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汉字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52:04
文档

汉字学-教学大纲

《汉字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32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一、教学目标《汉字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的辅助工具。《汉字学》主要阐明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特殊结构、繁衍规律,以及汉字形音义关系等等。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可以了解汉字学的基本内容,运用汉字学基
推荐度:
导读《汉字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32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一、教学目标《汉字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的辅助工具。《汉字学》主要阐明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特殊结构、繁衍规律,以及汉字形音义关系等等。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可以了解汉字学的基本内容,运用汉字学基
《汉字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32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

学  分:3

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

一、教学目标

《汉字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的辅助工具。《汉字学》主要阐明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特殊结构、繁衍规律,以及汉字形音义关系等等。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可以了解汉字学的基本内容,运用汉字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这对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专业课程至关重要。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概况及当前的汉字;汉字的结构特点,运用汉字结构分析辨认或理解常用汉字的本义的基本方法;汉字简化的历史与现状,繁简体汉字的比较;古书用字中字形歧异的各种常见现象;《说文解字》等识字用字专业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练习,学会自己分析常用汉字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掌握分析评介历代语言文字学家学术著作的方式方法,并能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介。 

    (三)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课,记好课堂笔记;课后阅读指定参考书,做读书笔记;认真准备并积极参与课程相关的专题讨论和综合知识运用的讨论。要求学生阅读用繁体汉字印刷的三到五部经典著作,安排学生抄写繁简字对照表以解决繁体字障碍的问题。结合课程进度抽查学生读书笔记并布置三次作业。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合计
1第一章  绪论44
2第二章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99
3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

1111
4第四章  汉字的部首66
5第五章  汉字的应用和整理1212
6第六章  汉字字典66
合计4848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汉字的性质。汉字构形的基本特点。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讲授为主,结合影像资料和古籍实物,加深学生的对汉字与汉语之间重要关系的认识程度。组织学生讨论对汉字的认识,因势利导,使其确认学好汉字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的学习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理解汉字的表意性质,掌握汉字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的重点合难点:小篆在古文字中的重要地位 。古汉字的图象性。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结合图片及影像资料进行讲解,厘清汉字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脉络。辅之以课堂临摹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发展史上几个重要时期的汉字书写特点的认识。

本章的学习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起源的有关说法,了解汉字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理解图画、符号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掌握汉字书体演变的线索,各体的代表时期及主要特点。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六书理论。形声字。六书理论的应用。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通过图片、具体文字结构分析,进行讲解。从学生对汉字已有的知识引发出六书理论。由浅入深,上升到理论高度。

本章的学习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六书理论。了解隶变对汉字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的重大影响。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及汉字形体分析对词义掌握的作用。掌握运用六书理论分析一些常用汉字的结构的能力。

第四章  汉字的部首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常见部首。表意范畴的确定。文字学原则部首的特点。检字法原则部首的特点。两种部首的异同。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分析,使学生了解汉字中有关人体、疾病鬼神、器用宫室饮食、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不同类别的部首分类与使用。

本章的学习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形体渊源及表义作用,掌握常见部首的意义范畴。

第五章  汉字的应用和整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古书中的用字分歧。通假字的辩识。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针对本章所授内容,课前安排同学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课上引导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本章的学习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书用字的分歧现象,了解通假的基本原理。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的形体和意义特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三者的区别;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及简体字的形成方式。理解汉字标准化的内容和意义。

第六章  汉字的字典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说文解字》的检阅方法。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先由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再带学生到图书馆古籍部进行文献考察并实践操作。

本章的学习标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字典沿革概貌,了解不同字典的作用,理解《说文解字》在汉字学上的重要地位,掌握一些重要字典的使用方法。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两次作业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占70%)。期末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考试材料以常用字为主。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主要教材: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2.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主要学习参考书:

1.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3.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

4.唐兰:《古文字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

5.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

6.刘翔等:《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年

7.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2月

8.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3月

9.刘志成:《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巴蜀书社,1997年8月

执笔人:        教研室主任:     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文档

汉字学-教学大纲

《汉字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32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一、教学目标《汉字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的辅助工具。《汉字学》主要阐明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特殊结构、繁衍规律,以及汉字形音义关系等等。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可以了解汉字学的基本内容,运用汉字学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