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标段于2010年4月26日下午完成了K687+050-K687+300右幅路基填筑首件施工,在施工结束当晚,我项目部主要参加人员对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人员投入情况
1、通过这次首件工程的施工,确定进行路基土方施工需要投入的主要人员如下:
项目负责人:邵泽宏;
技术负责人(总工):张爱东;
现场施工负责人:韩长春;
质检负责人:杨海英;
试验负责人:张铁柱;
测量负责人:谷国宇;
安全负责人:张学会
2、参加施工生产的人员数量如下:
| 序号 | 类 别 | 数量 | 序号 | 类 别 | 数量 |
| 1 | 管理人员 | 3人 | 4 | 技术员 | 4人 |
| 2 | 质检人员 | 2人 | 5 | 力 工 | 10人 |
| 3 | 试 验 员 | 4人 | 6 | 安全员 | 1人 |
参加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备注 |
| 1 | 平地机 | 徐工PY180 | 1 | 摊铺找平 |
| 2 | 推土机 | 山推160 | 1 | 摊铺找平 |
| 3 | 装载机 | 柳工856G | 1 | 掺 灰 |
| 4 | 挖掘机 | 卡特320 | 1 | 掺 灰 |
| 5 | 自卸车 | HOWO20T | 7 | 运输摊铺料 |
| 6 | 振动压路机 | LSS220 | 2 | 振动碾压 |
| 7 | 洒水车 | 10T | 1 | 保持路面湿润 |
| 8 | 洒水车 | 8T | 1 | 除 尘 |
四、工序检查验收
1、松铺系数的检查;
2、含水量的检测;
3、压实度的检测;
4、平整度的检测;
5、宽度的检查;
6、高程的检测;
7、横坡的检测;
8、中线偏位的检测;
五、路基土方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清理现场→填前碾压→掺灰处理→整平→压实→填层检测、验收。
六、路基土方施工技术方案
1、测量放样
在路基左右两侧每隔10m设一边桩,测出边桩顶面高程,然后用边桩顶高减去路基填筑层松铺厚度后挂线,作为路基填筑层顶面找平控制标高。
2、填前处理
路床挖至据路床顶面60cm 处,然后将土集中堆放在路段内适当位置备用。
3、掺灰方案
计算出单位面积用灰量,将石灰均匀地撒在开挖土方后剩余的20cm路床上面,然后先用挖掘机翻拌两遍,使石灰分布到土中,但不应翻拌到底,防止石灰落到底部,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应相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侧翻,接着用挖掘机拌合两遍,再将底部料翻起,随时检查调整翻拌的深度,使土层全部翻透。通过此次试验段施工,确定使用挖掘机翻拌四遍后是可以达到拌和均匀要求的。
4、整平
拌和均匀后用推土机推平并进行排压,排压后应使填料达到规定的松铺厚度。在摊铺后要及时检测松铺厚度,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调整松铺系数(本次试验段确定按1.3的松铺系数控制施工)。按照松铺厚度利用平地机找平,找平过程中人工配合平地机对边角处进行整形,直线段平地机由外侧向内侧找平,平曲线段由低处向高处找平。
5、碾压
由于原路基土含水量较大,此次试验认为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减1-2个百分点,压实效果较好,在以后的施工中应尽量控制含水量不超过最佳含水量。
在推土机排压的基础上,首先用LSS220压路机静压1遍,然后打开振动振压5遍,最后再关闭振动静压1遍,清除轮痕。以上碾压组合取得了较好的碾压效果,达到了要求的压实度,具体见下表。
碾压时由低处向高处进行,振动压路机应重叠1/3轮宽。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路基填筑层平整。
七、试验段成果整理内容:
1.碾压遍数的确定:
| 桩号 | 底面高程(m) | 松铺高程(m) | 第一遍高程(m) | 第二遍高程(m) | 第三遍高程(m) | 第四遍高程(m) | 第五遍高程(m) | 第六遍高程(m) | 松铺 系数 |
| K687+050 | 274.424 | 296.624 | 274.616 | 274.610 | 274.602 | 274.594 | 274.592 | 274.591 | 1.329 |
| K687+070 | 274.460 | 296.160 | 274.7 | 274.2 | 274.636 | 274.630 | 274.629 | 274.629 | 1.284 |
| K687+090 | 274.484 | 296.084 | 274.679 | 274.672 | 274.665 | 274.656 | 274.653 | 274.653 | 1.278 |
| K687+110 | 274.511 | 296.611 | 274.702 | 274.692 | 274.688 | 274.683 | 274.681 | 274.680 | 1.308 |
| K687+130 | 274.532 | 296.532 | 274.726 | 274.720 | 274.712 | 274.703 | 274.702 | 274.702 | 1.294 |
| K687+150 | 274.555 | 296.455 | 274.750 | 274.741 | 274.733 | 274.725 | 274.724 | 274.723 | 1.304 |
| K687+170 | 274.568 | 296.568 | 274.758 | 274.750 | 274.743 | 274.739 | 274.736 | 274.736 | 1.310 |
| K687+190 | 274.600 | 296.700 | 274.7 | 274.783 | 274.777 | 274.770 | 274.769 | 274.769 | 1.308 |
| K687+210 | 274.629 | 296.529 | 274.818 | 274.809 | 274.805 | 274.799 | 274.797 | 274.797 | 1.304 |
| K687+230 | 274.5 | 296.5 | 274.834 | 274.827 | 274.822 | 274.816 | 274.814 | 274.813 | 1.310 |
| K687+250 | 274.669 | 296.369 | 274.857 | 274.852 | 274.846 | 274.842 | 274.839 | 274.838 | 1.284 |
| K687+270 | 274.705 | 296.505 | 274.3 | 274.887 | 274.882 | 274.876 | 274.875 | 274.874 | 1.290 |
| K687+290 | 274.723 | 296.723 | 274.918 | 274.910 | 274.902 | 274.5 | 274.3 | 274.2 | 1.302 |
| K687+300 | 274.739 | 296.939 | 274.932 | 274.925 | 274.918 | 274.911 | 274.909 | 274.909 | 1.306 |
| 第四遍平均压实度为91.4,第五遍平均压实度为94.4,第六遍平均压实度为97.7 | |||||||||
| 后附具体压实度检测记录 | |||||||||
最终确定碾压遍数为:
静压1遍、振动压实5遍、静压1遍。
2.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确定为1.30。
3.含水量控制:经试验,最佳含水量为14.0%,最大干密度1.81,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时可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七、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2、搞好分工负责
在质量管理上,项目经理统管全盘,其他部门负责人按照工程结构和分类进行分工,实行分段、分片质量管理责任制。工程紧张阶段,领导进驻现场,跟班作业,指挥协调。
3、质量目标责任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目标,并将此目标分解,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的工作中,同时制定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将个人的工作报酬与其所承担的质量责任挂钩,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
八、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挖除土方至基底时,发现基底过于潮湿,不具备施工要求。
改进措施:对基底进行均匀撒布石灰减少含水量,然后再进行翻拌碾压处理。
2、填筑土方的含水量偏大,碾压时高于最佳含水量,碾压有粘轮现象。
改进措施:可以用适当增加掺拌石灰的方法减少土的含水量。
3、填筑时运输车辆及推土机已对摊铺后的土进行了自然碾压,以致于检测压实度时局部压实度值偏高,局部偏低。
改进措施:对于运输车辆没有碾压的分隔带处和坡角附近部位适当增加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