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处理方案 (2)
3.1现场边坡塌方情况 (2)
3.2 下雨期间边坡处理 (2)
3.3塌方位置处理措施 (3)
四、安全防护措施 (3)
五、各项监测方法 (3)
六:附图 (3)一、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荣昌县万灵镇,塌方位置呈梯形,长约20m,宽约2.5m,高
约8米。
二、编制依据
1、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万灵福邸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相关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三、处理方案
3.1现场边坡塌方情况
由于连续大雨天气,场地水流量较大,在雨水连续冲刷后,造成挡墙10#—11#点下部坡面局部出现塌方现象。现场情况详见下图:
3.2 下雨期间边坡处理
(1)、采用人工对边坡坡面上松软浮土清除,然后用塑料薄膜对现有边坡进行全面覆盖。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快现场临时排水沟的施工,特别保证坡顶及坡底排水的畅通。
(3)、项目相关人员及时了解未来天气情况,以便做好预防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4)、安排专人对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巡查,每日巡查2次以上,如发现边坡异常立即向项目领导报告,并在项目领导组织指挥下,采取相应抢险措施。
3.3塌方位置处理措施
(1)、清除塌方处的土及边坡上的浮土,应清理至边坡上的原有老土。
(2)、清除个别危石及渣土后,用直径20三级钢锚入岩层1.5米,外留500mm,间距400mm,加强支护。
(3)、最后用C20混凝土浇筑至消防通道底部。(混凝土浇筑详见附图)(4)、施工完成后,安排专人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每日养护两次,根据天气情况,在温度较高时适当增加养护次数或采用湿润覆盖的方式进
行养护。
四、安全防护措施
工地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由安全管理小组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
1、边坡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护或放坡,并注意支护稳固和土壁变化。
2、边坡上边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
3、边坡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4、边坡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5、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
6、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五、各项监测方法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稳定后3~7天测读1次;浇筑完成后:7~14天测读1次。
2、坡顶沉降监测:沉降采用水准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稳定后每3~7天测读1次;浇筑完成后:7~14天测读1次。
3、周围边坡的变形监测:沉降采用水准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完成后:14~28天测读1次。
4、上部挡墙沉降监测:沉降采用水准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每3~7天测读1次;浇筑完成后:14~28天测读1次。
六:附图
