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明确空心板预制过程中张拉、钢筋绑扎和浇筑砼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空心板施工,保证预制梁板的施工质量。
1.2编制依据
1.交通部标准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交通部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抚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工程第十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施工准备
2.1工程概况
| 桥型 | 桥名(桩号) | 图纸编号 | 孔数/孔径 | 边板 | 中板 | 交角 |
| 大桥 | 南杂木1#大桥 | E册 | 7/20 | 28 | 84 | 135 |
| 南杂木2#大桥 | E册 | 8/20 | 32 | 96 | 45 | |
| 中桥 | 上夹河2#中桥 | G册 | 3/20 | 12 | 42 | 100 |
| 金木沟中桥 | D册 | 1/20 | 4 | 12 | 85 | |
| 妈妈沟中桥 | D册 | 3/16 | 12 | 36 | 65 | |
| 国道旁1#中桥 | D册 | 3/16 | 12 | 36 | 80 | |
| 国道旁2#中桥 | D册 | 3/16 | 12 | 36 | 70 | |
| 梨树沟中桥 | D册 | 3/16 | 12 | 36 | 90 | |
| 通道桥 | K151+805 | F册第二分册 | 1/16 | 4 | 12 | 110 |
| K154+247 | F册第二分册 | 1/16 | 4 | 12 | 80 | |
| K152+418 | F册第二分册 | 1/13 | 4 | 12 | 75 | |
| K153+540 | F册第二分册 | 1/13 | 4 | 15 | 80 | |
| K150+968 | F册第二分册 | 1/10 | 4 | 12 | 60 | |
| 合计 | 144 | 441 | ||||
新建张拉台座14条生产线,长度为66m,底模宽1.49米。底模采用混凝土基座、∠3×3角铁做框架,上铺8mm钢板。施工前清除模板上的杂物,打磨除锈,并涂刷脱模剂。为保证模板不漏浆在台座上设置胶皮管。
2.3模板
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施工中封头模板与侧模用螺栓连接,保证了梁板预制长度的准确性,芯模采用抽拉式钢模。
3、施工步骤及控制要点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施工流程
3.1台座清理
台座清理干净,底模刷脱模剂,刷脱模剂时要做到均匀、无遗漏、不成滩。为防止不被污染,底板用塑料薄膜覆盖;钢筋绑扎后合模前将板底覆盖的塑料薄膜清除。
3.2 钢绞线施工
3.2.1穿钢绞线
按照图纸对钢绞线进行编号,并用红油漆将编号写在两端钢横梁的限位板上,便于以后快速施工。
钢绞线在拆笼时注意安全,用铁笼子将成捆钢绞线罩住,防止弹出伤人。穿钢绞线时从左到右依次穿过限位孔,防止交叉穿线影响施工速度,并设计要求穿入塑料管和螺旋筋,锚固端预留20cm,张拉端预留120cm,量好后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切割时注意安全。
3.2.2初拉钢绞线
张拉时采用YCW250KN型千斤顶进行单根张拉,张拉前要仔细检查张拉机、油顶和油表的性能。安装卡片时必须逐一检查工具卡片的齿槽,及时替换损坏的卡片;清除锚具里的杂物,刷去油污。初拉前一定要将卡片打紧,防止张拉时出现卡片飞出断束事故。张拉时看清油表编号,张拉时表的实际读数要与规定值一致。
初始张拉力控制为15%的张拉应力,将预应力筋拉直,在钢绞线与张拉端工具卡片处用红油漆画上标记,作为测量延伸量的基点。
初张拉后,将封头模板下的板底木方准确调整到放样的位置,并将失效管螺旋筋对应调整对齐。
钢横梁两端用铁锚盒罩上,防止卡片伤人。
3. 3绑扎钢筋
钢筋在制作场地加工,在台座上进行绑扎,绑扎时严格按照设计间距进行绑扎。钢筋品种、规格、型号、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钢筋的绑扎间距必须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防止钢筋位移,确保保护层厚度。
顶板钢筋绑扎时所有外露钢筋(伸缩缝预埋筋、剪力键、防撞墙预埋筋、铰缝筋)必须上线。
3.4模板安装
侧模与底模间设置胶皮管,以防止漏浆。模板安装保护层的厚度也应该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拆模后要认真除杂和涂刷脱模剂,保证砼表面的平整。
芯模拼装时接头用油毛毡或薄铁皮覆盖,上面包裹塑料布。
3.5二次张拉
二次张拉时,张拉端用钢网插放在钢横梁端头,锚固端用铁锚盒罩上。
张拉顺序由中间向两侧对称张拉。钢铰线在张拉力张拉到位后应持荷2min,减少锚固后的应力损失。锚固后,立即用红色油漆做标记,防止回缩;测量、记录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并核对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其误差范围应在±6%范围内),同时检查锚具的使用情况和钢铰线的断丝、滑丝情况(钢铰线在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如不符合规定,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要缓慢平稳进行,要避免大缸回油过猛;张拉操作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钢铰线受力超限造成断丝事故。张拉作业时,正后方不许站人;作业过程中不允许带压修理,必须回油后修理。
张拉后静止6个小时,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3.6砼浇注
在砼浇注前须逐一调整铰缝筋,保证贴;并检查其它钢筋绑扎情况、钢绞线位置、模板安装等是否符合要求。经检查合格后可进行砼的浇注,混凝土用罐车运至浇筑地点,用人工配合龙门吊进行浇筑。混凝土水平分两层浇筑,第一层浇筑至芯模底面,安放芯模,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其位移,第二层浇筑腹板和顶板。
在浇注砼时,控制混凝土搅拌、运输、入模程序,尽量完善振捣工艺,在振动棒振捣时应避免触及钢绞线,防止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损失,及钢绞线发生受振滑移和断筋伤人事故。
3.7梁体养护
梁板预制全部采用蒸汽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覆盖,常温下养生4h,当外界气温低于5℃时要通入蒸汽,温度控制在10-15℃,防止混凝土冻伤。
常温至恒温阶段,升温速度不超过8℃/h。通入蒸汽达到40℃时恒温带模养生10-12h。养生期间2h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经过恒温带模养生阶段后方可拆模。拆模后再按要求通汽养生,温度控制在50℃-60℃,恒温时间72h。
降温时控制好速度5℃/h。
3.8模板拆除
梁体养护到一定强度后(一般为2.5MPa)拆除,内模由卷扬拆除,侧模由人工配合龙门吊进行拆除,避免损伤混凝土边角。
3.9钢绞线放张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对预应力筋进行整体放张。整体放张的钢横梁限位孔的高度要与张拉端横梁限位孔的高度一致,左右应保证与张拉端横梁对正 ,并在台面上居中。两个千斤顶的油缸提前伸出来12cm~16cm,千斤顶的轴心对准固定横梁和活动横梁的中心。张拉时两台千斤顶务必听从统一指挥 ,同时启动 ,均匀、缓慢地张拉至 85%σk,将锯齿板打下并将锚环和卡片卸下,然后两个千斤顶均匀、缓慢回程,直至拉力为0,,即放张完成。
钢绞线放张完后 ,用手把砂轮机将钢绞线从构件根部切掉 ,构件即可起吊出池。
3.10移梁、封端
钢绞线放张完毕后,用龙门吊将梁体从槽内吊出,存放在存梁场。并按照设计要求端头用C20砼封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