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洞门破除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29:08
文档

洞门破除方案

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1、编制依据1.1.1、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区间初步设计说明。1.1.2、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1.1.3、适用本工程的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令(第393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地铁建(2012)
推荐度:
导读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1、编制依据1.1.1、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区间初步设计说明。1.1.2、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1.1.3、适用本工程的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令(第393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地铁建(2012)
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1.1、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区间初步设计说明。

1.1.2、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

1.1.3、适用本工程的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

《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令(第393 号);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 号;

《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

《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地铁建(2012)24号; 

《成都地铁公司处置地铁事故灾难综合应急预案》;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建设部关于《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第187号;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技术规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

1.2、编制目的

1)、规范操作程序,指导现场施工

2)、确保洞门破除的安全施工

3)、确保施工,达到预期效果

1.3、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应于成都地铁7号线土建工程【茶店子路站-花照壁站-二环与交大路口站-九里堤站】区间盾构始发及出洞的洞门破除施工。

2、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

本工程区间工程包括左线:茶店子站~花照壁站~二环路交大路口站盾构区间、二环路交大路矿山法段~九里提站盾构区间,右线:茶店子站~花照壁站~二环路交大路口站,共计10个盾构洞门。本工程区间线路走向如图2.1所示:

二环路交大路口站

花照壁站

九里堤站站

茶店子路站(始)

图2-1 茶店子路站至九里堤站区间平面示意图

2.2、工程地质

本工程地表第四系堆积层广泛分布,表层多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覆盖夹杂砖屑、卵石角砾等,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fgl+al )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卵石土夹粉细砂及零星漂石,下伏白垩系灌口组泥岩、泥质砂岩。泥岩中有灰绿色斑点及条带,夹薄层石膏及钙芒硝等。

2.3、水文地质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

〈1-1〉人工素填土:

灰黄色,松散,稍湿。填筑物以粉质黏夹卵石为主,人工开挖较容易,局部缺失,层厚1.6~3m,为欠压密土,场地内均与分部。

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冲积层(Q3fgl+al)

<2-5-1>细砂:灰色,稍湿,松散。质较纯,底部含少量圆砾。层厚1.0m左右;呈透镜状分布。

<2-9-1>卵石:灰色,灰黄色,饱和,稍密,卵石含量约占80%,粒径一般为2-8cm,最大约14cm,成分以云母、花岗岩、大理岩为主,余为细砂充填,磨圆度好,分选性好,呈次圆状。主要分布于该隧道终点与进站段,层厚2m左右。最大埋深6.5m左右。

<3-5-1>松散-稍密中砂:灰色、灰绿色、饱和,稍密。质较纯,粘粒含约5%,层厚0.7m左右。

<3-5-2>中砂(Q3fgl+al):灰色、褐黄色,中密;局部为<3-5-1>稍密层,饱和,夹少量圆砾。呈透镜体状分布于<3-8>卵石层中。颗分显示不均匀系数Cu=2.86~3.97,均匀性较差。根据钻探和N120动探显示:中砂层中多处夹卵石和圆砾。

<3-8-1>稍密卵石土(Q3fgl+al):青灰色,灰黄色,稍密,潮湿,卵石含量约占70%,粒径2~5cm,原岩为花岗岩,分选性,磨圆度较差,粗砂充填。呈透镜状分布,层厚0~1.5m。层顶标高493.12~493.51m。

<3-8-2>中密卵石土(Q3fgl+al):青灰色,中密,稍湿。石质成分以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差,分选性差,粒径3-15cm,局部夹有漂石,风化程度一般。层厚1.3~11.3m,层顶标高491.38~495.32m.。

<3-8-3>密实卵石土(Q3fgl+al):灰黄色,青灰色,密实,饱和,卵石含量约为60%~70%,粒径5-15cm,局部含漂石,原岩为花岗岩,分选性好,磨圆度较差。中粗砂充填。层厚8.1~23.5m,层顶标高483.32~492.36m.。据颗粒分析实验:粒径>20mm的颗粒含量为72.008%,粒径为2~20mm.的含量为7.559%,粒径为0.5~2mm.的含量为4.3%,粒径为0.25~0.5mm.的含量为2.699%,粒径为0.075~0.25mm.的含量为2.279%。

本工程盾构区间主要穿越3-8-3砂卵石、局部穿越3-8-2砂卵石、3-5-1稍密中砂层。如下图示。

      

图2-2  基坑开挖时渣土状态          图2-3  刀盘前掌子面土体

3、施工安排

3.1施工组织机构

本施工项目成立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路国华;

副组长:张海峰、龙胜、陈常明、李新征;

组员:刘亮(施工现场)、熊向辉(工程技术部)、苏李佳(安质部)、陈奥(物资部)、左洁(计划合同部)、李文涛(综合部)、常建伟(财务部)。

3.2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最新工筹安排我标段盾构施工安排如下: 

