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案背景:
学习主体:小学一年级学生
学科:数学
已有知识: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
三、教材分析:
圆锥体积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内容。
教材安排发四层的教学,第一层创设了“一堆圆锥形小麦”的简单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的含义。第二层让学生“类比猜想”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第三层“验证说明” 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第四层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3. 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乐园。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师: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数一数,老师为小猫准备了几条鱼?
生:老师为小猫准备了3条鱼(显示:盘里有3条鱼)。
师:小猫原来有3条鱼,请你们认真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瞧:小猫来了!
生看课件(“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们喜欢“小猫吃鱼”这个故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讲讲。(课件重放)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合作交流,感受减法意义。
(1)师:从“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在小组中说说。 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着重说明减号前后各写几,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3-1=2 3-2=1 3-3=0
全班交流,并说说每个算式里的数字各表示什么?“ 如3-1=2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3)看图列式。
○○○○\ 4-1=( )
○○○\○\ ( )-2=( )
○\○\○\○\( )-( )=( )
学生完成,然后反馈并重点提问。
1这三道题的4各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4个圆。)
②画掉的圆是从几个圆里画掉的?(从原来的4个圆里画掉的。) ③算式减号前面要写几?(写4。)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3-3=0”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减号前面和后面的两个数都相同,也就是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你还能说出一些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吗?
2.探索思考,进一步感悟减法意义。
(1)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
1+3=4 4-( )=( )
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生尝试练习后小组交流,并说明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全班交流,生可能出现 4-1=3 4-3=1
用多媒体课件变换套中不同个数的情景图,让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
(2)课件出示,说一说(吹泡泡)。
师: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看来,大家都喜欢“吹泡泡”,淘气又在吹泡泡了。
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并完成填空。
生填空后,小组交流,并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全班交流,师对生不同答案予以评析。
(3)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4-3=( ) ○○\○\○\\
4+1=( ) ○○○○●
5-4=( ) ○○○○○
3+2=( ) ○○○
5-1=( ) ○○○○○
学生完成后,全班订正。
三、知识的应用与解决。
1.摘星星。请你说出★下面是几,说正确的就能摘下一颗小星星。 2+3=★ 3+1=★ 3+2=★
5-3=★ 2+2=★ 5-2=★
4+1=★ 1+3=★ 1+4=★
5-4=★ 5-1=★ 4-2=★
2.算一算,做第29页(课件出示)第2题。
让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学生表述为主。)
3.讲数学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简明地讲数学故事,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交流。)
(1)第29页差几个杯子。
(2)第29页小鸡吃米。(根据5只小鸡分组吃米的不同情况,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小结
(教师在愉快的活动后进行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
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小猫吃鱼
3-1=2
3-2=1
3-3=0
八、教学反思
《小猫吃鱼》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连环画,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结合生动有趣的“小猫吃鱼”、“套圈游戏”、“吹泡泡”等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多彩多姿的数学活动中,丰富学生表象的同时,让学生也能较正确的描述每幅图的意思,列出相应的算式。
在“试一试”环节中,第1题是“套圈”,这个题目需要学生从具体情境到抽象思维地解题,具体解题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套进1个:1+3=4,4-1=3 ②套进2个:2+2=4,4-2=2 ③套进3个:3+1=4,4-3=1 ④套进4个:4+0=4,4-4=0 ⑤套进0个:0+4=4,4-0=4;我的教学预设是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上所有的可能情况,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这样全方位的思维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了。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多动口多动手,多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说出来、读出来,以助他们进行知识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