强度满足要求。
q=52.59KN/m2×0.3m=15.77N/mm
变形图
横肋[10#单元2跨中最大变形为0.029mm,
V max<[v]=1.5mm
因此刚度满足要求。
(四)模板背楞计算
4[10#槽钢参数: W x= 234*2cm3 I x=2570*2cm4 A=
36.246*2cm2 ,拉杆间距0、2500、5000
1.强度校核
q=52.59×1.2=63.1KN/m2
把面板力简化到背楞上:
Q=2.5*0.7*63.1=110.46
模型图
3弯矩图
M max=86296875 N*mm
σmax=M max/w=86296875/(234*2*1000)=184.39N/mm2<f=215N/mm2
因此强度满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