左线盾构计划

2014年10月1日-2015年2月20日茶店子路站-花照壁站区间。

2015年3月20日-2015年6月30日花照壁站-二环路与交大路口站区间。

2015年8月1日-2015年10月30日二环路与交大路口站-九里堤站区间。

右线盾构计划

2014年9月1日-2015年1月20日茶店子路站-花照壁站区间。

2015年2月20日-2015年5月30日花照壁站-二环路与交大路口站区间。

根据区间盾构的施工工期,洞门破除工作安排在始发及到达前4天进行,每个洞门破除需在3天内完成。

3.3、人员、材料、机械配置

3.3.1、人员管理

表3.1

序号工种数量工作内容
1生产副经理1现场整体工作协调
2技术员1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
3风镐操作手4破碎
4架子工2脚手架搭设
5普工4砼渣外运
6吊车司机1吊装
7吊车指挥1指挥
3.3.2、材料计划

表3.2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1钢管6m*Φ42mm、&3mm

30
2钢管2m*Φ42mm、&3mm

25
3脚手板4m*0.3m,厚5cm,

16
3.3.3、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表3.3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
1空压机1
2风镐2
3吊车1
4发电机1
4、破除方案

4.1洞门破除施工工艺流程

洞门钢环内砌砖的拆除

锚喷墙砼的凿除

端头管棚加固及渗水合格

吊装混凝土渣土斗下井

地层加固

搭设脚手架

凿除洞门范围内灌注桩身外侧部分混凝土,同步切割钢筋,抹灰

搭建脚手架及凿除内侧部分混凝土、切割钢筋

盾构机安装、调试完毕

消除桩头外露钢筋头

盾构机前移

开 始

渗水达标?

花管注浆

盾构设备下井组装

未达标

达标

    未达标

    

茶店子路站-花照壁站-二环与交大路口站-九里堤站盾构区间始发及接收共有10个洞门需要破除。洞门直径均为6.62m,围护结构桩径均为Φ1500@1800mm钻孔灌注桩,桩间为C20网喷混凝土。

4.2脚手架搭设

首先在洞门附近根据施工需要分层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采用1000mm(竖向)×1000mm(横向)×1000mm(纵向)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设剪刀撑、扫地杆等保证脚手架稳定性的措施。

图4-1脚手架示意图

4.3水平探孔打设

在破除洞门范围内围护结构前,从端头洞门处打设水平探孔,以用来探测洞门附近水源分布情况,保证盾构始发无水作业。水平探孔主要分布在破除部位的边缘及中心位置,探孔可根据地质情况分布,探孔不宜过深,能够穿透竖井围护结构或初支厚度即可,钻孔深入加固体一定距离,观察孔内有是否水喷出或者有较大的水流,确定是否可能影响盾构施工,若发现透水现象,应立即将探水孔塞住,加强盾构始发端头降水处理。

洞门破除水平探孔位示意图

4.4破除方法

盾构在始发或到达前需将洞门初支结构进行凿除,凿除洞门采用风镐人工破除。根据洞门面积分块进行凿除,凿除时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为保证洞门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只对洞门范围内的网喷混凝土和围护桩内侧1/2部分进行凿除处理。

第一步在端头井管棚加固完成注浆后,盾构机组装调试基本完成后进行凿除。用风镐将外层喷锚混凝土破除,然后用氧炔切割机将钢筋网切断,并检查确定无钢筋。

第二步凿除围护结构,凿除至围护桩1/2处,然后将洞门范围内的砼渣清理干净,并检查确定无钢筋,将盾构机推进使刀盘顶于掌子面。

洞门凿除完成后,立即清除洞门范围内所有金属物件,清理石碴并割除外露钢筋头,避免阻挂盾壳。

5、风险源分析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号文以及成都地铁建[2012]24号《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对地铁7号线茶店子路站结构模板支架施工涉及到的危险源进行了分类判定。

危险源汇总表

序号可能事件危险源危险

等级

相关活动、过程、场所
1脚手架垮塌支架失稳;荷载过大;垮塌重大脚手架搭设与拆除过程;违规集中堆放材料、设备。
2透水事故拆除时降水中断或降水未达到要求一般降水突然中断,降水水位未达到要求,主体车站基坑内。
3吊装事故吊装违章作业,起吊重物固定不牢而掉落伤人一般吊装渣土等物体时重物下方,塔吊作业半径内
4物体打击材料搬运;脚手架搭设、拆除时上抛下掷;吊重捆扎不合理一般钢筋加工、倒运;脚手架搭设拆除
5机械

伤害

空压机运行时修理、维护;机械故障;自行式吊装机械违章作业一般凿除作业、材料运输;吊装机械作业
6、安全保证措施

1、对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及操作规程教育。各施工操作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不得上岗。

2、井下施工人员应正确带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应及时避让吊钩及混凝土块。

3、开班前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每天开班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加以整治。

4、施工脚手架的搭建应牢靠,并应假设足够的支撑或拉杆以保证其稳定。高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

5、做好用电安全教育,照明设备必须按规定配置有效的安全保证装置。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工作,现场气焊作业要安规定办理相应的动火手续,并设置灭火器材以防万一。气焊作业必须由持证的工人按规程上岗操作。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且间距大于5m。

