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类型:H,检查方式:R)
表号:A-04工程名称:**电站进场公路工程**标编号:
本表(含附件)一式份,由承包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存份,承包单位存份。
**电站进场公路工程Ⅲ标K7+820~K8+660段
临时道路保通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建设单位:**电站建设管理局
二0一七年二月八日一.工程概况
公路等级为三级,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8.5米,路面宽7.0米,路肩宽2×0.75米,桥涵荷载标准为-Ⅱ级(挂车-300)路面结构类型为水泥混凝土,其中三标段从K7+500至K11+300共3.8公里。其中(K7+820至K8+660)段与乡村水泥路面交叉并同向紧邻,K7+820至K8+400段380米为挖方路基,K8+380至K8+660段260米为填方路基,具体交叉情况见附件《**电站进场公路(K7+820至K8+660)段与乡村道路交叉示意图》,此乡村道路是多村庄及**林场通往**必经之路。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交通疏导,保证当地人民通行便利。
二.施工方案
由于受征地范围及地形的条件影响,我方采取“边施工,边通车,两不误,两安全的措施,为确保安全和工期,质量控制,注重环保工作等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1、施工安排
由于该段路基施工过程人员、机械通行比较多,且是农场、自然村人员的进出唯一道路,施工前安排交通疏导员的职责工作,对过往车辆进行疏导,确保交通的顺利畅通。在开挖处与便道交界处设置围栏,避免施工时影响便道的交通安全。
2、填、挖方施工工艺
1)、挖方段:在第一交汇处K7+820至K8+380段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做好施工便道,在公路的左侧开挖施工便道,首先进行右幅路基的土方开挖,由于受征地范围及地形的条件控制,为了确保通行的安全,右幅路基开挖1.2至1.5米后停止开挖,施工便道由左幅改到右幅,利用开挖后的路基做为通行的便道,并做好警示标志,然后进行左幅路基的土方开挖及旧路面的挖除工作,待左幅路基开挖至同右幅路基相同高程后停止开挖,经测量后再确定是否继续开挖(根据前期测量该段由于最小开挖高度为3.110米),因而当左幅开挖至与右幅路基相等高程时继续开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当左幅路基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再把施工便道改至左幅路基段,并沿线做好上下坡及边坡的警示标志,继而开挖右幅路基至设计高程。
2)、填方段:在第二交汇处K8+660至K8+400段,进行路基回填土方前做好施工便道及安全警示标志,该段公路中线基本是在旧路面的左幅路肩上和水泥路面中线上,经实地勘测,该段路基填方坡脚线至征地界线宽度如下图:(详见附件横断面示意图)根据实地勘测的数据我方建议采用的填方方案如下:
从路基的断面示意图可见公路用地与征地范围的界线,公路左幅征地范围比右幅宽,左幅从3.75米至12.8米,右幅从4.26至5.9米,右幅从坡脚线至征地界线比左幅平衡,因此我方建议施工便道从公路右幅修建,建议不从左幅修建的原因主要有:
(1)从左幅修便道时便道的起点及终点处即K8+400处、K8+0处均要与修建的公路相交,存在两个交汇点,对施工安全存在隐患。
(2)便道从左幅修建时左幅是半填半挖的挖方处,修建便道就会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且公路填方完成后便道出口处比填方路基底低4.410米,不便与原有公路相接。
便道从右幅修建方案:首先施工便道采用原有旧路面,待右半幅路基水沟处K8+440~K8+600段盲沟处理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填至同现有旧路面等高时进行加宽右幅路基,加宽宽度为4米或至征地界线作为施工便道,这样便道从填方起点处至出口处不会与填方路段相交,避免了交会处通行的安全隐患。便道修建完成后可进行全幅路基的土方回填工作,在与旧路面重叠的路段在土方回填前进行挖除原有旧路面(填方高度大于150cm的可不用挖除)挖除旧路面后进行碾压,待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并在填前新旧路基交界处按路基填方施工规范要求开挖台阶。
公路与旧路面第一交汇处K7+820填方高度与旧路面相差0.736米,采用3%的纵坡回填成喇叭口的形式相连接,连接长度24.533米,路面结构具体设计将与设计院沟通,最终由设计院出具相关图纸。
公路与旧路面第二交汇处K8+0填方高度与旧路面相差4.410米,采用8%的纵坡回填成喇八口的形式相连接,连接长度55.125米,路面结构具体设计将与设计院沟通,最终由设计院出具相关图纸。
三、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对所有施工项目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无措施或未交底的项目严禁布置施工。
2、在周边的显要位置,悬挂各类告示牌、标语牌,告示他人。
3、施工人员进场都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临时用电线路均架空设置,配电箱等均挂安全标志。
4、坚持文明施工,随时清理建筑垃圾,确保场内道路畅通,现场施工废水、淤泥及时组织排放和外运。
5、搞好施工现场文明管理,突出解决“脏、乱、差”保持现场卫生,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6、做好施工现场与居民区的安全防护工作。
7、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要定期对地面进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8、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