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 普通话
适用专业: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制定时间: 2013年
初等教育学院制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2013年制定)
一、课程代码:21001
二、英文名:Modern Chinese
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四、先修课程:相关理论课程
五、学分:3分
六、学时:52学时
七、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系统介绍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特点及其魅力。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书面语与口头语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他们学习其他课程和以后从事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为指导,突出课堂训练,坚持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八、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三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热爱本民族语言,进而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感情。
九、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十、学时分配表
| 教学内容(章)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习题课 | 其它 | 备注 |
| 第一章 绪论 | 3 | ||||
| 第二章 语音 | 12 | 18 | 普通话 | ||
| 第三章 文字 | 6 | ||||
| 第四章 词汇 | 10 | ||||
| 第五章 语法 | |||||
| 第六章 修辞 | 6 |
第一章 绪论(3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过程和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地位。
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的概念、特点、地位,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
第二章 语音(30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有关知识,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技巧和规律,掌握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熟练运用朗读技巧进行规范朗读。
教学内容:
语音的性质,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位、语流音变,朗读和语调,语音规范化。
第三章 文字(6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与规律,掌握汉字的结构与造字法并能以此分析汉字的构造,正确使用汉字。
教学内容:
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汉字的结构与造字法,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 词汇(10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内涵、词义的构成、词义与语境的关系,掌握各语言单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分析词义的义项和义素,辨析同义词。
教学内容:
词汇和词汇单位,词义的性质和构成,词义的分解,语义场,语境和词义,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熟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第五章 语法(27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语法关系和结构层次,分析词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层次与成分、复句和句群的结构层次与关系,识辨并修改常见的句法错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内容:
语法的内涵,词类,短语和句子成分,句类与句型,常见的句法错误,复句与句群,标点符号。
第六章 修辞(6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修辞的内涵、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与词语句子的关系,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格。
教学内容:
修辞的内涵,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和辞格的综合运用,辞格中常出现的问题,语体风格。
十一、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邢福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高廉平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委 商务印书馆
执笔人: 向亚林 2013年9月
审定人: 年 月
院(系)负责人: 年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