7、质量保证措施

1、各技术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制作前,有关技术人员应先熟悉图纸,并在各工序进行前向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3、在洞门的边缘处用风镐开凿时,风镐应以向洞口内侧的方向插入,并应以小块凿除(混凝土块的直径不允许超过300mm),以防止洞口边混凝土崩裂。

4、严格控制洞门凿除尺寸,凿除直径不得小于洞门圈直径φ6620mm洞壁与洞门圈应基本保持垂直。

5.施工班组的施工技术员在下班前要对当天的质量进行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马上返工。上下工序的施工在工序交接上进行互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

8、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洞门破除过程中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

8.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路国华;

副组长:张海峰、龙胜、陈常明、李新征、刘亮;

组员:赵智强(副总工)、熊向辉(工程技术部)、苏李佳(安质部)、王向东(物资部)、李文涛(综合部)、常建伟(财务部)。

8.2人员具体分工

(1)总负责人(1人): 负责整个洞门破除期间的方案制定、施工总体决策。

(2)安全负责人(2人):负责施工前的安全交底、施工期间安全巡查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技术负责人(2人):负责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期间的降水井管理、水平探孔施工指导及施工过程中其他技术工作。

(4)监测负责人(2人):负责洞门监测点的观测及数据处理,并将观测成果及时上报总负责人。

(5)电工班(2人):负责检查整个施工场地的用电情况,发现停电、跳闸等特殊情况及时排查,并上报总负责人,必要情况启用备用发电机供电。

(6)物资准备(1人):施工前准备好水泵、备用发电机、抢险物资等物资设备,并随时待命,听从总负责人的安排及时准备其他临时物资设备。

(7)洞门凿除班(6人):负责洞门破除工作。洞门破除前认真学习技术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时刻保持安全性和警惕性,如有特殊情况可自行暂停施工并第一时间上报总负责人,由负责人决策施工应急措施。

(8)渣土清理(8人):相关人员必须保证整个洞门破除期间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渣土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及时处理;在施工前要认真学习技术安全交底,杜绝违规、危险施工。

(9)抢险注浆(15人):洞门破除前负责检查注浆设备是否完好,注浆材料是否准备到位;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安全交底,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注浆,则根据总负责人的指令,控制好技术掺量,保证注浆及时、有效。

8.3材料准备

应急材料准备如下:

物品名称数量物品名称数量
沙袋(条)800沙(m3)

50
快速水泥(T)

2水玻璃(T)

3
水泥(T)

20聚氨酯(kg)

200
注:应急材料如水玻璃、快速水泥、聚氨酯等关键材料如有不足,必须保证30分钟内及时到场。

8.4设备准备

具体设备准备如下:

设备名称数量设备名称数量
60KW发电机(台)

1双液注浆泵(台)1
2.2KW水泵(台)

67.5KW水泵(台)

1
手提灯(只)20泥浆泵(台)2
PRD150地质钻机(台)

1铁锹(把)20
注:盾构机随时待命,洞门一旦破除就迅速推进。

8.5应急情况及处理办法

8.5.1洞门少量漏水

处理办法:注单液浆(水泥浆)

(1)技术要求:

A、注浆速度为30~40L/min;

B、水泥:水=1:1,凝结时间控制在1分钟,配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C、注浆压力:0.5~0.6Mpa;

D、7天抗压强度约为4.4Mpa;

(2)施工要求:

A、注浆前认真学习技术交底,掌握注浆的关键技术参数

B、水平注浆:注浆时先用注浆嘴尽量插入到出水口内部,周围用纱布封堵,注浆过程中时刻观察出水量,直到出水口不漏水为止才停止注浆。

垂直注浆:水平注浆完成后,在漏水上方利用地质钻机引孔并注双液浆。单液浆配比和水平注浆配比一样。

C、注浆时提高警觉性,如有异常情况如大面积坍塌等及时撤离,并及时通知总负责人处理现场。

D、单液注浆泵要及时清洗。

8.5.2 洞门大量漏水及局部塌方

处理办法:封洞门

如遇大量涌水及塌方,应及时疏散非抢险人员,并用木板、沙袋等封堵洞门。具体人员及职责安排如下:

⑴ 人员安排:

抢险总指挥:路国华

抢险注浆负责人:李新征

抢险队长: 刘亮

抢险队员:项目部全体职工及作业队人员。

⑵ 工作安排:

A、抢险总指挥下达抢险指令,由抢险队长带队负责洞门的封堵,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沙袋、工字钢(应急材料堆放在盾尾附近)将洞门堵住,并开启泥浆泵将泥沙抽走。

B、洞门封堵完成后,抢险注浆负责人负责注浆(注浆设备及注浆材料事先准备好),注浆量以实际情况为准。

C、注浆完成后暂停施工,将实际情况上报业主及相关单位,组织专家研讨会,讨论处理办法。

文档

洞门破除方案

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1、编制依据1.1.1、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区间初步设计说明。1.1.2、成都市地铁7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1.1.3、适用本工程的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令(第393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地铁建(201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